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

崇禎二十四年三月,經過長達倆年多的漂泊,遠航歐洲的商隊以及大明海軍編隊返航天津港,消息傳到京城後,經朱由檢點頭同意,內閣委託禮部、兵部等有司個派出幾名郎中去往天津港,歡迎張文耀以及艦隊一千多名將士凱旋。

在簡短的歡迎儀式結束後,張文耀等幾位主將隨同朝廷官員前往京城述職,其餘絕大部分將士將在天津港短暫休息幾日後,在上官率領下乘坐各自戰艦返回登州港。

而由四海商行牽頭組成的船隊,將部分貨物卸載分銷後,再次起航南下,去往廣州、泉州、上海、寧波等港口,把剩餘的商品在江南進行分銷。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參與此次遠航的商行東家們組織了各種聚會,總結這次開闢商路中所見所聞所歷,然後商討下一步該當如何行事。

整個商隊在這趟來回兩萬餘里的航程中,於好望角附近海域遭遇風暴襲擊,有四艘商船及貨物傾覆,共計一百餘人罹難,其中包括十幾名各個商行的掌櫃。

對於這些商行來說,這次損失不可謂不小,但與他們獲取的驚人利潤相比,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以往各大商行在將貨物組織起來賣給荷蘭人商船之時,已經對所產生的利潤相當滿足,東家們對荷蘭人採購各種貨物時出價之高非常滿意,但是這次歐洲之行卻大大顛覆了所有人的傳統認知。

原來荷蘭人從大明手中賺取了如此多的銀錢,大明各種商品賣到歐洲,價格竟然可以高達數倍甚至十幾倍,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幣啊,沒想到都叫這些紅鬍子賺走,自己只落了個小頭。

雖說有商船傾覆後貨物和人員的損失,但刨除這些沉入海底商品的成本、遇難人員的燒埋銀、貨物分銷、消耗的時間等各種因素,東家們發現,自己拿到手的銀幣,比自己在大明這兩年中賺的要足足多出兩倍有餘。

海貿的超額利潤足以使所有大商賈們眼紅耳熱。

聽聞同行們此次遠航所得鉅額利潤後,諸多因爲擔心風險過大而沒有組織貨物和商船參與其中的鉅商們一個個猶如利刃剜心般難受,幾乎所有人都後悔沒有搭上這條賺錢的大船。

在這場圍繞着海貿短暫而熱烈地討論結束不久,金州和江南造船廠迎來了大批來自江南的鉅商。

東家們或是派遣自己商行大掌櫃,或是帶着僕從親自出馬,甚至有部分大商人攜帶大額銀票來到船廠,購買和預定大型商船。

一時之間,這兩處船廠所在地大小酒樓客棧紛紛爆滿,一些親自出馬的東家眼見得購買新船無望,於是直接將銀票留給親信後返回家鄉,並一再囑咐親信們,一定要用盡一切辦法,搶先購得商船,以備正在江南一帶商賈們醞釀中的再次下西洋之事。

爲了應對因爲求購船隻而人滿爲患的這一突發狀況,這兩座船廠的主事在急忙向有司報告這一消息的同時,也是緊急從駐地附近招募衆多的青壯勞力,在擴大船廠規模和範圍後,將新招募的青壯變成工人。

兩座船廠的主事以及其他有些職權的中下層官吏突然之間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各家商行留在當地等着提走新船的掌櫃們,利用各種手段和關係搭上這些主事者們,之後或是提着禮物登門拜訪,或是請他們宴飲尋歡,力圖通過這些方式打通關節,爭取比別人早一天購走新船。

要知道造船可是極爲耗時之事,並不是你今天交上定金,幾天後就能把經過驗收的新船開走的,這中間漫長的過程足以讓人沒了心氣。

就比如金州造船廠,整個船廠現在共有四個大型船塢,其中有兩座正在給大明海軍建造新型戰艦,大部分技術精湛的工匠都被抽調參與其中,如此一來,就只剩下兩座船塢建造商船,並且工匠和小工人數也不算多,這樣的話,商船的建造速度就大大減緩下來。

金州造船廠的主事倒也是精明能幹,在還沒接到上峰迴應後,即刻動用還未上交的利潤,從金州及周邊地區招募了近千名勞力,從速開建三個船塢,以應對那些讓他睡覺都笑醒的商船訂單。

單單是崇禎二十四年六月,金州造船廠接獲的商船訂單多達十六艘,而江南造船廠因爲地利優勢,接到當地大商賈們的訂單是金州兩倍還多。

以這兩個造船廠現有每年下水兩到三艘商船的能力,這些訂單那得數年之後才能完成,擴建規模已是勢在必行。

工部和戶部先後接到了兩家船廠送達的緊急文書,堂官們在簡單商議後把消息送入內閣,孫傳庭等人商議一番,將票擬附在地方呈報上送進司禮監。

內閣在票擬中建議,鑑於目前來自於海上的威脅等同於無,所以兩座造船廠可以適當收縮戰艦的建造速度和數量,在支持船廠擴大規模的同時,把木材等相關造船物資以及人員的配置等,向建造商船方面大力傾斜,以滿足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商船需求。

朱由檢經過審慎考慮後同意了內閣所提建議。

除了增加太倉收入之外,他對大明海軍的發展藍圖有了新的打算。

此前制訂的新一代戰艦建造計劃也會有根本性的變化。

因爲根據最新消息,他最爲期待的蒸汽機項目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一臺能夠運轉的機器雛形正在製造之中,

雖然這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徵性產物現在只是最原始的形態,但朱由檢有理由相信,隨着各種條件的日益完善,再有十幾二十年,以蒸汽機爲動力的大明戰艦縱橫與各大洋之間,或許不再是一個夢想。

果真如此的話,那在建的新型炮艦就成爲了雞肋,畢竟風帆動力那趕得上戰艦自身動力來的自如。

蒸汽機即將建成的消息是方以智昨天特意進宮面聖稟告的,朱由檢大爲興奮的同時,也提醒方以智囑咐相關人等不得泄露一絲一毫的秘密。

在方以智離開後,朱由檢立即下旨,讓錦衣衛派遣精幹力量,對皇家理工學院周邊地帶進行嚴密巡查和保護。

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十章 殘暴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
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十章 殘暴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