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

就在鄭芝鳳奉旨南下,與葡萄人進行國事商談並順道回泉州省親後沒多久,在秋末冬初的陣陣寒意中,朱由檢在閣臣孫傳庭、盧象升、陳奇瑜、楊嗣昌,以及兵部堂官、五軍都督府各都督的陪同下,駕臨了天津衛碼頭。

這是穿越過來後,朱由檢第一次離開京師,爲此他特意下旨:出行一切從簡,沿途不設行宮,地方官員無須至界區迎送。

儘管朱由檢不願意興師動衆,但他畢竟身爲萬乘之尊,在講究禮儀的大明,很多事是有一定之規的。

在接獲皇帝準備出行的旨意後,內閣及禮部、兵部、錦衣衛、勇衛營等相關有司便提前開始了準備工作,雖說從簡,但還是足足準備了七天的時間,直到一切安排妥當後,朱由檢乘坐着御用超大型豪華四輪馬車從正陽門出宮而去。

大明皇帝出宮的儀仗是極其華麗壯觀的,如果按照此前的規矩,兵部車駕司準備的鹵簿就十分的繁雜,隨員護從更需動用近兩千人,這還不算內外圍的護衛以及隨駕臣子的數量。

鹵簿在漢代已經出現,蔡邕《獨斷》中記述:“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漢應劭《漢官儀》解釋:“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滷,兵衛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謂之簿,故曰鹵簿。”

鹵簿的“滷”在古代是“櫓”的通假字,意思是“大盾”。鹵簿的“簿”就是冊簿的意思,就是把“車駕次第”和保衛人員即裝備的規模、數量、等級形成文字的典籍。

鹵簿的意義和作用有五個:一是保障帝王及隨員的安全,二是顯示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三是規範禮儀的等級,四是顯示國家的綜合實力,五是顯示對自然神和祖先的虔誠。

鹵簿旗幡儀仗是烘托氣氛、渲染環境的重要手段,可說是五彩繽紛,絢爛至極,包括華蓋、扇、幢、幡、纛、旗、旌、黃麾、金鉞、星、臥瓜、立瓜、吾仗、御仗等等在內,能讓所見者無不爲之目眩神迷。

不過說實話,這一整套流程下來可是花費不小,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記載,但朱由檢大體估算一下,少說也要十幾二十萬兩的樣子,語氣花在排場面子上,不如用這些銀錢救助更多的窮困之家來的實際。

不管是前世真正的崇禎帝,還是現在的朱由檢來說,都是不喜奢侈的性子,所以,他傳下口諭,兵部車駕司準備鹵簿從簡,錦衣衛出一千人負責內衛,勇衛營三千人負責外圍安保即可。

就這種狀況下,這次出行也得花費不少,這讓本來想悄沒聲地出去一趟的朱由檢也是感到無奈。

因爲內閣諸臣對於他這種便裝出行的習慣表示了堅決反對。

以大明現在日漸強盛的國力,皇帝巡視地方必須要有一定的儀式感,從簡是從簡,但該準備的必須準備,至於黃土墊道、清水灑街之類的倒是無關緊要。

隨着水泥產量的提升,京師到天津衛的官道已經全部改爲水泥鋪設,寬敞平整的路況,乘坐感是非常舒適的,三百多裡的路程,四輪馬車跑的也是輕鬆愜意,加之沿途都已清道,所以朱由檢一行在三天之後便抵達了天津衛,第四天,朱由檢等人來到了天津衛碼頭。

朱由檢這次是爲大明北海艦隊新建成的主力戰艦而來的。

在荷蘭方面的大力協助下,經過金州船廠一千餘名工匠學徒三年多的緊張施工,大明北海艦隊有三艘主力戰艦建成並下水,隨後北海艦隊提督劉國能上稟兵部,經過朱由檢同意後,劉國能親率北海艦隊主力戰艦進抵天津衛碼頭,接受朱由檢及朝臣的檢閱。

經過戒嚴和清理後,原先繁忙的天津衛碼頭各種商船全都在外海停泊等候,寬大無比的碼頭邊,三艘鉅艦依次停靠在主碼頭邊,粗大的纜繩系在碼頭的鑄鐵樁上,船身隨着海水的波浪輕微起伏着。

“北海艦隊提督劉國能參見聖上!

