第七十三章 處置

一份詳盡的清單擺在昭仁殿的御案上,具體內容就是這次抄沒範永鬥等八家,以及涉案官員將領的資產明細彙總,因爲涉及人數太多了,所以清單足有十幾頁之多。

由於去年崇禎便召回了部分軍營裡的監軍太監,所以宣府鎮守太監杜勳沒在此次名單之中,他任職宣府多大五年,早已撈的盆滿鉢滿,張家口堡的事傳到京師,杜勳還以爲自己逃過一劫,暗地裡自嘆僥倖不已,但崇禎對這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背主小人怎會輕易放過呢?,

此次從範家等八家共查抄白銀三百三十萬兩,黃金兩萬餘兩,糧食二十餘萬石,八家在宣府、大同、太原、西安等處的商鋪百餘間,其他諸如藥材、布匹、茶葉、綢緞、鐵器等物資無法計數,單單從王登庫和靳良玉府中的地窖裡,就搜出數個銀冬瓜,每個重達幾百斤,可見這幾家數代積累之豪富。

涉案的官員將領主要是宣府鎮爲主,其中衛所指揮使三人,宣府鎮八名參將有六人蔘與其中,遊擊五人,其餘的千總、把總上百人,下面的百戶、小旗、隊正等數不勝數。

文官主要是宣府巡撫衙門內的,布政使、左右參政、按察使都涉及其中,衙門裡的各房書吏、書辦、捕頭、捕快涉案的基本都與此案有關,範永鬥等人從來不吝錢財,但凡能說的上話的,不管官職大小,年節之禮都會送到,所以在宣府一帶的官場中,八家不管大小事情,只要府中管家出面,都可以順利的辦妥,宣府巡撫和巡按雖未牽扯其中,但其身邊的師爺、管家也得了不少好處,總體來講,宣府文官系統雖然也腐爛透頂,但爲惡不算太大,給與八家最直接幫助的就是軍隊了。

錦衣衛從這些人家中共抄的白銀八十餘萬兩,黃金五千餘兩,店鋪若干間,多年來索賄受賄,甚至直接入股其中,積攢多年的財富眨眼變成了別人的。

遵照崇禎的指示,錦衣衛在孫承宗和楊國柱的配合下,在督撫標營的武力壓制下,將軍中涉案之人全部逮獲,並對重要將領的府邸進行了查抄,在這期間,宣府鎮分守西路參將張振遠,主動退還兩萬兩銀子受賄銀子,其部下游擊焦志剛和耿慶,賄賂看押他們的士卒,將消息遞出,兩人屬下數名千總、把總等人,糾集部下兩千餘人攻打牢獄,試圖將兩名遊擊救出,被總督標營擊潰,叛軍死傷數百,餘者或逃或降,孫承宗動用王命旗牌,以叛亂罪將焦志剛和耿慶斬首,並傳首軍中震懾屑小之輩後,再也沒發生此類事件。

崇禎大體翻看一下後就把清單放在御案上,作爲皇帝來講,沒必要做到和賬房先生一樣仔細,查抄過程中的一些貓膩,他也大致清楚,但這都是細節,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跑不吃草,這都是混蛋邏輯和思維,人的本性就是趨利,忠臣義士也要養家餬口不是?

他思襯半晌之後開口道:“這次張家口堡之事令人震驚,沒想到九邊重鎮的官軍腐爛到如此地步,爲一己之私利,竟然致大明江山社稷和百姓性命於不顧,公然資敵;亂世需用重典,此次資敵行爲中牽扯較深的各級官員將領,士卒小吏,其行爲已於奴賊無異!必須嚴懲!”

內閣輔臣溫體仁、王應熊、範景文等人,督察院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使施邦曜,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大理寺卿凌義渠,以及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等人肅然而立,文臣對面站着的的,則是以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爲首的一干中官。

翰林院左諭德馬世奇正坐在一張小几後面奮筆疾書,將崇禎的話記錄下來,待會擬旨的時候要用上。

“宣府巡撫朱之馮、巡按姚運熙,雖然嚴以律己,操守端正,但對親信之人管束不嚴,着二人罰俸一年,對親信人等要嚴加管束,不得再犯!布政使、左右參政、按察使,全部處斬!家人流瓊州!一衆書辦吏目抄沒家產!家人流嶺南!”

