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

倒在地上的屍體越來越多,賊兵的鮮血已形成了一片血窪。賊兵不斷的從雲梯上登城,然後連續不斷的向兩側衝鋒。

一丈青看到手下登上城頭時,認爲大事已定。

城頭的銃聲響過三輪再無動靜,看來守城的官軍雖然是精兵,但人數太少了。

只要在城上站穩腳跟,官軍再勇悍,也經不起人命來堆。

隨着一波一波的手下不斷登城,一丈青覺得應該向兩側突擊,策應一下東面的友軍了。

他轉頭大聲下令:“胡老三!帶着老營上去,朝東面打!”

滿臉兇悍之氣的胡老三隨即招呼一聲,手持長柄狼牙棒,帶領數百名老營精銳奔向長梯。

隨着時間的流逝,一丈青感覺到不對了。

先後上去了一千餘人,老營精卒也有數百,胡老三更是以勇猛著稱,怎地沒聽見兒郎們慣有的歡呼叫嚷?

就在流賊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頭之時,壽州南門悄悄的打開了。城門洞裡發出持續不斷的轟轟巨響,一匹黑色的高頭大馬率先從城門處竄出,身後緊跟着一隊隊騎兵。趁着流賊疏忽,黃得功決定親率馬隊出城衝殺。

數千準備登城的流賊毫無防備,在高速衝鋒的戰馬面前沒有任何還手之力。黃得功率隊來回衝殺數次,在馬力將竭時從容的回到城內,城門隨即緊緊關閉。

城牆下的流賊傷亡慘重,數千人的隊伍只剩千餘,弓手正在坐地歇息,成了第一波被屠殺的對象,八百餘人幾乎全軍覆沒。一丈青因爲騎馬指揮,目標過於明顯。當他發現官軍馬隊衝出後,想要打馬而逃,但因爲距離太近,官軍的馬隊早在城內便已加速,衝出來時馬速已至巔峰。他撥馬起速逃之不及,被黃得功一刀砍死。

等高迎祥聞訊帶着兩千馬隊趕來時,看到的只是滿地的屍體和哀嚎的傷兵。

他第一次感到了濃濃的挫敗感。

起兵造反以來,他一直是順風順水,隊伍不斷壯大,名聲越來越響。對上官軍,從最早的望風而逃,到後來的連戰連捷,讓他的野心也逐漸膨脹起來。

雖然被盧象升擊敗過,但高迎祥並不服氣。認爲只是自己的大意,才讓官軍佔了便宜。

但這次攻打壽州,讓他的心裡感到了一絲迷茫。

先是獻營受挫,然後是被官軍夜襲,現在是攻城慘敗,傷亡無數。

難道就不該打壽州不成?自己破府滅縣幾十座,向來沒有碰到如此難啃的骨頭,這壽州的將領是誰?怎地這麼能打?

看着城上將手下的屍體一具具被拋下,高迎祥的心在滴血。他面無表情的吩咐道:“去知會老韓,暫且停下!來俺大帳議事!派人掩埋屍體!”

就在流賊對壽州發動攻擊的時候,經過幾百里的急行軍,天雄軍和川軍終於抵達壽州。

一萬多人的營地紮在城東南方十里左右的地方,探馬分別向西面和南面撒了出去。

盧象升和陳奇瑜趕到天雄軍營地,經過一番商議以後決定:留一百人看護中了暑熱的數百傷病員;士卒抓緊歇息,一個時辰後用飯,之後全軍拔營向西南進發。

下令黃得功派兩千人出東門列陣迎戰,盧象升遣李重進部五百騎兵從側翼突襲,陳奇瑜率徐州和鳳陽軍從流賊背後壓上。

一直在流賊後面的祖寬部繼續拖住流賊馬隊,然後相機而動。

黃得功親率三千人官軍出南門列陣,待到流賊派兵迎戰,李重進率一千騎兵從東南突襲賊軍側翼,天雄軍和川軍跟隨進攻。黃得功五百馬隊遊擊,尋找賊軍薄弱處衝殺。

高迎祥和過天星、混十萬等人正在帳中議事。

在得知過天星攻擊東城也是損失不小後,高迎祥皺眉道:“不行這壽州俺們不打也成,折了些許人馬算的甚!這塊肥肉變成骨頭了!再啃下去牙就崩了!”

過天星點頭道:“這城裡的官軍不知是哪一路,人不多,可硬氣的很!俺也派了數百老卒上去,回來的就沒幾個!真他孃的邪氣!上了城還能被打下來,這是啥他孃的官軍?天兵天將不成?!”

混十萬不服道:“俺覺着再加把勁就能打下來!都打到這樣了再退兵,俺不舒爽!”

另一個手令馬天狼道:“要打也得想好咋打。這午時太陽太毒,兒郎們也撐不住。俺看等申時太陽小了再打!”

