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到大明

大明崇禎8年6月的京城,天氣異常悶熱,從開春到現在幾個月了,滴雨未下,路邊的樹木很多已經卷了葉子。太陽明晃晃的刺的人睜不開眼,街道上行人稀少,大戶人家門前的狗懶洋洋的趴着,伸着長長的舌頭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氣。

紫禁城武英殿裡,崇禎皇帝陰着臉坐在龍椅上,面前的御案上堆着幾十份各地的奏摺,但他一封也沒看過。太監王承恩側立在旁,微弓着腰,眼睛盯着腳下的地面,大氣不敢出。

崇禎眼睛聚焦在殿外的一個角落,目光呆滯,神遊物外不知在想什麼。

王承恩心裡暗暗叫苦,自從前幾天風寒發熱昏睡兩天病好了以後,皇爺就以流賊焚燬鳳陽皇陵以及流賊日益勢大之事爲由避居武英殿,減膳撤樂,青衣從事;這位爺這幾天一直就這樣,靜靜的坐着發呆,一句話不說,臉色很難看,誰也不理。

他不知道的是,此崇禎已非彼崇禎了,驅殼還是那副驅殼,靈魂卻已經是一位來自幾百年後的年輕大學生的靈魂。

朱振卿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個21世紀一流大學的歷史系考古專業研究生,因爲在一個古墓裡的一次偶然觸碰,竟然會穿越到幾百年前大明的末代皇帝朱由檢身上,雖然從心裡無法也不願接受這個現實,但已經回不去了,幸運的是前世自己是個孤兒,大學裡也沒談過女朋友,算是孤家寡人,無牽無掛,傷感過後倒也想得開。

他作爲一個考古專業的大學生,日常所學離不開歷史,並且對明末的歷史也有比較深的瞭解和研究,從這幾天的旁敲側擊以及各方面的觀察,他知道現在是崇禎八年,離自己在煤山上自掛東南枝還有不到10年的時間。

前世網上對於崇禎帝的評價譭譽參半,有說他剛愎自用,用人多疑,才具平庸的,有說他勤勉奮發,但所用非人,是個悲劇皇帝的,而對於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更是衆說紛紜。

朱振卿比較認同的有幾點:第一,財政崩潰,沒錢給士兵發餉;第二,天災不斷,更趕上了小冰河時期,北方持續多年大旱,導致因爲吃不上飯而造反的人越來越多;第三,文臣集團只顧私利,枉顧國事;第四,崇禎後期政府對於武將的掌控幾乎失控,大多數將領擁兵自重,不聽號令,導致很多本不該輸的戰役失利。

原因自己都清楚,但具體要解決這些問題太難了,幾乎不可能完成。自己穿越過來,最後再眼睜睜看着大明亡於自己之手,那可真是千古之恥啊。

沒辦法,一步步來吧,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清楚歷史的走向,也大體明白哪些人該用哪些不該用。現在首要問題是要有一隻可以完全掌控的強勢武裝,以及對於信息情報的迅速瞭解與傳達。

想到這裡,朱振卿慢慢收回心神,轉頭看了一眼王承恩,對於這個今生唯一一個陪自己殉死的太監,心裡不感動是不可能的。既然自己穿越了,那就絕不可能讓悲劇重演,眼前這位低眉順眼的中年人,自己會讓他得一個善終,得一個榮華富貴。

他開口喚道:”王承恩”

“奴婢在,皇爺有何吩咐?”王承恩趕緊小碎步挪到朱振卿面前,低頭弓腰答道。

“叫人傳錦衣衛堂上官覲見”

“奴婢這就叫人去傳“王承恩回罷,弓着腰倒退着到殿門口,然後迅速轉身出了大殿,喊過一個小黃門,吩咐了幾句後,又回到了崇禎眼前,回道:皇爺還有什麼吩咐?

朱振卿頓了頓,開口道:“王承恩,你跟着朕幾年了?”

“回皇爺的話,奴婢12歲進宮,至今有23年,打皇爺被賜封信王后就一直跟着皇爺,算來14年了。”

朱振卿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你家裡現在還有什麼親人嗎?