啓稟聖上,臣奉命率北海艦隊來到天津衛,現均已靠泊,還請聖上登艦巡視!”

一身黑甲的劉國能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過頂低頭大聲稟道,艦隊所有將官士卒盡皆列隊船舷一側,面向碼頭上的朱由檢等人行注目禮。

“免禮起身!諸卿陪朕登艦一觀!”

朱由檢神情莊重的吩咐一聲,劉國能拱手起身,然後側身退到一旁,朱由檢舉步踏上了兩側有護欄的船板,開始向巍峨高大的戰艦登攀,孫傳庭等人依次落後一步跟了上去。

朱由檢登上的就是北海艦隊的旗艦,也是一艘融合了這個時代各種先進技術裝備的一級戰列艦,總造價達到了三十五萬兩銀子。

這艘戰艦爲雙層甲板,下層甲板長度達到了近十六丈,約等於後世近五十米長,寬度爲四丈左右,約合十二米,最大吃水深度爲一丈五左右,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四千料左右,也就是一千兩百噸。

此艦的武備系統包括十二門三十六磅(一磅約合一斤)火炮,佈置於下層甲板後部、十六門二十四磅火炮,佈置於下層甲板中前部、1十四門十八磅火炮,佈置於上層甲板中後部、十二門十二磅火炮佈置於上層甲板前部、二十六門六磅火炮佈置於艏艉樓露天甲板的炮座上。

此艦的上下兩層甲板採用連貫式炮甲板設計,露天甲板雖然擁有較長的艏艉樓,但並不連貫在一起,所以戰艦仍看上去像是三層,其實仍舊是屬於兩層甲板戰艦。

值得一提的是下層甲板的十二門三十六磅的重型火炮,這一磅數也幾乎是這個時代火炮彈丸的上限,將作局的工匠足足耗費了半年時間,纔將這十二門巨炮鑄造成功。

朱由檢等人一邊沿着甲板及上下層到處參觀,一邊聽着工部將作局相關官員介紹着有關該艦的詳細資料,各人心頭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據將作局官員稱,幫着設計和建造的荷蘭造船專家,在這艘鉅艦建成下水之後,不由自主地感嘆:也就是大明帝國纔有實力建造這樣的戰艦,三十五萬兩銀子的造價,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幾個國家財政能負擔的起的。

據那些荷蘭人講,這艘戰艦是世界上火力最兇猛的艦船,無論是荷蘭還是英國、西班牙等幾個海軍強國,都沒有任何一艘戰艦能與之抗衡,只要有幾艘噸位小一些的艦船輔助和護衛,只要船員熟悉了各種操作,大明北海艦隊的實力足可以橫行與各大洋之上。

荷蘭人之所以心甘情願掏出技術家底,來幫助大明打造這種最先進的戰艦,唯一的原因就是想獲得大明的援助。

因爲英國政府便開始出臺各種法令,限制和打擊荷蘭商船在全球的貿易行爲,兩國之間已經爭吵了幾年,根據現在的形勢判斷,英荷之間的戰爭已經是不可避免。

由於荷蘭遍佈各大洋的商船搶走了英法西等國的很多生意,所以荷蘭在歐洲沒有盟友支持,一旦與強大的英國海軍開戰,勝負難以預料,要是有一個強大的盟友支持,勝利地天平會明顯的向荷蘭傾斜。

在親自給這三艘戰艦命名之後,朱由檢一行返回崑崙京師。

“崑崙號”、“補天號”、“裂天號”離開碼頭,南下後再轉向馬尼拉挺進。

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十章 追擊2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
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十章 追擊2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