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

在朱由檢的關照下,皇明週報第二期刊發的同時,第一期的加印工作也一直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着。

四海商行的商隊擔負起了驛傳的職責。

第一期報紙每加印兩千份,就會隨同商隊一同上路,或是南下,或是往西北方向,這其中尤以南下的數量爲多。

商隊每到一處州縣的驛站,就會將一定數量的報紙留下,當地官府會派人前來取走,然後再安排售賣及宣傳。

二十文一份的定價其實只是報紙的印刷成本,這個成本主要包括紙張和油墨,裡面並不包含書辦吏員及工坊工人的薪資在內。

也就是說,現在的報紙其實是虧損的,不過,這種虧損與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相比較,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朱由檢對於報紙將來能夠扭虧轉盈還是信心十足地。

在報社相關人員數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隨着受衆人數地持續增加,報紙的發行量會提高,成本將會降低不少,再加上希望刊登廣告地商戶不斷增多,廣告收入也將會成爲一種有效地盈利模式。

第一期報紙的印刷數量一改再改,最終定格在了七千份上,這其中京師的份額是三千份,大名其他行省四千份,這樣的成績是朱由檢沒有料到的,可以說是成果非常可喜。

大明崇禎十五年二月,印刷工坊的擴建工程終於完工,當期皇明週報的發行數量達到了一萬五千份,僅在京畿地區便發售出去了五千份,在綜合廠衛上報的信息後,朱由檢決定,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皇明週報每期發行數量就定在這個份額上。

因爲與大明各行省相比,京畿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異常,識字率也是大明最高的。

最近幾年,僅僅是京師便辦起了大大小小三十幾所官辦學堂,加上匠戶子弟學校的就學人數,京師六歲以上孩童入學率與從前相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所有條件合適地孩童,都在官府的命令下強制入學接受教育,孩童所有上學所需費用全部由官府承擔,這些費用包括筆墨紙硯、課本、早飯和午飯。

這筆銀錢加起來並不是個大數目,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之後,朱由檢得到了一個大概的數據:每一名入學孩童每年的花費大約在十兩銀子上下,三十幾所學堂總共有學生五千餘人,每年總計需銀五萬餘兩左右。

加上校舍建設、僱請老師和後勤人員的薪資、學堂課桌椅的添置更新等費用,這三十多所學堂基礎建設共計投入了十五萬兩銀子,後期所需運營費用,每年大概需要十餘萬兩左右。

這筆資金由內帑與太倉分攤,不管是朱由檢還是戶部,都沒把這點小錢放在眼裡。

成立官辦學堂之事並沒有在朝堂中引發太大的反對聲。

因爲有聖人“有教無類”的名言在先,儘管衆多利益集團並不情願看到那些草民家的後代也能讀書識字,將來很可能會跟他們搶奪官位和話語權,但若是公開反對此舉,那就擺明了是違背聖人之言,所以不管內心如何做想,朱由檢的聖旨還是被貫徹了下去。

本着“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學堂的早飯和午飯標準,都是按照朱由檢制訂的標準來配備的。

每個孩童兩頓飯各有煮雞蛋一枚,早飯是饅頭和鹹菜、稀飯,午飯則是兩素一葷,雞蛋是另外的。

所有飯食都是敞開供應,孩子們能吃多少吃多少,絕對不允許有人嫌棄孩子們吃的多。

便裝廠衛會在某個陰暗角落裡窺探,但凡發現有苛虐和嫌棄現象的,他們會馬上把犯事之人帶走談話,如果再犯,那結局就是被以違揹人倫的罪名發到皇莊種田去。

朱由檢希望孩童們是在一種陽光暢快的環境下成長,不願讓他們過早的接觸到人世間的陰暗面,他絕對無法容忍對孩童欺凌行爲的發生。

在這個剛剛過上溫飽日子的年代,正處在長身體階段的孩童們是非常能吃的,而有些心理陰暗的人看到能吃的孩子就會很厭煩,雖然吃的並不是他們家的,但這種人就是不喜歡看到這樣的場面。

遵從朱由檢旨意的廠衛們心裡雖然對皇帝的這番小心思不以爲然,但仍舊是盡職盡責的投入到了暗中探訪的職責中去。

出乎廠衛們意料的是,那些僱工幫廚裡,還真是有這樣的人存在。

廠衛們先後在各所學堂裡拿獲了五六名犯事人員,這幾個人都是動輒呵斥那些飯量大的孩童,有的甚至動手毆打,在廠衛們分別找他們談話後,這些犯事人員只是消停一段時間,隨後便故態復萌,重複着之前的惡劣行徑。

覺得自己被藐視了的廠衛哪裡忍得下這口氣,這些被再次拿獲的品性惡劣的人員,被廠衛們輪番上陣,動用刑具對他們進行了“親切問候”,傷害沒好利索便被解到皇莊。

這幾人將在皇莊裡勞動改造三年,平日裡最髒最累的活兒就是他們的了,吃的是攙着沙子的糙米飯,睡的是柴房草棚,只要稍微偷懶,都會被那些管皇莊的小太監用鞭子招呼。

廠衛和太監都是皇帝的家僕,這種關係讓他們有着天然的親切感,所以廠衛們將人解來時都特意囑咐過,要“好生”招待這些心思惡毒之人。

有感於後世時很多大山裡的孩子每天要來回幾十裡地走讀,求學的過程異常艱辛,所以朱由檢決定,這三十多所學堂採取的都是就近讀書的形式開建,每所學堂招收的都是附近方圓五里之內的適齡孩童,這樣既省去了上下學的時間,也保證了孩童們的人身安全。

僅僅是上學和吃飯免費還是不夠地。

朱由檢已經下旨,皇莊被服廠的裁縫們已經開始給每個孩童量身,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孩童們每年都會得到春裝和冬裝各一套、單靴和棉靴個一雙、足衣(襪子)兩雙。

這些花費都由內帑出,等到條件成熟後,全大明各地的中低級學堂開辦起來後,這些費用將由朝廷負擔。

上述規定將會被添進祖訓裡,任何違背這條的皇帝臣子都會被視爲不孝。

在以孝道治國的中華大地上,不孝是最大的罪名,意味着你將會失去一切,包括你的皇位和官職。

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
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