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

巡撫衙門在通告中列舉了松江府一案中,四姓海商其中一條罪名便是陰蓄私奴,意圖不軌的例子,以此來警示某些不服官府命令者,並表示,各地官府將會派遣人手對這一狀況進行覈查,若有逾期不尊者,即刻將其家主逮治入獄。

通告下發各地官府後,盧象升在官驛中接見了以朱國弼、徐文爵爲首的南京一干勳貴,雙方對即將開始實施的新政坦誠交換了意見。

朱國弼等人表示,南京勳貴會積極響應聖上的號召,率先開始遣散私奴一事,給其他人做一個表率,至於清丈田畝、一體納糧之事,也會根據實情與他人同步進行。

盧象升原以爲對新政牴觸最大的就是這夥勳貴,沒想到對方態度卻是十分鮮明,這在讓他感到意外的同時,心頭的壓力頓時消解了大半。

勳貴們最後提出的後來之事與他人同步的說法,盧象升心裡清楚,人家既然已經表態先行解散私奴了,那士紳一體納糧就得官紳士紳們首先響應了。

只要勳貴們率先做出姿態,盧象升相信,作爲飽讀詩書、深明大義的官紳士紳們,從中作梗的概率應該不會很大,就算有個別人看不清大勢,妄想着迫使朝廷收回這條律令,那也影響不了大局。

南京或許並不是自己想象中那塊難啃的硬骨頭。

但是盧象升這回看錯了士紳大戶們的嘴臉。

爲了自身利益不受損害,所謂的大義這個冠冕堂皇地說辭,對他們來說一文不值。

在接見了南京勳貴們的當天下午,先後有數波在南京一帶數得着的官紳來到官驛面見盧象升。

這些人中既有致仕歸家的高官,也有盧象升中試的同年,更有在職的當權者,甚至還有盧象升在常州府老家的長輩和發小。

這些到訪之人不管是以什麼名義前來拜會,在簡單敘話拉近關係之後,無一例外的都將話題轉向了士紳一體納糧一事,並且態度出奇地一致,都是引經據典地表明瞭對新政的反對之意。

來客都是或明或暗的表示,盧象升既是出身於江南,就應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向皇帝列舉有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立刻廢止這一於民奪利的舉措,保護江南民衆的切身利益。

爲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來訪諸人都是拿着厚厚的禮單,其中既有金銀古玩,又有田產商鋪,盧象升雖未過目,但也能猜到這些禮品的價值,只要自己收下這些禮單,那盧家迅速就會躋身於江南豪富的行列中。

因爲卻不開情面的原因,盧象升耐着性子一一接見了這數波客人,但最後卻把禮單全部退了回去,並且義正辭嚴的告訴諸人,新政既成事實,望南京上下認清形勢,積極配合此策推行,勿要行差踏錯,以致有無妄之災生髮。

感覺丟了面子的一班訪客,或是冷笑着拂袖而去,或是一臉尷尬的轉身離開,但心裡都對盧象升異常不滿。

盧象升對此毫不在意,他當即嚴令官驛門口值守的護衛,今後除了江蘇行省以及南京府主官外,不得放任何人入內拜訪。此後連續數天內,前後共有十幾波訪客被拒後,前來拜會的人才逐漸絕跡。

在遣散私奴的通告發出後的第五日,江蘇巡撫衙門公佈了在行省境內實施清丈田畝的通令,要求各地官府於崇禎十二年二月初一日正式展開。

這項通令的內容與蘇州府制訂的方案別無二致,只是時間上延遲了不少,這也是考慮到了臨近年關,各人的心思都放在了置辦年貨、準備一家人過年所需上,如果現在開始實施的話,辦差的書辦吏目積極性會大打折扣,還不如等待年節徹底過完再予以施行。

“這個盧建鬥妄自爲官十數載,於官場人情之上絲毫不通情理,也不知是如何坐到現今之高位上的!

其言行舉止迂腐之極,哪有我輩變通靈活之思慮?此等樣人實是不配居於廟堂之上!”

南京城東南方位一座豪宅的書房內,原南京小朝廷吏部侍郎徐文淵陰着臉憤憤不平地說道。

徐家在無錫縣有近十萬畝良田,徐文淵在南京府也有兩萬多畝田地,要是施行新政,徐氏一族等於每年都要被割掉一小塊肉,這怎麼會讓徐文淵甘心?

自從上次從蘇州煽動民亂一案中僥倖脫身之後,徐文淵被迫卸掉吏部侍郎一職,搖身一變成爲了一名官紳,在心有不甘之下過上了吟風賞月的致仕生活。

在得到了朝廷新政的消息之後,徐文淵馬上行動起來,利用當年在任時的人脈關係,四處遊說勾連,鼓動士紳大戶們團結一致,對抗朝廷這一不公舉措。

徐文淵在南京爲官多年,人脈甚廣,更兼與士紳們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徐文淵便成了這次對抗行動的首要人物。

一時之間,本來冷清不少的徐府重新變得門庭若市起來,南京城中有頭有臉的士紳們紛紛來到徐府,在表達了衆人同仇敵愾之心的同時,順便集結到一起商議對策,最後因爲怕人多嘴雜泄露機密的緣故,士紳們一致推舉了五名以智計出名的人物,以此作爲一個小型的中樞,專門會商總體的策略和具體方法。

“徐兄所言甚是,如此不知變通之人着實罕見,此等官場異類必難有善終!

只是,現下盧建鬥可是極得今上之信任,如今更是口含天憲蒞臨南京督導,若想阻止惡政施行,他可是極爲重要之人,也是我等繞不過去之關卡,須得儘快想方設法,從其身上打開缺口才行!”

在去年朱由檢下旨裁撤南京小政府之後,唐世濟不願北遷入京師做一名閒官,索性主動上本辭掉了官職,安心在南京城做了一名富家翁。

“雲出賢弟此言有些誇大之嫌,盧建鬥軟的不吃,硬的可不一定!”

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十五章 譁變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
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十五章 譁變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