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

在夏收來臨之際,根據朱由檢的指示,國子監及軍器監、將作監子弟學校等官辦學校首次實行暑假制度,假期時長爲兩個月。

暑假一詞的含義不言而喻,不管人們是不是能夠理解和接受,只要遵從即可。

事實證明,很多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最初都超出了公衆的認知,但只要渡過最初的適應期後,就不會再有人對這種強制措施提出異議了。

不過雖說是放了長假,但作爲大明太子的朱慈烺,也不可能像其他監生一樣放任自流。

東宮的師傅們終於逮着了機會,他們聯袂進宮覲見朱由檢,堅決要求對大明皇太子進行課業指導,不使皇太子在長假中荒廢學業。

朱由檢認真考慮過後,最後與這些師傅們達成妥協:太子每日上午聽講兩個時辰,下午自由活動,每五日歇息兩天。

東宮師傅們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爲了在皇帝和太子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只要能時常見到太子就可以,至於能不能在這期間與太子建立起個人感情,以後可以對太子施加影響,那就全看個人本事了。

這一屆的東宮師傅可以說是史上最憋屈的一羣人。

身爲太子最應該親近的一羣人,在太子奉旨出宮進學後,他們連太子的面都難以見到,以至於第一天給太子授課的龔廷祥看見久違的太子時,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太特麼的不容易了。

皇帝不聽話啊,這可咋整。

這一日又到了休沐時間,閒來無事的朱慈烺想起了許久未見的二丫,於是便向父親請示過後,身穿便服帶着趙信和程堅出宮去往了北城。

對於朱慈烺和二丫之間的關係,朱由檢採取的是樂見其成的態度。

從崇禎八年第一次看到二丫那時起,他對那個長着一雙漂亮眼睛的小姑娘印象極好。

性情溫婉善良的姑娘走到哪裡都不會讓人討厭,這也是朱慈烺喜歡二丫的主要原因。

周後對此也有所耳聞,在安排人手打聽了二丫一家的狀況後,也並沒有再有過分的言語,只是囑咐朱慈烺多注意安全,天黑前必須回宮。

自太宗之後,歷代大明皇帝迎娶的皇后都是小門小戶出身,這也是有明一代從未有外戚專權之事的重要原因。

朱慈烺主僕三人乘坐着一輛裝飾普通的四輪馬車,順着青石板鋪就的乾淨路面,在約莫小半個時辰後便到達了北城工匠們聚居的地方。

現在四輪馬車已經在京師普及開來,原因就在於鋼製軸承滾珠的誕生。

隨着精鋼產量和質量的大幅提升,經過宋應星、李煥修等人的刻苦鑽研,世上第一臺採用鋼製鑽頭及刀具的水利車牀誕生了,隨後在朱由檢的提示下,鋼製軸承也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

儘管工藝沒有如後世那樣的精湛,但鋼製軸承的發明解決了四輪馬車滾珠材料的弊端,將鐵力木打造地滾珠使用壽命提高了數倍,產量也有了數十倍地提升。

這個本應該被英國人發明出來的工業重器,提前一百多年來到了人世間,也極大地促進了四輪馬車的普及,在使大明的運輸能力得到巨大提升的同時,也讓朝廷新增了一項利潤極高地產業。

隨着軸承產量的迅速提高,爲了應對市場上對四輪馬車的巨大需求,將作局中擔負四輪馬車製造業務的車輛司規模一再擴大。

截止到目前爲止,已經從原先百餘人猛增到了六百餘人,每日生產乘用馬車四輛,載貨馬車十二輛,兩種馬車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一年之後。

現在京師寬敞的大街上,放眼望去,四輪馬車比比皆是,車廂的顏色、裝飾以及規制雖然不盡相同,但所有人都知道,車主家都是非富即貴的大戶人家。

車輛司只管生產裸車,不管裝修,車主們買回去之後,再根據個人喜好將愛車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這個時代還沒有不準隨意變動車輛顏色的規定,要不然就憑這一點,單單是罰款也能讓順天府發一筆小財。

朱慈烺乘坐的馬車在二丫家所住的衚衕口停下,得了吩咐的趙信打開車門呲溜竄了出去,沒過片刻又急匆匆跑了回來:二丫家的大門鎖着,問了問鄰居,一大早的時候,二丫帶着弟弟去了北城的養濟院,幫着在養濟院做活的母親幹活去了。

“小爺,咱們回宮還是去往別處轉轉?”

趙信站在車下問道。

夏末秋初的時節,日頭一樣的毒辣,趙信來回這一趟的工夫,額頭上已是見汗,衚衕口也沒有孩童玩耍的身影,整個工匠聚居區靜悄悄地,偶爾有人出門,也是貼着院牆的陰影處匆匆而過,看到這輛四輪馬車也只是略微詫異一下便不再關注。

要說京師人見過世面,這就是例子。

這種在京師滿大街都是的四輪馬車,要是放在任何一個州縣城中,那可都是被路人圍觀的狀況。

“你上來吧,咱去市場轉轉,採買些吃用的物事,然後再去養濟院走一趟!”

朱慈烺稍微一琢磨之後吩咐道。

已經有十餘天沒見到二丫了,原先在國子監中每逢休沐日必來與二丫見一面的習慣早已養成,左右今日無事,不如索性去養濟院慰問一番,順便見見自己的心上人。

二丫一家也早就知道朱慈烺的存在,雖說不清楚他的真實身份,但也明白朱慈烺出自大戶人家,自家閨女能有這個福氣,不管將來爲妻也好,做妾也罷,那都是前世修來的,老實巴交的二丫爹孃了不去管,也不敢管。

拿定主意後,四輪馬車掉頭駛離,一路直奔北城的市場而去。

上午巳時左右,北城的市場上已是擺滿了各種攤點,售賣的商品從吃到穿也都是應有盡有。

由於銷售對象不同,市場上的商品幾乎都是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物資,很少有價格高昂的物品。

趕車的校尉把車子停在了一棵大柳樹下的陰涼地裡,下了車的朱慈烺帶着趙信和程堅饒有興致地開始閒逛起來。

由於是第一次身臨這種大衆市場,朱慈烺對這種充滿生活氣息地地方興趣很濃。

聽着攤販們各種各樣的吆喝叫賣聲,看着諸多不曾見過的物事,看着前來採買的人們與攤販因着一個銅錢而大聲地討價還價,朱慈烺地心裡充滿了新奇和探尋之意。

“這位大哥,你的褡褳漏了!”

就在朱慈烺左瞧右看的時候,一個略顯稚嫩地童聲從一側猛然響起。

朱慈烺迅速尋聲看去,幾步外一個穿着短打的農夫模樣的漢子正在伸手摸索着搭在肩膀上的褡褳底部,而另一隻成人的手臂正在迅速從褡褳處收回。

不用說,這是小賊想偷此人的銀錢呢。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三十五章 事定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三十五章 事定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