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

“據數路探馬回稟,明國存放糧草輜重之地業已探明,且明軍防守兵力也是不多,這可真是天賜我大清的良機啊!現下咱們就議一議,由誰領軍、派多少兵馬前去拿下此地,不管誰去,都要全力拿下!只要得了明軍的糧草輜重,那這回咱們大清大事可成啊!”

主位上的濟爾哈朗滿面紅光地目視帳內衆人開口笑道。

設在松山城西北十餘里外的清軍大營內,一衆親王貝勒貝子以及蒙八旗的王爺、孔友德等人齊聚中軍大帳內,商討下一步地作戰方略。

“明軍如此重要之地豈能輕易讓探馬探查的到?我總覺着這事兒沒那麼簡單!前番兩白旗由一名白甲兵領着十人哨探明軍糧道,半途之中居然爲明軍截殺!十人僅有一人逃回,那名白甲兵也是命喪當場!這就是說,明軍於糧道防備甚嚴,這絕非祖大壽手下能幹出來的!現其他數路探馬俱是毫不費力便能偵知此等要地,其中莫不是有何圈套不成?”

濟爾哈朗的話音剛一落,多爾袞便率先提出了質疑。

在與崔命運所部發生遭遇戰時逃回來的一名清軍,將所遇到的情形講述了一遍,這讓本來視明軍如無物的多爾袞心中警惕起來。

從這一隻小股明軍的蹤跡及配備的兵器上看,顯然又是明國新軍所屬,這說明在鬆錦以南的堡城中,駐紮的都是明國的精銳新軍。

遼西的傳統明軍絕不會在後方就派遣夜不收進行例行巡邏,並且他們也根本沒有那種一觸即發、威力巨大的短銃。

既然鬆錦以南住有不明數量的明廷新軍,那爲何濟爾哈朗從東面派遣的探馬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呢?

這裡面似乎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多爾袞的話在帳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鳴。

對於這些打老了仗的八旗高級將領來講,任何可疑之處都要經過詳細的探查,在證實無害後才能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明軍確實不能打,但這隻明軍已經被鎖進了錦州城內。

現在他們面對的明軍已經和從前大爲不同,對戰時絕不能疏忽大意,否則後果難料。 www▪тт kán▪C〇

“老十四說的不差!若說對上祖大壽那夥人,除了遼西馬隊之外,就算他給咱挖個坑咱也照樣殺得他屁滾尿流!可現在明國弄出這夥新軍來,那就大不一樣了!倒不是說咱們打不過他們,而是打敗了他們,咱們也會損失不小。咱們八旗子弟無敵與天下,這是不假,可自家員數着實太少,死一個都肉疼的緊。我看吶,還得想法子探明瞭再說!”

阿濟格依舊是果斷的站在了自家兄弟這邊。

拋開其他上不得檯面的想法來講,在沒把未知的危險排除之前,多爾袞的謹慎還是很有必要的。

隨着阿濟格的話語講完,兩白旗的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也紛紛站出來表達了對自家主子的支持,其他各旗的將領雖然沒有表態,但神情上自是能看得出,大多數人還是偏向於支持多爾袞和阿濟格的看法。

“成親王,此事你如何看待?雖說睿親王與十二貝勒所言似是有些道理,但我大清威壓關外明軍十餘年,總不該爲了此等小事而怯陣吧?”

作爲一軍主帥的濟爾哈朗面對多爾袞等人的質疑,心下多少有些羞惱的成分,一氣之下,他繞過多爾袞,直接把問題扔給了嶽託。

“我覺着睿親王、十二貝勒之言甚是有理,但不管如何,既是已經探查到我大清所需之物,那就絕無不取之理!漢人不是有句話嗎:天賜不取、必受其咎!明國一向有文臣帶兵之例,此番說不定就是其主帥故弄玄虛之舉,說不定是心虛之下才用此策。到底如何行事,還是鄭親王拿主意好了!”

嶽託說了半天,聽上去兩面都不得罪,但實際上還是偏向了濟爾哈朗這邊。

作爲對皇太極最爲忠心的兩名親王,濟爾哈朗和嶽託也成爲了皇太極制衡兩白旗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親王這話講得好!既是已經探查到了我大清急需之物,那無論如何也要拿過來!只是現下明軍看來已有防備之意,那咱們便商量一下,改用何種手段予以應對!我覺着,舉重兵突進最是省力,管他如何防範,那些糧草物資堆積如山,就算明人想搬走也來不及!”

濟爾哈朗衝着嶽託點頭之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從整個建州高層、包括皇太極來講,他們並不懂什麼孫子兵法之類的東西,不管是與明軍交手還是橫掃蒙古部落,採用的都是這種簡單直接的辦法,用八旗強橫的武力來平推對手。

慣於採用這種方式的八旗上下,對於漢人那些古已有之的各種兵法更是嗤之以鼻。

在他們看來,就算你智謀百出,但最終還是要用刀槍來對決,只要戰陣上輸了,其他都是瞎扯。

“硬打倒也可行,但是後路糧道可得照看好。這回鬆錦周邊的莊子都跑沒人了,糧食一粒也沒留下,全得指望咱們自家帶來的糧食。這大軍要是前出近兩百里地,有鬆錦和諸多堡城的明軍在,若是被人斷了後路可是件麻煩事!”

嶽託有些不放心的開口道。

從探知清軍開始向義州集結之時起,洪承疇便以督師的名義發佈命令,讓鬆錦以南、寧遠以北的百姓軍戶依次開始撤到寧遠南面,除了地裡尚在返青的莊稼以外,所有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給建奴留下任何可以使用的物品。

這種堅壁清野的方法讓想要四處打糧的建奴空手而歸。

“成親王說的沒錯,咱們十萬大軍雖說在這世上無人可敵,但小心點也不是壞事。依我之見,咱們將大軍分爲三路:一路前去攻取明軍輜重,另一路於中途紮營,隨時來回接應,第三路就在現下之處監視鬆錦明軍。如此一來,明軍就算是有啥計謀也派不上何等用場,鄭親王覺着如何?”

“睿親王之策大體無有錯漏,但我覺着前隊最好是多派兵馬,然後分作兩處,一隊攻取明軍輜重大營,另一隊佈防在南面,截殺明軍由寧遠派出的援軍,以防攻打輜重之軍兩面受敵!”

嶽託思忖一會後,對多爾袞提出的計劃做出了相應的補充。

“那兵力分派該當如何?三隊人馬分別由誰親率?”

一旁的阿濟格插言道。

“前隊由成親王率滿蒙兩紅旗、兩藍旗及漢軍旗爲前隊,睿親王率兩白旗居中策應,本王率剩餘人馬監視鬆錦!就這麼定了!明日辰時派出探馬先行,大軍隨後出發!”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