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

“人手?有謝老在,還愁人手?就看謝老還有無豪氣,帶領大家大幹一場了!”

王鐸捻鬚微笑着目視謝啓光回道。

唐世濟少一琢磨頓時恍然。

謝啓光在南京兵部打混了二十餘年,其中擔任左侍郎一職已有十餘年,與原先南京諸衛都是熟悉無比。

雖說掌握南京兵權的一直是守備太監、守備勳臣、南京兵部尚書三人,但這三人其實絕大部分時間是不會下到各衛所去的,真正與這些衛所官校打交道的是下面具體辦差的兵部官吏。

而作爲兵部左侍郎的謝啓光其實是隱藏着的實權派,南京下轄衛所的物資調運、餉銀劃撥、將官升遷等等一系列重要事項,都是繞不開謝啓光的,論起對衛所的實際掌控力,謝啓光是要遠勝於南京三巨頭的。

雖然朱由檢已經下旨裁撤了這些衛所,那些指揮使、同知、僉事等高管也由朝廷官軍變成了富家翁,但他們各自手下仍是養着不少原先軍中的精銳,以便能夠給南京的大佬們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至於衛所裁撤後的兵械,除了火銃弓箭重甲這些重器被運回北京外,其餘刀槍之類的輕武器被下令就地銷燬,這過程中當然會被有心人偷偷摸摸藏起來不少。

“也罷!

事已至此,除卻如覺思所言之外,我等怕是別無退路了!”

謝啓光思忖半天,覺着王鐸的計策並沒有什麼漏洞,正在猶豫之時,徐文淵的一席話讓他下定了決心。

“稍後老夫回府之後,便會遣人知會相關將校前來府上宴飲。

這些人都是聽命南京兵部多年的老軍將,老夫對他們還是瞭解甚深,也是惡政受損較大之人,說動他們應無問題!”

謝啓光掃視了一圈屋內衆人,在看到幾人的面上都是一副期盼的神情後,謝啓光暗自點頭。

“謝老還需提防廠衛耳目爲好!

此番大事能否功成,就全看謝老了!待將來事成之後,南京一帶當以謝老爲尊!”

王鐸說罷率先向謝啓光拱手致意,其餘三人也是有樣學樣,口稱拜託,齊齊向謝啓光拱手施禮。

謝啓光緩緩起身自恃一笑還了半禮後,舉步向屋外行去。

當日黃昏時分,數名身着謝府僕從衣衫的中年人先後進入府中,這幾人便是接到謝啓光暗中知會後趕來議事的原衛所主官。

“今日老夫將你等着急過來,是有要事相商,因此事事關重大,爲防他人偵知,故特意要你等如此裝扮,委屈諸位了!”

謝府後宅書房內昏暗的燈光下,一身道袍的謝啓光坐正身子,衝着幾人微微拱手示意下後放下手臂。

“哎喲,部堂何須如此,我們可都是跟着部堂許多年之人,有事您言語一聲就可,何須如此多禮,實是折煞我等了!”

當先說話的田雄趕忙起身抱拳還禮,其餘四人也是站起身來向謝啓光行禮表示當不起之意。

衛所雖然已經裁撤,但謝啓光畢竟是他們的老上司,就算致仕了但人脈和餘威仍在,這些奉命前來的原大明軍將都是生活在南京,很多事還得指望着老上司看顧。

這次前來謝府的幾人分別是田雄、丘鉞、張傑、黃名、陳獻策等五人,原先各自統帥着金吾左右衛、府軍左右衛以及江淮衛,也都是正三品的武將,現在卻是與平民無異,雖然多年來積攢下大筆錢財田地,但心裡對朝廷卻是一直怨恨不已。

裁撤衛所等於剝奪了他們的官身,現在雖是地位比平民高了許多,可那趕得上過去有錢有權有人來的風光。

“不知部堂招我等前來有何事分派?是不是與這次朝廷惡政有關?”

五人中顯然是以田雄爲主,在謝啓光擺手讓他們就坐後,依舊是田雄當先開口問道。

“要說當初與軍中時,老夫就看好田雄你們幾個,論起文韜武略,你等並不比他人相差多少,要是你等去北邊上的戰陣,現下也得擢到什麼大將軍之位。

可惜啊,廟堂之上,朽木爲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卻使英才用武之地,直讓些許小輩竊據軍中高位,此事思來便令人痛惜不已啊!”

謝啓光對這些粗人的心思那是最爲熟知不過了,知道他們愛聽什麼,也知道拿什麼刺激他們。

在田雄問過之後,謝啓光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先裝出一副替田雄等人惋惜的樣子,以此來激起他們的怒火和鬥志。

果不其然,謝啓光一番裝模作樣之後,田雄等人的怨氣被成功的挑了起來,各人面上的憤恨之色顯露無比。

“部堂,我等都是出身于軍將之家,從小便習得一身武藝,一心等着朝廷驅使,可是萬萬沒想到一日之間便落到今日之田地,無事時想來,這心裡頭着實窩火的很!有時真是恨不得手持鋼刀,將那般狗賊首級剁下喂狗!”

年過四旬的丘鉞忍不住心中怒氣,猛地站起身來口不擇言的粗聲嚷道,田雄等人也是使勁點頭表示贊同之意,要不是顧忌着其他,這些人早就擼胳膊挽袖子痛罵一場了。

“好!難得丘鉞你還有這般豪氣!

老夫就是怕你等淪落至此,失了銳氣與英氣,現今看來,是老夫想左了!”

謝啓光先是大聲誇獎了丘鉞幾句,看到對方得意洋洋的坐了下來後接着道:“老夫知道你等均是勇武之士,故此,老夫與南京一衆官紳勳貴商議了一件大事,此事尚須你等出死力不可,待事成之後,南京一衆官紳自會有厚重之心意表達。

只是此事事關生死,就是不知你等有無膽量與豪氣應下!”

“部堂有何吩咐只管開口!”

“某等既是軍將,早就不懼生死,部堂請吩咐!”

已經被激發起了士氣的田雄等人一個個站起身來,排着胸脯嚷道。

謝啓光大喝一聲“好”之後,隨即將今日與王鐸等人所議簡短解說一番,末了目視衆人一字一頓的說道:“此事若成,你等每人名下皆會多五千畝田地以及商鋪兩間!以後在南京之地,但凡有事皆能得他人之助力,家中孩兒可挑選一名入國子監就讀,以保將來有一番前程!

軍中不差餓兵!

凡事與事之兵丁,每人先發二十兩紋銀,事成之後再發三十兩!

若是你等有畏難怕死之意,那今日之議便當做從未生髮過!

何去何從,你等現下便給老夫一個答覆吧!”

田雄等人都被謝啓光的一番話語驚得呆立當場,他們沒想到這羣整日滿口仁義道德的大老爺,心下竟然如此狠毒。

現在只有兩條路擺在田雄等人面前,要麼從此之後邁入中等富豪階層,並且會被南京士紳徹底當做自家人,從此可以在南京城內橫着走。

如果不應下此事,謝啓光雖然並未多說什麼,但後果田雄幾人都是清楚,從今之後他們不會再有好日子過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二十九章 整頓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二十九章 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