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

坤寧宮的寢殿內,朱由檢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個男嬰,眼中是滿滿地愛意。他用鼻尖輕輕觸碰着正在酣睡中的嬰孩柔嫩的臉蛋,嗅着嬰孩身上散發出來的奶香味,一股溫暖的感覺瀰漫在全身,伴隨着開心的像要爆炸一般的欣喜之意,讓他的眉眼之間流露出抑制不住的笑意。

這是他的孩子,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孩子,而這個孩子的降生,讓始終覺着與這個世界有些格格不入的朱由檢瞬間完全融入了進來,彷彿他就應該是朱由檢,現在的他只不過是重新活了一次一樣。

崇禎十年的九、十兩個月間,周後、袁妃、田妃先後爲他誕下了兩子一女,消息從宮裡傳出後,不管是朝臣還是京師百姓,大都是發自內心的高興無比,街頭巷尾、酒樓茶肆,但凡是人羣密集的地方,總會有人在談論此事。

宮中已經有數年沒有皇子皇女誕下的消息了,這些跡象與流賊開始席捲北地、大旱與大澇交替發生、大批災民向京師逃荒而來等種種狀況聯繫在了一起,不由得讓很多人對大明的前景感到了深深地憂慮和擔心。

多子多福、開枝散葉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最爲普遍的認知,家中子女衆多意味着男主人身體康健,每多一個子女也就讓人對未來多了一份希望和期盼,反之亦然。

而隨着各地的流賊匪冦先後被官軍絞殺殆盡,四處逃荒的流民開始有官府出面安置,紛亂多變的局面日漸穩定下來,安定的生活重又回到了人們的日常中時,宮中傳出的喜訊更是起到了一個安撫民心的作用。

當然,這裡的民心特指居住在京師的各個階層,因爲他們方方面面地利益與皇帝聯繫的最爲緊密。

在接連接受了朝臣們的三次祝賀後,朱由檢大手一揮又做了一次散財童子:京城內所有住戶,每戶發五百錢,各個養濟院按人頭賞下白米豬肉菜蔬,京營與勇衛營留守士卒、錦衣衛和東廠、五城兵馬司上下、各衙門大小官吏也是每人五百賞錢,此筆銀錢由內帑支付,兵部和順天府負責具體發放事宜。

接下來的數天之內,新任順天府尹陳奇瑜親自安排府衙中所有官員吏目,跟着租來的馬車牛車,挨家挨戶的將銀錢發放到位,所有收到賞錢的平民百姓,都對如此慷慨大方的聖天子表達了發自肺腑的謝意。

一時之間,京城內一直安定祥和的氣氛又是歡快了許多。平白多了一注小財之後,很多人家便用這筆外財購買了各種生活必需品,這也使得市面上日常生活物資的銷量增了不少,城內的商戶們也是感到由衷的高興,他們恨不得皇帝能一個月發放一次賞錢纔好。

“皇上,您抱着水哥兒都快小半個時辰了,也不怕累着,烺哥兒他們幾個誕下時也沒見您如此着緊過呀!還是把水哥兒交給乳孃,您好生着歇息一會吧!”

說到最後,一旁的周後忍不住伸出玉手捂嘴輕笑出聲,看向朱由檢的目光裡透着濃濃地柔情和滿足。

自打乳名水哥兒的皇子誕下後,自己的丈夫每次處置完公事後就匆匆趕回坤寧宮的寢殿中,不管水哥兒在酣睡還是在瞪着兩隻大眼睛好奇的觀察着這個世界,總是不由分說的從自己或乳孃手中把水哥兒搶到手中,什麼言語也沒有,就是這樣抱着他,一會兒親暱地用鼻子去觸碰水哥兒的鼻尖,一會兒伸出一隻手輕柔地愛撫着水哥兒的柔嫩的臉頰,但大多數時間裡都是抱着水哥兒,靜靜地看着懷中的嬰孩出神,臉上和眼神中散發出來的愛意讓周後都有種莫名的嫉妒感。

“皇上,袁妃與田妃那邊您最好也要勤去着點,兩宮同也是爲您誕下子女,皇上萬不可有親厚之分,妾身乃後宮之主,可不能因此讓別人說出閒話來!”

見朱由檢好似並未聽到自己的言語,仍舊在端詳着水哥兒熟睡的臉龐,周後不由得把嗓門提高了一些。

“小聲些!莫要擾了水哥兒歇息!這般大的嬰孩就是要多睡,將來腦子纔會聰慧!”

朱由檢擡頭看了一眼周後,用略帶不滿的語氣教訓道。

他抱着水哥兒站起身來,一旁的乳孃王氏趕忙緊走幾步上前,把水哥兒從朱由檢的手中接了過去。

“皇后你又不是不知,袁妃、田妃這才誕下皇子皇女沒幾日,這般大的嬰孩最好勿要接觸外人,朕都是在其寢宮外看一眼就走的。水哥兒已是過了滿月,朕和他多親近一番亦不礙事的,待兩宮的孩兒出了滿月,朕肯定會三處來回勤跑着,定教人說不出閒話來。皇后,朕還得囑咐你幾句,事涉皇室子女,除卻其親親之外,宮中但凡有人閒話,一律打發去浣衣局去!若有別樣心思者,一律杖斃!大伴,宮裡一定要盯緊着點!”

立在一角的王承恩低聲應是,周後也是一臉鄭重的行了個蹲禮,殿內的幾個女官宮女都是行禮以示遵從之意。

原來的朱由檢對宮內之人一向和善,很少過問後宮之事,也從未講過如此狠辣的話語,今日這般舉動可是十分的罕見。

“對了,待水哥兒百日宴時,叫嘉定伯將朕那幾個舅哥親眷一併帶進宮裡來,皇后你也當是許久未曾見着他們幾個了,趁此機會好生聚一聚,待水哥兒過了週歲生辰,皇后可帶着他出宮省親,也讓水哥兒見見宮外的世面!袁妃、田妃處也是如此,皇后尋空知會她二人便可!”

心情大好之下,朱由檢顯得格外的大度,心中對周奎一家的記恨也減輕了不少。畢竟是水哥兒的外公和舅父,前世的種種已經不可能再發生,看在溫良賢淑的周後的面子上,得饒人處且饒人吧,總不能拿着另一個空間發生的錯誤去懲罰現世之人吧?

周後礙於身份以及對父親與哥哥的埋怨,已經好幾年不曾出宮回孃家省親了,但不管心中如何怨恨,這種血脈親情是割捨不斷的。閒來之時,周後與袁妃扯起幼時之事,言語中滿是美好的回憶,說起未進宮前父兄對她的關愛呵護,所有的埋怨也變成了對親人的思念。

那時候雖然家境貧寒,一家人指望着周奎上街擺攤算命那點微薄的收入餬口,但一家人在一起卻是其樂融融。父親只要是當日的收入多了一些,定會買些糯米糰子、酒釀圓子之類的點心帶回家中,每回父兄都是寧願自己少吃幾口,也要把這些好吃的食物讓給自己和弟弟多吃一點。

“妾身謝過皇上!若此後嘉定伯府再有得寸進尺之舉,妾身亦絕不允之!”

周後滿懷感激之情,對着朱由檢再次行了一個蹲禮。

“皇后何須如此?你我份屬夫妻,彼此之間就當相互體諒。之前數年天災人禍不斷,皇后亦未少跟着朕吃苦,現下日子已是大好,往後亦會更好,不管是皇后還是宮內其他人等,只要與我皇家親近者,亦應得受其應有之享也!家和萬事興!此理亙古不變!”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五十章 殘暴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五十章 殘暴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