“宣府鎮總兵楊國柱,雖言未參與案中,但自身難證清白!其對宣府鎮八路分守參將雖未有處置之權,但監管之責全失!着降職一級,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宣府鎮分守西路參將張振遠,及時退回涉案髒銀,悔罪認罪,態度良好,着降職兩級,留本職戴罪立功!”

“其餘涉案各路參將、遊擊、千戶、百戶、把總等將官,全部斬首!家眷流嶺南,家產充公!其空缺職位由宣大總督,兵部、錦衣衛派駐宣大軍紀官,密切走訪軍中士卒,嚴格考察後拔擢使用!由宣大總督孫先生全權任命!”

“涉案士卒本應全部斬首,但朕憫其養家不易,特給其機會立功贖罪!所有涉案士卒組建死營,與敵對陣之時先發!斬首一級免罪,斬首兩級以上者有賞!陣亡者給其撫卹!臨陣脫逃者全家斬!”

“宣府商人範永鬥等八人,交通奴賊,走私朝廷明令禁止之物資,養敵肥私,置國家民族大義與不顧!形同謀逆!其行罪無可赦!着範永鬥、王登庫等八人立即斬首!首級懸掛於張家口堡城門處!其家人多年來深受其資敵之惠,故也應承擔相應之責!八家十六歲以上成年之男丁處斬!其餘家眷流放嶺南!遇赦不赦,子孫後代一律不準爲官!其家宅全部拍賣,所得歸公!”

聽到這裡下面衆臣中有人心中暗想:怎麼不提這八家的各種商鋪物資如何處置呢?張家口堡查抄多日,消息早已傳到京城,有人已經盯上了八家留下的商路,想趁機賤買八家資產以及人手,填補八家留下的巨大缺口,所以已經動用關係找到內閣和其他重臣,以便在官府拍賣資產時奪得先手,但皇帝連提都沒提着茬,這時誰也不敢多問,看來要等散會後找中官打聽一下皇帝的意思了。

說了半天崇禎也感到口乾舌燥,端起茶水一口氣喝下,然後乾咳一聲清了清嗓子,道:“侯卿,此次查抄所得銀兩,你戶部獨得百五十萬兩,這些銀兩你要精打細算,找你伸手人會很多,但要分出輕重緩急,除卻官員吏目等人的月薪外,其他名目的出項必須賬目清楚,朕會派員查賬!一旦出了問題,朕唯你是問!”

侯恂一聽如此大的一筆進項入了國庫,本來愁的像苦瓜一樣的臉上頓時神采飛揚,他喜笑顏開的出列施禮道:“啓稟聖上,臣定教一份銀子也要花的明明白白,不負聖上一片苦心!”

崇禎笑道:“這許多日子以來侯卿辛苦了,卿的功勞朕都記在心裡,戶部還是要多想辦法開源纔好,這種外財並非長久之計!”侯恂拱手稱是,退回班列,心裡開始琢磨如何分配這筆大財。

崇禎接着道:“錦衣衛早在半年前就對張家口堡相關人等展開調查,在範家斬殺建奴五人,其中牛錄章京一員,此案中當爲首功!所有辦案人員官升一級,都指揮使駱養性指揮有方,加左都督銜!朕特賜兩萬兩白銀於親軍,由一衆堂上官商議具體獎勵數目,好了,就此擬旨吧,用印後快馬送達宣府,外臣退下吧,中官留下!”,駱養性懷着欣喜之情出列跪倒謝恩,然後隨着一衆外臣退出殿外。

一干中官面面相覷,有人心中暗自惴惴,等所有朝臣離開後,以王德化爲首,王之心、曹化淳、高起潛、徐高等司禮監諸人,俱是齊齊跪倒在地,等待崇禎訓話,因爲太監都是皇室的家奴,沒了外人後,在主人面前自然要守着家裡的規矩。

半晌之後,崇禎方纔緩緩開口道:“朕念及爾等多年來伺候皇家的情分,所以對某些事情不甚計較,久而久之,爾等之中有些人竟以爲朕軟弱可欺!內外勾結,視皇家如無物!甚至有傳言,但凡朕不如爾等之意,爾等就會讓朕如同正德帝一般下場!朕今天就想問問,此言當真否?!”

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
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