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

“殿下,臣雖未見過日本軍卒戰力如何,但觀其陣勢,倒是排列十分嚴整,幾無一處鬆動之狀,頗具強軍風範,我軍此次以正合之,或許會徒增傷亡啊!”

明軍大陣中軍靠後位置,一輛巨大的樓車之上,一身黑甲的朱慈烺手持望遠鏡正在觀瞧着遠處彷彿一望無際的幕府軍軍陣,說話的是站在他身旁的張清源,樓車底座兩側,各有兩百騎兵護持。

以李定國和張清源的本意,太子是沒必要親臨戰陣的,他們生怕一旦發生什麼意外,那可是每個人都承擔不起的,但朱慈烺堅持要以監軍身份觀陣,以此來鼓舞全軍士氣,二人苦勸無果後也只能無奈遵命。

其實他們二人也知道,這份擔心純屬多餘。

從已知的情況來看,幕府軍並沒有裝備火炮,缺少對明軍縱深進行打擊的火力,而且騎兵數量也並不多,唯一遠程武器仍舊是弓箭,而明軍裝備中,射距只有數十步的弓箭早就淘汰掉了,只有極少數量的強弩被用作執行特殊任務時的選配。

“張卿觀陣細緻入微,不愧本職,此爲孤初臨戰陣,對其中之道知之甚少。

觀日本軍卒之盔甲,倒是與官軍大爲不同,看上去甚是華麗威武,但不知其防禦如何,待孤回返之時,倒是要選上幾副送於定王、永王等諸皇弟觀賞!

不過,孤發現,日本軍卒之體態似是普遍遠不及我軍強健,其所用兵刃亦是以刀槍爲主,火銃並不太多,以我軍火器之盛,怕是不會與其近身肉搏之機!

何況就算兩軍近身搏殺,以我軍軍卒之勇悍,以一當十應無問題!”

朱慈烺放下單筒望遠鏡笑道,一邊的趙信趕緊趨前雙手接過後退開,貼身護衛程堅則是警惕的注視着周邊的情況。

“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倒是臣多慮了!

殿下雖是初此臨陣,但眼光卻是犀利無比,不知情者還以爲殿下乃久歷軍中之老將也!

臣觀其軍卒武備,據我軍差之甚遠,此戰我軍必勝!

盔甲一事好說,我軍取勝之後,臣自會派人挑選未損壞之甲冑收起來!

呵呵呵呵!”

張清源笑着拱手回道。

他剛纔那番話只不過是賣個乖給太子,好讓朱慈烺找到一種英明神武、慧眼如炬的感覺。

這就是文臣們的普遍習慣。

拍馬屁於無形之中,以此一點點的引起主上的好感,此計千百年來屢試不爽。

不過朱慈烺這番話倒並不是胡謅八扯。

日本精銳武士以及衆多將官身着的盔甲的確是造型千奇百怪,有些形制非常獨特,看上去更像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難怪朱慈烺動了收藏的念頭。

至於身高的問題,這個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這個時期的日本人普遍身高大約在一米四到一米六之間,就算那些精銳旗本武士,也很少有超過一米七的。

德川幕府施行的封閉政策,導致日本各地的經濟長期處於極度落後且停滯階段,各種生活資料稀缺,正常人每日兩頓飯都吃不飽,就算武士一年下來也難得吃幾次肉,長期營養不良,怎麼長個子

加上日本人跪坐的習慣,絕大部分人都是羅圈腿,也或多或少影響了正常的身高和發育。

就拿日本歷史上一些名人來說吧、

文獻記載中的德川家康武藝高強,氣場強大,給人一種威嚴不可近的感覺,這個號稱日本戰國第一忍者、曾經刀劈妻子的狠人,實際身高只有一米五六,還不如後世中國一個初一男生高。

還有日本人所推崇的兵聖武田信玄。

既然是兵聖,那領兵作戰的本事自然無需多說,是衆多日本人心中的偶像。

那麼他的身高如何呢?

根據日本人在史料中的描述,後人能夠推測出,武田信玄的身高也不過才一米六二,實在稱不上是偉岸。

而後世日本所信奉的織田信長,想必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感到陌生,在日本有着衆多版本的演繹,甚至一些遊戲都是以此人爲原型進行創作的,他的身高是我們所介紹的人裡面最高的一位,有多高?

一米六九。

可能很多人感到有些好笑,但是在日本戰國時期,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能夠長到一米六九已經是巨人級別的選手了,我們看日本關於織田的描述,用的詞都是參天巨漢、巨人這種描述。

不過,身高與智商之間應該是沒有聯繫的,正是這些小矮子們,讓後世的中國吃盡了苦頭。

“收集盔甲一事乃孤之笑言,張卿不必將心思放在這等瑣事之上,孤見定國將軍已驅馬至陣前,可見大戰在即,咱們還是靜心觀戰即可!”

已經在高處觀陣完畢的李定國催動坐下黃色戰馬,沿着軍陣之間的空檔,帶着十名親兵直驅陣前。

待勒住戰馬、塵煙散盡後,神色平靜地李定國再次觀望一下五里開外幕府軍陣,隨後大聲喝令,身邊號手接令後鼓起腮幫子吹響喇叭。

這六百名騎兵將在兩軍勝負已大致見到分曉時奉命出擊,對敵人發起致命一擊。

對面的頌平一郎看到明軍開始行動後,也是聲嘶力竭的大吼一聲,數名騎在戰馬上的旗手紛紛搖動手中旗幟,隨後幕府軍大陣以與明軍同樣的陣型開始向前行進。

在深秋清冷的空氣中,在湛藍天空給人帶來些許暖意的陽光沐浴下,一場原本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大戰即將展開。

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九章 皇莊5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章 駱養性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十九章 發展
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九章 皇莊5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章 駱養性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十九章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