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

鄭芝鳳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後站起身來,彎腰雙手接過卷瓦狀的鐵券,看着上面嵌着的數行金字,心中自是一片火熱:鄭家終於被朝廷所認可,一年多來的付出終是得到了超額的回報;現今天子確實值得鄭家投身,不單是時常給鄭家兄弟升官,這次出手更是讓世人羨慕的大手筆。

王承恩笑道:“鄭將軍不請咱家進去喝杯茶嗎?”

雖是奉命將丹書鐵券交到鄭芝鳳手中,然後司禮監遣員隨同鄭芝鳳乘船前往福建宣旨,但王承恩認爲還得敲打敲打鄭家才行,恩威並施之下,這些朝臣官將才會對皇爺更加敬畏。

“哎呀,卑下實在是高興壞了,竟忘了請督公入內歇息!恕罪恕罪!快快有請!”

鄭芝鳳捧着鐵券彎腰笑道。

他可是知道眼前這位中年太監的的權勢多大。不僅是皇帝最爲信任之人,並且還手握東廠大權,說句不好聽的,那可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權勢直逼兇名在外的已故九千歲。

但他也知道這位督公既不跋扈,也未曾有一絲招攬文臣於麾下的舉動,只是對皇帝一家忠誠無比,除了東廠公事,從未有斂財的名聲傳出。這也是令鄭芝鳳十分欽佩的一點,鄭芝鳳相信,換做其他任何人坐在這個位置,跋扈只是尋常,藉機濫權謀私更是家常便飯。

王承恩昂首步入鄭府客廳後,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位之上。去福建宣旨的司禮監隨堂太監李玉書進門後立到了王承恩身後,鄭芝鳳陪坐於下手。

其餘的小黃門則被鄭府管家熱情的招呼到偏廳歇息,然後管家自會奉上厚禮。

王承恩頭也不回,淡淡的開口道:“你也坐吧,這又不是在宮裡!”

李玉書來到王承恩身前彎腰施禮後,才小心翼翼的坐倒了鄭芝鳳對面。

不待鄭芝鳳吩咐,幾名美婢端着熱茶糕點飄然進屋,放在幾人身旁的小几上後無聲無息的出了客廳。

王承恩伸手捻起一塊兩頭尖尖、狀如裹腳的點心輕嘗一口:“這點心味道不壞,宮中的小爺、公主平日也見不到這般精緻的點心,稍後給咱家拿上幾盒,咱家拿回去孝敬一下宮裡的貴人!玉書,你也嚐嚐!”

鄭芝鳳滿臉堆笑,討好的道:“稟督公!此物叫牛舌酥,是卑下府中管事行商至山東,從青州府帶回來的!卑下品嚐之後亦覺極好,故而命府中下人仿照製出!稍後卑下會將製作此物的廚娘送入宮中,以後讓她在宮裡效力便可!”

王承恩放下點心,端起熱茶輕啜一口:“廚娘就罷了,人家在京城裡還有家人,一旦入宮可就無法正常出入嘍,咱家不做這種缺德之事!只是覺着宮裡的貴人們日子過得過於節省,這纔有感而發呀!”

鄭芝鳳剛要表態,王承恩擺手止住:“咱家並非來敲你家竹槓,你不要多想,咱家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你回到福建後講給靖海伯聽!”

鄭芝鳳趕緊起身施禮:“還請督公教誨,我鄭氏一門自當遵從!”

他知道這位主所謂的囑咐代表的是誰。

王承恩擡手讓他坐下後開口道:“咱家問你,你在京師時日不斷,也算交遊廣闊之人,你可知何等樣人才會封爵?”

鄭芝鳳雖然來京日久,但結交的多是中下層官員,真正的重臣根本瞧不起海寇出身的鄭家。鄭芝鳳拿着銀子上門人家也不見他,所以他對很多朝廷規矩知曉並不多。

見鄭芝鳳茫然搖頭,王承恩雖是心下鄙夷,還是耐心的講給他聽:“國初時太祖爺定下的規矩: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現下京師內的侯伯,哪一個不是祖上在戰陣上一刀一槍拼來的?自嘉靖爺起,你聽說過有哪家文臣武將封爵之說?除了遼東李家因平滅遼東有大功封伯,其餘一個也無!這回你該知曉你鄭家此次封爵之榮了吧?流賊猖獗十餘年,文臣武將浴血奮戰下才將將平定,如此大功,你見有無封爵之人?”

