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

在揚州府衙二堂中,施邦曜作爲欽差坐在了主位上,陳奇瑜坐於右側首位相陪,其下手坐着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巡鹽御史、同知轉運使、使司通判、提舉等衙門主官;揚州知府劉祚以地方主官名義坐於左側首位,下首是揚州府同知、通判等佐官。

坐在主位的施邦曜目光威嚴的將在座諸人掃視一圈後,沉聲說道:“本官此次奉旨前來揚州,本是爲淮鹽鹽課一事而來;不巧的是本官偶然得知,揚州府有人竟敢暗中挑唆民衆聚集,欲以民意要挾朝廷,阻撓依律革新淮鹽之事!此舉實與公然藐視朝廷無異!本官告誡在座諸位,若是有參與謀劃民衆聚集者,速速從中退出,如若不然的話,休怪本官無情!”

包括宋思章在內轉運使司的諸人,雖然都察覺到朝廷意欲對其不利,但心裡仍舊抱有幻想。覺得朝廷會有選擇性的處置,不會如淮安提舉司般一網打盡,所以儘管心中惴惴,但不得不硬着頭皮前來參見欽差。並且很多人暗中支持鹽商們採取的行動,寄希望於這次民變能成功的把朝廷伸出來的手打回去。

只是轉運使胡亭路的缺席讓他們感到不解,聽說胡大人去南京公幹,不知所爲何事,應該是請託關係去了。

而揚州府的諸官對於程芳等人的舉動早就知曉,他們平常都和鹽商們交往甚密,真要民變發生的話,這些人明面上會派遣衙役控制局面,但實際上採取的是放任的舉措。

各級衙門裡的官吏捕頭衙役基本或多或少受過鹽商的好處,誰會出力與利益輸送者作對?派他們出去壓制民變,等同於肉包子打狗,在他們的刻意放縱下,整個事態反而更加不可控。

對於施邦曜的警告,劉祚等人根本無所謂。你欽差又怎麼了?你又沒有證據證明我們參與其中,我等都是朝廷命官,自然是與朝廷站在一處。

陳奇瑜則是一副與己無關的態度。

本來自己可以成爲處置事端的主角,沒想到欽差的到來把他的戲份搶走了,那這件事上他不會再出任何建言,冷眼旁觀欽差如何處置此事就行。

劉祚神態莊重的拱手道:“憲臺大人不知從何處聽得此等謠言!揚州城內民心安定,市井繁榮依舊,並無不法之徒聚集一事!傳此謠言者不知其用心何在?還請憲臺明察!”

施邦曜離京前曾被崇禎單獨召見,崇禎將鹽商與地方官府相互勾連一事簡單告知與他,提醒他要對此行的困難有所準備。

劉祚所言果然證實了皇帝的警告,雖然他不喜錦衣衛,但他相信錦衣衛絕不會妄言欺騙,從劉祚的言行看出,江淮不是朝廷的江淮,而是鹽商的江淮。

施邦曜無意與他爭口舌之利,決意先辦正事,殺只雞給這些猴子們看看。

他猛然大喝道:“來人!將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諸人拿下!”

一羣錦衣校尉拿着繩索自堂下涌上,沒等相關人等反應過來,疾步竄至陳奇瑜所坐一側,將宋思章等人從座椅上揪出,把他們的烏紗打落,腰帶扯開後把官服扒下來,露出裡面的月白色中衣後,乾淨利落的用繩索捆綁起來。

這一切在揚州府官員的目瞪口呆中完成,也就用了數十息時間。

他們早就看到堂下的錦衣衛,都認爲這是皇帝特意遣來以壯欽差聲威的,沒想到是用來逮人的。

宋思章雙手被捆在身後,披散着頭髮衝着施邦曜大吼道:“憲臺大人!我等犯了何罪?兩淮使司每年上繳數十萬兩鹽課!這都是我等終日辛苦奔忙所獲!難道爲朝廷謀利者就要如此下場,那些尸位素餐者卻依然身居高位!下官不服!”

施邦曜冷笑道:“你口口聲聲爲朝廷謀利!可本官所知,你等所謀更多的是私利!來人,將一衆人帶下堂去,押至府衙大牢好生看管!”

錦衣校尉兩人一隊,迅速架起幾名犯官後轉身奔下堂去,直奔一側的揚州府大牢而去。

陳奇瑜早就料到這一切,他還知道現在錦衣衛肯定開始查抄犯官的家產了,所以對此並未感到驚異。

皇帝缺錢,你們恰好有錢,並且本該是屬於朝廷的錢,人家不找藉口拿回去,還留着便宜你們?

