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

“弒父?你所言可是當真?!”

本來安坐如山的武昌知府李驥騰地從座椅上站起,臉上滿是駭異之色,在他面前跪着的正是朱蘊洄弒父時,那名從殿外溜走的小太監趙信。

十四歲的趙信是江夏人氏,八歲時便因家貧入楚王府做了雜役,後被分派到漢陽郡王府,因爲機靈懂事被朱蘊瀧看中後選在了身邊服侍。

因爲憫其年幼不易,朱蘊瀧和王妃秦氏待他倒也不錯,時常有打賞給他,閒暇時也教他讀書識字,趙信在感激之餘,慢慢對兩個主人也產生了濃重的依賴之情。

當趙信在殿外親眼目睹朱蘊洄弒父之後,在驚駭之餘,趙信馬上意識到自家主子的性命怕是難保了,自己作爲朱蘊瀧的跟班更是絕難逃過一劫。

反應迅速的他立刻避到一邊,趁着所有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從偏殿的側門溜了出去。

脫離了危險境地的趙信首先想到的是逃走。楚王府已經不能再待下去,至於離開王府後去往何處他還沒想那麼多,先保住小命要緊。

趙信怕朱蘊洄反應過來後會派人封閉王府大門,便一路狂奔至王府西側的角門,然後對守門的侍衛謊稱奉世子之命出府辦差,最後終於順利的出了王府。

出府之後的趙信鬆了一口氣,內心的恐懼感逐漸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對漢陽王夫婦深深的憂慮,以及對朱蘊洄刻骨的仇恨。

作爲朱蘊瀧身邊跟班跑腿伺候的太監,他很清楚自家主人的身體,在殿外他看到爬在地上一動不動的朱蘊瀧時,心內的直覺便告訴他,自家主人怕是過不了這一關。

是朱蘊洄害死了待自己親善的主人,並且還侮辱了自己視若仙子的王妃,這個人面獸心之人居然還弒父!郡王就這麼冤死,連個後代也沒留下!

不行!這個仇一定要報!要不然我趙信枉自爲人!

可惜自己不是身負絕技的大俠,無法親手殺了這個惡賊,難道就讓這個禽獸留在人間繼續爲惡不成?等這個惡賊做了楚王,不管自己回不回到家中,家裡的爹孃兄妹都保不準會遭了毒手!

決不能教這個惡賊得逞!可是找誰才能製得住他?那可是楚王世子!除非京師的宗人府,可自己身上僅有幾兩碎銀,想去數千裡之外的京師難如登天!

在街上漫無目的行走的趙信苦苦思索着,突然他眼前一亮:自己不能去京師告狀,但官府能啊!只要將此事告知官府的大官,他們肯定會上奏朝廷!

在打着楚王有事要知會知府的旗號見到府衙通判程鬆後,趙信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驚駭莫名的程鬆立刻將趙信帶到了李驥面前。

“此乃小人親眼所見,知府老爺可親去楚王府查看便知!”

跪在地上的趙信揚聲道。

李驥和程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了震驚、憤怒和一絲竊喜的味道:如果此事當真,那就意味着壓在自己頭上的一座大山很快就要被移除了。

冷靜下來的李驥坐回椅子上,清咳一聲道:“程通判,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置?你我雖執掌武昌府,但對於宗室之事也是無權左右啊!現下只有先確認事情真僞之後方能上奏朝廷,可如何確定卻是有些棘手,官府捕頭衙役皆無權進入王府查驗啊!要不你我行文上奏聖上,請京師遣員前來驗看如何?”

程鬆拱手道:“知府所言甚是,不能單憑此人一面之詞就要妄下推斷!若是事情有變,知府與下官會徒留笑柄!現下須得找到有權進出王府之人前往驗看纔可。知府可是忘了月前悄無聲息進駐武昌府之錦衣的存在?”