鄭芝鳳這才真正知道皇帝此次對鄭家確實是超等對待了,他急忙起身,面朝皇宮方向跪倒,重重磕頭行禮。

王承恩等他行完大禮起身後擺手讓他坐下:“皇爺此次開恩封爵鄭家,此後你鄭家便是與國同休的勳貴之家,只要大明在,鄭家便可永享榮華富貴!”

鄭芝鳳又待起身行禮,王承恩不耐道:“你聽咱家講完!”

“卑下恭聽督公教誨!”

“鄭氏雖出身海商,但自鄭芝龍一下尚存忠義之心,對皇爺還算恭謹!鄭氏於海上獲利雖豐,可終究是無根之浮萍;咱家知悉鄭氏之打算,多年來銀錢已是撈夠,這纔想着葉落歸根,於陸地上尋着落腳之地後安享富貴;咱家是想告知你等:既是受了皇爺之爵位,從今往後就須得跟皇爺一心,勿要行那陽奉陰違之事,否則必有不忍言之事!甜水井衚衕那姓李的小娃剛過了週歲吧?”

說到最後幾句時,王承恩的聲音變得陰狠起來。

鄭芝鳳的心臟陡然大跳幾下,二月天裡卻是渾身汗出如漿。

甜水井一處宅院住着他包養的一個年方十六歲的別宅婦,去歲剛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兒子,鄭芝鳳將之視若珍寶,雖然他在福建也有妻兒,但對此子卻尤爲疼愛。爲了防有心人探知,他託順天府的戶房書辦給兒子落戶時寫的是李姓。

他知道京師人多眼雜,包養置辦宅院都沒用鄭府之人,而是通過京師內的下九流一手操辦的,本以爲不會有人知曉,沒想到早被東廠查的一清二楚。

他突然覺得眼前的王承恩平庸的面孔如同鬼怪一般可怕,心念電轉之間,他已經想到將王承恩等人全部殺死,然後立刻帶着兒子坐船逃回福建,然後鼓動大哥反出明廷。但如果那樣,鄭家一年多的心血就白費了;況且他知道大哥的心思,多年來鄭家積攢了千萬貫的家財,大哥已經失去了雄心鬥志,只想安享榮華富貴;自己若是做下如此大案,回到福建有何結局很難猜測。

鄭芝鳳慢慢起身,聲音變得乾澀嘶啞:“還請督公寬心,鄭家上下對聖上絕無二心!聖上但有任何差遣,鄭氏一門定會捨命去做!若有異心,定教我鄭氏上下不得善終!”

眼見逼得人家發了毒誓,王承恩也是心滿意足,這回算是把鄭家徹底綁在了皇爺身上了。

“咱家聽聞你喜文事厭武事,且極愛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究竟有無這等事?等你從福建迴轉,甜水井那家還是接到府上來吧,咱家侄兒王世勤收那小娃做個義子,該不會屈了他吧?”

鄭芝鳳聽到這句話,剛纔似是被抽空了的力氣重新回到身上,適才心中的種種念頭一掃而空。他立刻向王承恩跪倒磕頭:“見過叔父!”

看着滿臉喜色的鄭芝鳳,王承恩受了他的大禮後笑眯眯的道:“起來吧,從今兒起咱爺倆不是外人了,咱家適才的話你還沒回呢!”

鄭芝鳳爬起身來,所有的不滿煙消雲散。

自今日起,自己可是抱上了大明前十粗的一根大腿了,東廠掌刑千戶是自家兒子的義父,那自己不就成了東廠督公的侄子了?

鄭芝鳳滿面紅光的施禮回道:“回叔父的話,小侄卻是極愛交友,對於武事不太熱衷!”

王承恩笑道:“那咱家回去跟皇爺回稟一聲,看看給你謀個文官差事,這副總兵不做也罷!總得讓自家孩子做個舒心不是?芝風啊,咱家再對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靖海伯的爵位是要傳給長子的,與你這個弟弟無關,雖說你鄭家兄友弟恭,可今後你也得爲自家子孫後代多做打算啦!”

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章 皇莊1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
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章 皇莊1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