揚州府的官員們被剛纔的一幕嚇了一跳,他們雖知現在皇帝重啓廠衛,並且在北地也辦了幾件大案,但總覺得那種事離自己太過遙遠,根本不可能發生在朝廷聲勢以弱的江南地區,沒想到這可怕的場景突然在自己身邊發生。一家人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是朝廷官員,這還是大明的天下,要是朝廷下了狠手,自己還真是沒有一絲反抗之力。

劉祚強自鎮定,拱手問道:“憲臺大人,適才這是爲何?兩淮使司諸人所犯何事?爲何動用廠衛?”

施邦曜神情肅然的開口道:“兩淮使司上下貪墨成風,與鹽商勾連竊取公孥,值此朝廷艱困卻猶不收手,實乃自尋死路!此案爲聖上欽定,與淮安提舉司之案一同是爲窩案。朝廷重處乃以此警示朝官,凡事當以朝廷利益爲重,徇私枉法,不知幡然悔悟者,俱是此等下場!”

劉祚等人沒了適才淡定的神色,都是低下頭心中惴惴,生怕朝廷會藉機株連,畢竟誰的屁股底下都不乾淨。

陳奇瑜拱了拱手開口道:“施大人,在下敢問,既然兩淮鹽使司被拿下,那之後淮鹽如何怎生運營爲好?如此重利誰來掌控?”

施邦曜拱手回禮道:“陳大人在任漕運以來,勤勉職事,用心盡責,聖上既閣老重臣對陳大人皆是讚賞有加!用鹽一事聖上已有定論,即日起裁撤大明鹽都轉運使司,取消鹽引鹽課,朝廷自竈戶收受購鹽;所有用鹽皆由朝廷鹽場定價發售,所有人等皆可提鹽售賣!”

此言一出,本來心思不屬的揚州府諸人皆是大吃一驚,頭腦靈活之人馬上想到的是:鹽商們謀劃的這場民變怕是成了一場笑話。

鹽商們害怕的是有人想直接砸掉他們的金飯碗,而朝廷的最終做法卻算得上仁至義盡,因爲朝廷只是用這種方式從淮鹽中得利,而非全部霸佔,鹽商們以後還會依樣售賣食鹽牟利。

朝廷拿錢購買竈戶產出的鹽,然後加價賣與鹽商,這樣就把從前的鹽引鹽課所產生的利潤全部轉爲透明,不管是以後哪個衙門主管此事,根本無法從中謀得私利。

竈戶們肯定會歡迎這種舉措,往後只要他們產出多少,朝廷都會按定價支付現錢收購,並且省去了自己辛苦運到鹽商收購點的力氣,這就使他們有了充足的幹勁。只要聞聽朝廷此舉,正在趕來的竈戶們肯定是鬨堂大散,誰會和自己的金主作對?

劉祚反應迅速,他起身拱手道:“憲臺大人,陳督撫,下官突地想起尚有緊急公務未曾瞭解,憲臺如無他事,下官這就前去處理!下官告退!”

施邦曜點頭應允後,劉祚匆忙離去。

他得趕緊去知會那羣自以爲是的蠢貨,速速派人遣散尚在路上的竈戶們;不然等竈戶們聚集城內,正好送給人家一個抄家滅門的藉口。

揚州府其他官員也是紛紛起身告辭,他們在鹽商中也有相熟之人,也得趕去知會那些金主。

施邦曜冷眼看着這些官員的行徑,心中既感齒冷又感無奈。

這羣人的心中早無聖上與朝廷,更不用提黎民百姓;其眼中只有一個利字,事事處處以私利爲主,這種官員根本不配坐於高位,回京後定要向聖上如實稟報,希望聖上拿出處置此類官員的法子來。

陳奇瑜笑道:“施大人不必再爲民變一事發愁,此事自有揚州府衙諸人出面料理;只是不知此次施大人奉旨前來江淮,聖上對鹽商有無其他說辭?”

施邦曜正色道:“聖上言道國孥雖匱乏,但應以正道取之;鹽商雖富甲天下,其交賄官員亦屬無奈之舉。行賄之風盛行,其根源在於吏治,只有吏治清明,此風方得根除!此次聖上並無牽連之意,懲處貪墨官吏就是本官此次要務,其餘無涉!”

陳奇瑜點頭口稱皇上聖明,但內心卻是不以爲然。他還是傾向於採用連坐之法,挑幾隻肥羊宰掉,以解朝廷財政窘迫之急,也借勢威懾藐視朝廷之人。

隨後二人閒談幾句,陳奇瑜告辭回了官船歇息,施邦曜則是去了城中最大的德福客棧。錦衣衛將其全部包下,以免欽差大人被外界打擾。

天色將黑之際,施邦曜下榻的德福客棧門前,一乘官轎停了下來,身着便服的揚州知府劉祚走下轎子,整理下衣冠後邁步向客棧中行去,門口值哨的錦衣校尉白日見過劉祚,再加上施邦曜有過交代,遂將他放進院內。

等劉祚帶着一臉的輕鬆從施邦曜處出來時已是亥時,二人談論何事旁人無從知曉,但結果看來還是令劉大人和他背後的鹽商們比較滿意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