高迎祥猶豫起來,要說最不甘心的就是他。馬隊折損近千,老營精卒也是千餘,其餘的賊兵也有數千人。在明知道城內官軍人數不多的情況下撤兵,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但不撤吧,又真是沒有好辦法破城。

他問道:“黃虎那邊有無攻城?”

高迎恩歪着屁股坐在椅子上回道:“俺手下人回報,獻營派了千人做了做樣子,沒打!”

高迎祥哼了一聲:“看來黃虎回來了,他光想着佔便宜,不想着吃虧!不管他!”

過天星問道:“闖王,到底打還是不打了?俺覺着撤兵也不是丟人的事,天下府縣多得是,俺們不用非在這耗着。依俺說,直接往西去打霍邱,再打潁上,總比在這啃骨頭強!”

高迎祥沉吟一會,毅然道:“打!申時再打一場!南面俺帶三千馬隊壓陣!老韓,東面給你一千馬隊,防備着城門!要是再打不下來,俺們明日就走!糧草緊着老營和馬隊嚼用!那些泥腿子不去管他!”

未時末,高迎祥突然接報,數千官軍出城列陣了!

他哈哈大笑起來:有城牆擋着俺打不過恁也就罷了,看來是贏了兩場忘了姓啥啊!哈哈!只要恁出了城,俺的馬隊就派上用場了!今日定教你好看!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有何不對:爲何官軍放着堅城不守,突然出城野戰?事若反常必爲妖!

半個時辰後,高迎祥親率三千馬隊來至南門外,遠遠就看到城門外的官軍方陣。

原來只有不到五千人!

方陣前面六十步左右擺放着百十個拒馬,這是爲防備戰馬正面衝擊而架設,官軍的姿態顯是用來防守的。

方陣東側是一隻數百人的馬隊,用以遮蔽步卒的側翼。

高迎祥吩咐馬隊向東移動,防止官軍馬隊衝擊己方步卒,並擇機衝擊官軍步卒。然後下令五千步卒進攻,破除官軍拒馬,然後馬隊從正面衝一次離場。之後的五千步卒,待官軍敗退便涌上去廝殺。

五千賊兵也不分陣型,一聲號令之後便吶喊着衝向官軍。

數百名賊人率先到達拒馬前。這些賊兵手持盾牌和斧子,準備砍削拒馬,給後隊掃清障礙。

一聲哨響,弓弦嗡嗡作響聲中,一片箭雨飛來。

六十步可破棉甲的八百隻三棱箭傾瀉到了賊人陣中。前排賊人雖然舉盾防備,所以受創不大。但後面的賊人可無盾牌遮擋,數百人中箭倒地。

就在前排賊人一邊慶幸一邊開始毀壞拒馬時,一陣爆豆般的聲音響過,隨着大片白色的硝煙升起。數十名持盾的賊人,被急速而至的銃子擊破盾牌後射進體內,巨大的痛苦使他們扔掉盾牌後倒地慘叫。

三百名銃手分作三組打了一輪後退開,百餘名持盾的賊人已經或傷或死。

八百弓手射過三輪後停下,不是因爲力竭,而是拒馬前二十步左右已經無人站立。火銃和弓箭的持續打擊下,上千名賊兵或傷或死倒在地上,後面的賊人已經被嚇得停止了衝鋒。

高迎祥鐵青着臉看着眼前的一幕,立刻下令步卒繼續向前,敢後退者斬!然後分出一千馬隊,迂迴到官軍西側後衝陣,與官軍馬隊對峙的兩千騎兵準備強行衝鋒。

之所以沒上來就這樣做,實在是他不捨得用馬隊和官軍硬槓,步卒無所謂,死一個能招一百個。可馬隊折損一個就少一個,很難補充。

但這次必須下血本,對面的官軍實在是太扎手了。

在高迎祥幾十名親兵的督陣下,剩餘的數千賊兵畏畏縮縮的繼續前行,被弓箭再次殺傷近千人後,終於毀壞了數十座拒馬,使得自己和官軍之間再無障礙,第一陣五千賊兵已是損失過半,退向兩邊。