由於職務的關係,程鬆對於錦衣衛前番與崇陽郡王府相鬥一事知之甚詳。雖然並不喜錦衣衛的存在,但對於錦衣衛維護良善之舉,程鬆心內還是比較認可的。若是沒有錦衣衛插手,那幾十戶百姓不但捱了打,並且還得被人家給強拆,最後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賠償,自己身爲朝廷官員對此卻毫無辦法。

錦衣衛和崇陽郡王的衝突,對於程鬆來講是喜聞樂見之事。所謂惡人還需惡人磨,也只有更加跋扈的錦衣衛才能製得住無法無天的朱家子孫,並且人家還是帶着念緊箍咒的宗人府來的,這對於楚王一系的宗室來講,錦衣衛具有天然的剋制屬性。

李驥對於新建的錦衣衛百戶所並未太在意,所以也不曾關注前幾日發生的事件。此時聽到程鬆的言語之後馬上醒悟,他立刻揚聲吩咐道:“來人!請錦衣衛百戶前來府衙議事!就說事關重大,務必請其儘快趕來!”

當李驥、程鬆、董成帶着兩百餘名錦衣校尉、武昌府捕快衙役來到楚王府大門外時,大門早已閉緊。董成立即命人上前喊話叫門,捕快衙役們則是沿着兩邊分散開來,從外面守住每一個可供出入的角門和側門。

在一番威逼利誘下,緊閉的王府大門從裡面緩緩打開,數名不知內情,只是奉命關閉大門的王府侍衛閃到一旁,趙信在前引路,董成當先大步向王府中行去,李驥與程鬆則是跟在大股校尉身後邁步而入。

“李三,做的不錯!從今往後,你便是楚王府侍衛司首領!這些人全部入職王府侍衛!孤另外賞銀每人五十兩!你等往後好生去做,只要對孤忠心,孤絕不吝升賞之事!現下先將殿內屍首搬到隱秘之處,入夜後全部沉入歌笛湖中!”

朱蘊洄端坐於殿內的錦榻之上,神態威嚴的揚聲道。

“謝王爺恩賞!屬下此生定會盡忠職守,不使王爺失望!”

在李三的帶領下,二十餘名從武昌城內召集來的江湖中人全部跪倒謝恩。

朱蘊洄在把李三遣走之後,以父王新逝,殿內不得見刀兵爲藉口,將殿內侍衛們的兵刃全部收繳起來。當武昌知府李驥與董成等人調集兵力之時,李三已帶着幾十人從角門秘密進入王府,趕至偏殿後將侍衛和太監全部斬殺,劉富貴與李郎中也未能倖免,而朱蘊瀧早已氣絕身亡。

朱蘊洄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從今日起,他終於成爲偌大的楚王府唯一的主人了,再也無人可以約束的了他,不管是秦氏還是茅氏也都會成爲他的新寵。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聽動靜似是不少人進入偏殿的院中。朱蘊洄心內有些不喜,他威嚴的吩咐道:“何人敢在府內胡亂走動!李三,去將來人拿下重責!”

李三站起身來,招呼一聲便帶着人向殿外行去,剛走到門口時突然臉色大變,轉身朝着朱蘊洄奔來:“殿下!似是官差入府!”

他並不識得錦衣衛的裝束,看見穿着色彩鮮豔罩甲的校尉,知道不是官軍,還以爲是哪個衙門的差人。

“給孤打將出去!誰放他們進府的!稍後查出一律打殺!”

朱蘊洄勃然大怒,站起身來戟指殿外大喝。

別說什麼官差,就連巡撫、知府,乃至欽差都不敢擅闖楚王這等親王府,這是誰活的不耐煩了?

說話間,趙信帶着董成等人已至殿們之外,前面的數人一眼便看到殿內屍體橫陳、血流滿地,趙信心繫漢陽王夫婦的安危,挺身便要往殿內闖去,董成一把將他拽住後扯到了身後。對於這名忠心爲主的小太監,董成心裡頗爲看重,不希望他受到傷害。

“除卻楚王世子,殿內手持兵刃者皆可斬殺!劉士安!帶人繞至殿後,以防有人走脫!進!”

隨着董成的喝令,幾名持着手銃的校尉當先行至殿門處,不管不顧的朝着殿內兩側正在探頭探腦向外張望的人羣打響了手銃。

幾聲轟然大響過後,隨着殿內傳來的幾聲慘叫,大團煙霧將整個殿門處遮蔽住,十幾名武技高強的校尉手持長刀越過高高的門檻闖入了殿內。

“錦衣衛辦差!跪下免死!”

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九章 皇莊5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七十章 商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章 客戶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
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九章 皇莊5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七十章 商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章 客戶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