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

在多爾袞率兩白旗主力南下支援嶽託時,陳奇瑜帶着一千餘人從西側的密林丘陵中一路向北疾行。

後世很多人對東北地區面積巨大的原始森林可能有一種誤解,認爲那意味着密不透風的樹木以及難以逾越的高山。

其實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東北地區林木以松柏等耐寒物種爲主,因而並不像南方樹林中雜樹灌木叢生一樣的密實。

因爲樹與樹之間都有不小的空間,所以進入之後穿行其間並不費力。

而東北的山脈雖然綿延不斷,但大部分只是那種類似於丘陵一樣的緩坡,並不是需要手腳並用、難以攀爬的崇山峻嶺。

陳奇瑜與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等人一樣,都屬於慣於跋山涉水、有時甚至不喜以身犯險的文臣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在陝北剿賊,還是後來擔任五省總督,手握重兵、身負剿滅大明匪患重責的時候,陳奇瑜經常與官軍一道風餐露宿,對於現在這種短途行軍也是視若坦途。

在趕路期間,他連續派出數名熟悉地勢的遼西軍士卒,手持他隨身攜帶的兵部調兵印信,以及已經擬好的行動策略,分別前往距離中路清軍最近的幾個堡城,下令駐守官軍按令行事。

而他自己則是親自前往鎮山堡坐鎮指揮。

在一路疾行,並在山林中宿了一夜之後,陳奇瑜於第二日下午申時許抵達鎮山堡後面的山上。

陳奇瑜能以大學士之身,兩天之內在羣山中跋涉一百餘里,其韌性與毅力可以說是在當世極其罕見,到目前爲止,也僅有盧象升能與之媲美。

鎮山堡就在離寧遠百六十里的地方,堡城位於官道西側,依託山勢而建,有南北東三門,堡內駐紮着近三千名京營士卒,由遊擊衛川率領。

在歇息了半個時辰後,當日傍晚時分,陳奇瑜帶着十餘名親兵來到鎮山堡靠山的西面堡牆下,韓灌和李祿則是帶着一千人繼續北進。

一名親兵上前與堡牆上的巡哨士卒溝通過後,將官符印信放到牆上放下的竹籃中。

沒過多久,披掛整齊的衛川沿着堡牆上的甬道匆忙趕來。

雖然眼看過印信無誤,但因爲並不識得陳奇瑜的緣故,爲求安全起見,衛川下令用長繩吊着一個大筐放下,然後將陳奇瑜等人一個個的拽了上去。

在一看到身穿便服的陳奇瑜之後,衛川當即確認,這位確實是朝廷重臣,因爲從陳奇瑜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是一般人根本無法具備的。

“卑職京營遊擊衛川參見陳學士!因大敵當前,卑職不得不小心提防,若有冒犯之處還望學士海涵!學士以尊貴之身甘冒奇險跋涉至此,卑職心下佩服之至!還請學士移步前往署衙歇息一番!”

衛川趕忙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過頂,以軍禮參拜。

“呵呵!起來吧!衛遊擊做的甚好!爲將者就該如此纔對!京營自上至下的確軍紀嚴明!爲謀與東虜之戰最終取勝,本官辛苦一點也是應當!衛遊擊頭前帶路吧!”

疲憊不堪的陳奇瑜擺手笑道。

他能看的出這名遊擊的讚美之詞出自真心,畢竟自己是以文臣之身行武將之事。而這番舉動傳到皇帝的耳朵裡,對自己的仕途有着難以估量的好處。

陳奇瑜久歷軍伍,對衛川的行舉並無怪罪之意,反倒是對這位年輕儒雅的遊擊將軍產生了極大的好感。

“衛遊擊,東虜接應之軍據此地多遠?兵力有多少?你麾下現有兵員幾何?火器配備如何?軍心士氣可用否?”

在鎮山堡簡陋的守備署衙二堂內,陳奇瑜端起一杯粗劣不堪的熱茶輕啜幾口後,目視堂下站立的衛川開門見山的問道。

“稟學士!兩日前建奴大軍拔營南下,目下所留接應人馬當在五千之數,其大營在東北方向,據本堡約四十餘里!卑職所率將官士卒有員兩千七百名,其中銃手八百、長槍手一千兩百,弓手三百,刀盾手三百!另有虎蹲炮二十門,炮手四十,擲彈兵二十名!餘者爲卑職及幾名千總親衛!卑職率部至此已有兩月有餘,眼見建奴囂張,全軍皆戰意難制,只要上峰有令,全軍定與建奴血戰到底!”

衛川上前一步拱手施禮,面帶慨然之色、語氣激昂地回道,他身側的幾名千總也是露出了一副躍躍欲試的姿態。

“好!聞戰則喜,此乃強軍之質也!待前方官軍有信傳回,本官將率你等痛擊東虜!建功立業,正當其時也!”

就在陳奇瑜的號令下,數路明軍展開了針對性佈置的時候,駐紮在鎮山堡與興平堡中間位置的數千清軍卻猶自茫然不知。

由於一路南下到現在爲止,沿途堡城中的明軍都是緊閉城門,並未出兵對清軍進行攔截邀擊,這種明軍多年來的慣有舉動讓阿濟格輕敵之心更盛。

自從多爾袞帶着主力離開以後,阿濟格安排好哨探來回巡視,閒極無聊的他便帶着幾十名護衛進了東面山林中狩獵取樂,以此來消解心中的鬱悶之情。

對於多爾袞將他留下接應的做法,阿濟格十分不滿。

他認爲像他這樣的猛將,就該在數萬人的戰場上大顯身手,而不該被憋在後面做一個區區的接應。

不過阿濟格對自己這位頗有謀略的十四弟向來言聽計從,所以並沒有出言相爭,而是乖乖地聽令留了下來。

在哨探不斷地回報附近明軍並沒有異常的情況下,阿濟格心神更加放鬆。

對於南方的戰事,他沒有絲毫的擔心。

八旗中的六旗主力大舉南下,天下沒有任何軍隊可以抵擋。

就算是自己當年在昌平遇到的明國新軍也不行。

現在只需要等待前方的捷報就行了,最主要的是戰果如何分派,自己的多羅武英郡王爵位這次須得拿回來才成。

這回是嶽託那個馬屁精派人求援來着,等打贏了回師,兩白旗必須要獨佔勝果的大頭,名下的牛錄至少要增加十個以上。

非得叫兩紅旗吐點血纔好。

到時候此消彼長之下,兩白旗的實力在八旗中就是頭一份了,等將來老八這個病秧子死了之後,這皇帝位子就讓老十四來坐,自己也弄個親王爵位嚐嚐。

沒想到無聊的日子剛過了幾天,正在山裡的他連續接到疾奔而來的探馬急報:南北兩面二十里外都出現了明軍的身影,人數都在三千左右。

阿濟格聞報既感驚異又感好笑。

幾千明軍就敢來攻擊自己四千多人馬的大營?這是看着兩白旗大軍走了,想過來撿便宜了是吧?

“全軍集結!殺死這些尼堪!”

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二章 駱養性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
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二章 駱養性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