一千馬隊還沒繞到西邊,高迎祥下令第二陣五千人立刻發起進攻。

五千人吶喊着衝向前去,官軍不退反進,也開始向前緩慢的移動,陣型始終不亂。

片刻之後雙方迎頭撞上,結果如同上午的城頭之戰一樣。

官軍五百人一排,號令聲中整齊的刺出長槍,流賊還是沒能靠近便被刺死刺傷,片刻之後第二波賊兵死傷枕籍。

流賊見正面不敵,遂分頭轉向兩側,準備從側面攻擊。

官軍早已訓練過,一聲令下,方陣兩邊縱向一排轉向,讓側擊的賊兵同樣無功而返。

由於闖營弓手已被黃得功屠殺殆盡,所以面對如刺蝟般的官軍毫無辦法,絕望的氣氛迅速蔓延開來,大部分賊兵已經準備逃了。

高迎祥不等西側的流賊馬隊到位了,他果斷下令兩千馬隊開始衝鋒。眼前的態勢已經非常清晰,步卒堅持不住了,必須用馬隊不計傷亡的去撕開官軍的方陣,不然又是一場大敗。

黃得功發現賊軍馬隊開始動作起來後,便催動坐騎開始往前小跑。雖然對方馬隊是自己的數倍,但必須要拼死對衝,要是撤離的話,步卒絕擋不住數千騎兵的衝殺。

雙方馬隊相距數百步,此時不約而同的開始向前運動,等到馬速起來,數十息之後便能撞在一起。

高迎祥和他的馬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前方,他側後方數裡之外,李重進的一千馬隊已經悄悄向這邊撲來。

因爲闖營分兵東門攻城,所以東南角有一個空檔處。包括高迎祥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還會有官軍從這邊殺來。

幾十息之後,闖營的兩千騎兵和官軍的五百騎兵狠狠的撞在一起,一片人仰馬翻之後,雙方交換了位置。

黃得功單手提着猶在滴血的長刀,兜轉馬頭繞了個圈子後轉身,眼前的地面上鋪滿戰馬和士卒的屍體。

他回頭掃視,五百人的馬隊剩了三百騎左右。

黃得功登時心如刀割,這五百人從勇衛營便跟着他,一年多來如同親兄弟一般。每個人的名字他都叫的上來,沒想到一個衝鋒便不見了許多熟悉的面孔。

他轉過頭來,瞪着血紅的雙眼,舉刀大吼道:“今日死戰!”隨即催動戰馬再次向前衝去,三百官軍催馬緊跟,無人出聲。

雙方再次對撞交換了位置,高迎祥勒住戰馬,望向對面僅剩百人的官軍馬隊,心中既得意又佩服。

五百騎敢和兩千騎對衝,現在雖然僅剩百人,但還是正面相向,而不是轉身逃跑!好吧,那今日就成全恁!只需再衝一次,就會將官軍馬隊徹底殲滅,剩下的步卒面對騎兵如同羔羊一般。

就在他準備下令再次衝鋒時,身後傳來悶雷般的響聲,隨着大地的震動,他胯下的戰馬不安的搖頭擺尾打着響鼻。

高迎祥對這種異象太熟悉了,這是大股的騎兵衝鋒的動靜!

若是自己的馬隊,絕不會從背後衝鋒,來的只能是官軍!雖然不知道是哪來的官軍,但一定是!

他嘶聲喊道:“向西!跑!”然後猛地一磕馬腹,這匹價值千金的黃驃馬陡然加速衝了出去。

剩餘的一千多流賊騎兵沒有高迎祥反應快,坐騎也沒有他的好。看到闖王突然向西疾馳而去,還未明白他的話什麼意思時,李重進的一千騎兵已經到了他們數百步外。

這個節點剛剛好。流賊們衝了兩次,正在住馬歇息,等待再次衝鋒。

戰馬從靜止到衝起來至少需要數百步的距離,而遼東馬隊這時已將馬速提至最快,還是自他們的背後衝來。

等流賊們醒過神來,慌亂的打馬向前時,官軍的馬隊已經從背後狠狠的撞了上來。

結果毫無懸念,和黃得功對衝後剩餘的一千多賊兵馬隊,被蓄力已久的遼東騎兵絞殺殆盡,只有不到兩百騎向西逃走,想要包抄黃得功部的一千馬隊早就跟着高迎祥逃命而去。

東面的過天星和混十萬遇到的情形和高迎祥基本相同。

在和城內的列陣官軍交鋒時,一千流賊馬隊被官軍從側後突襲,猝不及防下損失過半,過天星和混十萬見勢不妙,帶着剩餘的馬隊向南奔逃。

之後陳奇瑜率部從背後掩殺,城東數萬流賊大敗,四處都是逃散的賊兵。

隨着盧象升一萬多部下的加入,十餘萬流賊徹底潰散,壽州城內的衛所兵和民壯也出城加入到追殺的行列。十餘萬流賊傷亡八萬多,投降六萬多人。

獻營的劉文秀看事不好,和艾能奇帶着剩餘的老卒早早的就向逃去,剩餘的數萬流賊或死或降。

李重進所部折損輕微,在盧象升的帶領下,向南面與祖寬對峙的流賊馬隊發動進攻。

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五千人的流賊馬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官軍兩面夾擊,五千人折損大半,其餘的四散而逃。

至此,橫行大明數年,勢力最爲雄厚的高闖精騎損失殆盡。

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十六章 平叛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章 皇莊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
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十六章 平叛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章 皇莊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