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

四海票號改名爲四海銀行後,按照朱由檢的指示,已經開展起銀行最基本的金融業務------攬儲放貸,經過錦衣衛數年持續性無差別打擊,私人發放高利貸的行爲已成爲歷史,四海銀行壟斷了大江南北的貸款業務,並從中獲取了鉅額利潤。

在各種宣傳活動的引導下,民間對將錢存進銀行,對方還支付利息一事,從懷疑到接受,整個過程足足花費了一年多時間。

嚐到了甜頭之後,四海銀行銀幣存儲量出現井噴的現象,許多地方的分櫃前,來存錢的人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尤其是家中有些積蓄並且收入穩定的中產之家,因爲缺少投資理念和渠道,眼瞅着大把的銀錢放在家中,是既開心又擔心。

開心的是從未想到居然能過上這種好日子,擔心的是,這多錢放家裡萬一遭賊怎麼辦?

現在既然有這麼個幫着保管銀幣,並且還給利息的地方,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於是乎,在經過無數人的各種試探後,四海銀行終於被百姓們所認可和接受。

四海銀行的存儲利息與後世的制度基本一致,但額度要更多一些,最高定期五年的利息達到了百分之六,這個期限的品種現在也是最熱門的,也是最受那些豪門大戶歡迎的。

一萬銀幣五年定期,每年就有六百銀幣,那些中產家庭存二百銀幣,每年就有十二銀幣的收入,這十二銀幣相當於家裡每月多了一個一兩銀幣月薪之人,這種美事上哪找去?

四海銀行放貸採取的是等額本息還款,年利率在百分之九到十二之間,這中間的利潤累積起來是十分驚人的,後世的銀行都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那還是在貸款利率不高、同行業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大明,四海銀行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聚寶盆。

存貸款高利率是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都要施行的政策之一,等到經濟高速發展一段時期後,存貸款的利率就會相應的做出下調,以便維持物價的平穩。

有關加大貨幣流通數量、促進和提高經濟內循環的這套說法,朱由檢在內閣會議上特意提起並展開論述過,當時獲准列席會議的朱舜水和吳偉業對此印象極深,回去後專門就此安排了一次專題採訪調查,以印證皇帝提出的論斷,而事實證明,皇帝的言論是非常符合實際的,報社相關知情者對此敬服不已,朱舜水隨後吩咐將這次調查結果與皇帝論述予以刊發。

就在朱舜水等人商討如何修改並定稿的時候,乾清宮昭仁殿裡,朱由檢正在與奉詔進宮的幾位閣臣商議有關日本國的相關事宜。

南海艦隊提督鄭芝豹與福建巡撫聯名奏報與昨日剛剛送達京城,奏報聲稱,日本國局勢發生重大轉變,以松潘氏爲首的九州島倒幕聯軍連吃敗仗下頹勢已現,若是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朝廷制訂的驅虎吞狼戰略將面臨着失敗的危險,還請聖上及內閣儘快拿出相應策略加以應對。

據鄭家留在長崎島聯絡人得到的情報看,日本局勢之所以突然發生轉變,起因是聯軍發生了內訌。

一年來,在接受了大明朝廷持續軍械援助的情形下,九州島各大名組成的聯軍,在與德川幕府軍隊的數次交鋒中都是大獲全勝,幾戰過後,消滅幕府軍多達四千餘人,俘獲三千餘,形勢最好的時候,聯軍甚至佔據了九州島全境,並徹底掌控住九州與本州之間的關門海峽。

參與倒幕的各個大名都是意氣風發,聯軍首領松潘次郎藉機以武力向九州島其他未參與倒幕的外樣大名索要錢糧丁口,甚至連實力最強大的島津家也沒放過,並準備在休整一段時間後,借用鄭家船隻渡過狹窄的關門海峽,率大軍登陸本州直驅德川幕府老巢,將德川幕府徹底推翻。

然而這一切都在崇禎二十三年正月徹底改變。

德川家光在幕府軍屢遭敗績,形勢越來越嚴峻之際,竟然不擇手段,派遣數十名死士暗中渡過關門海峽進抵九州島,趁聯軍連勝之後疏於防範時,於登陸十幾日後的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對松潘次郎下榻的臨時宅邸展開突襲,雖然這些死士最後全被被殲滅,但聯軍首領松潘次郎卻歿於這次刺殺中。

這場意外讓參與倒幕的大名們膽寒不已,隨後便各自加強了防範措施,生怕自己會成爲下一個松潘次郎,這時還有人提出了與德川幕府舉行談判,將九州島變成割據之地的想法,而且提出這一建議的,正是平戶藩繼任大名、松潘次郎的長子松潘家木。

池田氏大名池田輝政與松潘次郎年齡相仿,拋開兩家世交的關係不說,二人的私交也是極好,因着兩家藩屬地相隔不遠的緣故,兩人經常來回走動,眼見得多年老友落了個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慘下場,池田輝政在悲痛之餘也是極爲憤怒,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推翻德川幕府,用德川家光的人頭來祭奠老友。

田川昱皇、前也貴弘等幾位平戶藩家臣也對松潘家木的提議表達了強烈不滿之意,甚至對這位繼任大名的能力和用意表示了嚴重質疑。

平戶藩幾位掌握實權的家臣都是跟隨松潘次郎多年的老人,現在老主公罹難,新主公接掌大權後第一件事不是想方設法報此不共戴天之仇,反倒是想着怎樣與仇人媾和,然後謀求九州島國主的地位,這種人怎麼配得上平戶藩大名之位呢?

加之年過三旬的松潘家木長久以來留給平戶藩衆人的印象都是貪財好色、無能昏庸,所以田川昱皇與前也貴弘等人在極度反感之下,便密謀以松潘次郎的幼子、剛剛年滿十六歲的松潘吉竹替代松潘家木的大名位置,但這個消息卻被另一名與會的家臣米倉帶人秘密透漏給了松潘家木。

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章 證據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
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章 證據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