“回皇爺的話,奴婢家裡現在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姐姐,都在老家操持田地。“

朱振卿愣了愣,問道:”操持田地?朕可是知道,像曹化淳、王德化、高起潛、王之心他們的親屬子弟可都是恩蔭錦衣衛指揮僉事,千戶,最不濟還是百戶。你在宮中也是老人了,難道跟着朕沒地位?”

雖然朱振卿最後的那句話是開玩笑的口吻說出來的,可王承恩嚇壞了,噗通就跪了下來:“奴婢是前生修來的福氣才能今生伺候皇爺您,宮裡人人都羨慕奴婢在皇爺的身邊服侍,皇爺您是不是嫌棄老奴要趕老奴走啊!”

朱振卿不耐煩道:”你個老貨,朕就是隨口一說,逗個樂子,你瞎琢磨甚?滾起來回話!”

王承恩戰戰兢兢地爬了起來,腰彎的更低了。朱振卿繼續用不耐煩的口氣道:”你個老貨,還沒回答剛纔朕的問題呢!”

”回皇爺的話,老奴用這麼多年積攢的體己銀子,在老家給他們置辦了幾十畝田產。他們都是慣了土裡刨食的,也不願跟到京城裡來,說是一天不去地裡忙活心裡就不踏實,老奴也就隨了他們的念想。“

”倒是安分守己的老實人。可也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你既然跟着朕,是朕的身邊人,要是家裡子弟沒沾到光,不知道的倒是以爲朕待你太刻薄。”

“”回皇爺的話,老奴不知道幾輩子修來的福氣,這輩子才能天天伺候皇爺您,奴婢的這輩子的念想就是好好服侍皇爺,可以爲皇爺做任何事!至於其他的,老奴並未多想!”

“爲朕做任何事?也包括爲朕去死嗎?”朱振卿又用開玩笑的口氣說道。

王承恩又跪了下來,毫不猶豫大聲答道:“皇爺就是奴婢的天,老奴不會說大道理,但爲皇爺效死是老奴的本分!”

朱振卿心裡微微感動,他看着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中年太監,心裡道:在那段歷史中,朕的確是你的天,你也卻是做到了爲朕去死。

“起來吧,朕信你!”

王承恩突然大聲抽噎起來。他擡起頭看着朱振卿,眼淚滾滾而下:“皇爺,有您對老奴說的這三個字,老奴這輩子值了!”

朱振卿眼眶也有點溼潤。這輩子有這麼一個忠心耿耿的奴僕,他也覺得值了。雖然是個閹人,被絕大多數人心裡所鄙視,但最後他用他的行動告訴世人,閹人不缺忠義和氣節,比某些讀聖賢書,滿口仁義道德的所謂文人強之萬倍。

”起來吧,你這老貨,憑白的賺朕的眼淚是吧?這樣吧,過幾天你打發人回老家,從你的內侄和外侄裡,挑一個聰明伶俐肯吃苦不油滑的來京。朕給錦衣衛指揮使說一聲,做個試百戶,找一個可靠的人帶帶他,以後的造化看他自己的。記住,這是朕給你的恩典,不許推辭,來京後你也要好好叮囑他,不要給朕和你丟臉。”

王承恩放聲大哭,鼻涕眼淚糊了滿臉,咚咚的磕頭:”老奴謝皇爺的恩典,老奴代家人謝皇爺的恩典,皇爺放心,絕不會給皇爺丟臉!‘’王承恩心裡清楚,雖然皇上前面說的那幾個內廷大襠的子弟恩蔭官職不小,但都是掛名,而不會去錦衣衛擔當實職。這次皇爺給的卻是實職百戶,等於是一步登天了,將來如果辦差辦的好,前途一片光明。

正在這時,去傳旨的小黃門來到殿門外,低頭大聲稟報:”回聖上,錦衣衛堂上官請求覲見!”

王承恩趕緊起身,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痕跡,朱振卿吩咐道‘’宣!“

“聖上有旨,宣錦衣衛堂上官覲見!”小黃門尖利的聲音大聲喊道,隨着一聲聲的通傳,不一會功夫,幾個身穿大紅色直身便服,腰掛鸞帶,頭戴烏紗的中年人來到大殿,從門口魚貫而入。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十八章 容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十八章 容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