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十天之後,客船在通州碼頭靠岸,田畹與一路護送的校尉告別,帶着陳圓圓回到了府中。

在將陳圓圓安置好之後,田畹向田弘遇講述了江南一行的遭遇。

田弘遇誇獎一番後也告誡他,以後不要魯莽行事,此次幸虧他應對得當,知道找親軍求助,要不然的話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隨後田弘遇抽空去看望了陳圓圓一眼,在那張絕世容顏的面前,老田心裡不由得感嘆,自家兒子終於辦對了一件大事。

就在他想找個藉口進宮將此事告知女兒的時候,皇帝邀約勳戚入宮赴宴的旨意下來了。

“父親,女兒豈是那般不明事理之人?皇上貴爲大明之主,別說納這一名妃子,就算十名百名,女兒也絕無爭風吃醋之心!皇上在女色方面實是過於自律了,眼下後宮只有寥寥數名嬪妃,還趕不上大戶人家的妻妾多,宮外之風評還不知怎樣議論我們,保不準都在說是後宮善妒,所以才致使皇上子嗣不旺呢!”

田妃笑着說完之後,抱着猶自在酣睡之中的兒子,輕俯臻首在那張嫩滑的小臉蛋上啄了一口,臉上和眼中都是掩飾不住地愛意。

“哈哈!我家女兒果是知書達禮、通曉事理之人,能有此心的話何愁貴妃之位不穩!爲父已經想好了,過些時日,待陳姓女子與府中熟稔後,爲父便將她認作義女,從此你便是她的家姐了!等在我田府養上幾年之後,便將其送入宮中,從此女兒你與宮中亦是多了一份助力,爲父在宮外也會省心不少!”

田弘遇見到女兒並不會因爲自家擅作主張而氣惱,心裡不由得也是鬆了一口氣。

“父親,此事稍後最好先告知皇上,因爲此次親軍事涉其中,皇上必以知曉,故此還是坦言爲好。母親、兄長與小弟一家不知幾時入宮?”

田妃眼見時辰已至巳時末,而母親田李氏以及兄長弟弟還未入宮,於是便關切地開口問道。

“啓稟貴妃,皇上來了!”

還未等田弘遇回答,田妃的貼身女官綠萼由外殿匆匆而入,衝着田妃和田弘遇行禮後稟報道。

田妃急忙將手中的嬰孩交於乳孃手中,整一下衣衫後便欲出迎殿外,田弘遇也是趕緊起身,整理一下衣冠跟在後面。

二人還未走到寢殿門口,朱由檢負手跨入殿內,王承恩雙手攏在袖中隨在了身後。

“參見皇上!”

田妃衝着朱由檢行了個蹲禮,田弘遇則是大禮參拜。

“愛妃免禮,左都督平身吧!”

朱由檢笑着受了二人之禮後,大步行至錦榻前坐了下來。

“唔,冬日飲一口熱茶,身子裡之寒氣頓覺消解不少。愛妃與左都督且坐,運哥兒尚在睡覺?朕閒來無事,帶着坤興四處走走,那丫頭正在池塘邊飼餵錦鯉呢,呵呵!左都督家人尚未入宮否?”

朱由檢端起綠萼奉上的熱茶品了一口,笑着開口問道。

“啓稟皇上,微臣家人正在準備給賢哥兒的賀禮,估摸着稍後便能入宮,有勞皇上掛牽了!”

很少能見到朱由檢的田弘遇誠惶誠恐的站起來躬身施禮道。

“左都督且坐着回話,都是自家人,何必拘禮!朕與左都督雖是甚少謀面,亦知汝雖偶因任俠之氣而犯下小錯,但於大節上卻甚是令人稱道,而田家上下亦是甚爲自律,所行並無太過出格,此等種種朕自是心中有數!”

朱由檢示意田弘遇坐回原位,之後笑着將其誇獎了幾句。

田妃與田弘遇聞言都是喜從心來。

能在皇帝心中得個大節無虧的評價,這已經算得上比較榮耀的事了。

“左都督於西城承建之宅邸進展如何了?自朕下旨裁撤南京留守有司之後,其職權盡皆收歸江蘇行省以及新設之南京府,預計年後就會有官員陸續抵京,其住所可是要緊之事,須得抓緊修建纔好!”

南京有司規模龐大,所轄事物繁多,而江蘇行省加上南京府都爲新設,有關官員的赴任、所屬部門的人員重組、與原南京有司事物的交接,都需要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

依着大明官員的辦事效率,想要完成這件浩大繁巨的工作,至少也要花費半年以上的時間。

朱由檢在考慮到這一點之後再次下旨,將本身部務輕省的吏部、刑部、大理寺、太僕寺等有司列爲了北遷的第一波,要求他們務必與崇禎十一年三月之前完成交接搬遷之事,否則將以自動放棄官職論處。

其他諸如戶部、工部等相對重要的部司,也要在明年六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北遷一事。

李若鏈與李邦華奉旨俱是留在南京督促北遷之事,以防有不諧發生。

“啓奏皇上,自去年下半年至今一年有餘,西城已修建大小住宅三十餘所,按南京各有司主官人數計算,應已差不許多。臣與嘉定伯、袁都督所組之施工隊正在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目下情形來看營伍問題。臣在此要謝過皇上對我等之關懷,能讓我等受益匪淺!說到此處,臣尚有一事想稟告皇上,此事雖乃臣擅自爲之,但初心卻是爲天家着想,還望我皇勿罪!”

“哦?何事?講來聽聽,朕豈是無故罪人之君?”

朱由檢故作不知的笑着開口道。

陳圓圓在通州下船後還沒進入田府,朱由檢就已經獲悉了此事。

對於這名後世廣爲人知的大美女,他還是有着很強烈的好奇心的。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

這句充滿了藝術誇張的詩句,說起來也是和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後世的野史上來看,能讓手握重兵的大將衝冠一怒的女子,那該是有着何等的絕世之姿?

但前面那句雖說是在敘述前世思宗駕崩的事件,可是貌似與後一句毫無關聯。

難道是兩件事的疊加,才導致了吳三桂的開關降清?

但從正史以及後世的綜合分析來講,吳梅村的這首詩描述的是大明滅亡後那種悲憤不甘的心情,所謂的衝冠一怒只是一種情景聯想而已,屬於創作中的慣用的誇張手法。

不過既然能讓很多文人名士所稱頌,那看來陳圓圓的確有着足夠強大的魅力,雖不致傾國傾城,但傾人無數還是有可能的。

田弘遇自是明白皇帝早已知曉此事,但還是將事情原原本本的敘述一遍,但並未直接說這是爲了幫田妃固寵。

“呵呵,左都督有心了,朕於女色上並無過分之思,再加上後宮諸位愛妃也俱是秀色可餐之顏,故此朕並未着重於此。但既是左都督有此心意,那就先於府上將養着看吧!”

朱由檢的表態讓原本生怕他不喜的田弘遇徹底放下心來、

不管這幾年間皇上選不選別的嬪妃,等將來陳圓圓進宮之後肯定會豔壓羣芳、獨得恩寵,田家的富貴從此就又多了一層保障。

三人坐着閒話一會之後,有太監來報,說是陽武侯、新樂侯等人俱已入宮,朱由檢遂起身前往了乾清宮,後宮的客人自有周後與太子招待便可。

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
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