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

眼見得官府老爺發怒,衙差們亮出家夥事兒後,圍觀者們在替朱媺娖及那幾名好漢擔心的同時,心裡也都在暗自期盼看到一場官匪之間的大對決,要真是能親眼目睹這種大場面,那可是夠後半輩子吹牛用的了。

那名領頭的校尉顯然不欲將事情鬧大,他再次衝朱媺娖施禮之後告罪一聲,轉身來至郭鬆年面前數步外站定,伸手入懷掏出一面橢圓形的象牙牌,舉在手中一晃,郭鬆年看到後頓時面色大變,站在對面數步外這位女子的身份已是呼之欲出。

京城裡很多人都知道,大明長公主最喜民間煙火之氣,平日裡經常出入於京師各處,並且從來不喜排場,出行常着便裝。

而那名漢子手持的象牙牌上,雕刻着一條大半身子隱在雲霧中的飛龍,只有威嚴的龍首和尖利地龍爪露出雲外。

這種形制的象牙牌圖樣數年前早就遍發天下官府,只要是官府中有權勢的都知道,這是天家內衛獨有標誌,只要持有這種牌子的人現身,那就代表着天家嫡親血脈就在眼前。

還未等郭鬆年出聲,人羣再次分開,一名灰袍漢子單手拎着一人丟在場地中央,幾名衙差定睛看去,只見這個正在從地上爬起身來的人,正是領令跑去召集鋪兵的同僚。

眼前的一幕讓觀衆們看的雲裡霧裡,只有少數有見識的人明白,這些漢子可不是江湖俠士,很可能是豪門大戶的家丁,這位身着黃杉的小姐身份定是尊貴無比,沒看那位官府老爺都不敢擡頭了嗎?

“郭主簿,宛平縣此番政令是否合乎朝堂規矩,我非朝廷之人,是以不好評判,但我覺着,此事最好暫緩實施,以待閣臣有定論爲好,郭主簿可回稟上官,將適才之事言明即可!

蓉姐,稍後給幾位公人每人一枚銀幣,算是些許受驚嚇之補償吧,畢竟都是奉上令行事,也是在爲朝廷做事!只要未曾欺壓良善,那夜裡當差也是辛勞的緊,當得這份賞錢!”

朱媺娖纖手輕擺,那名漢子將象牙牌收入懷中退到一旁,隨後她向正在衝他躬身施禮的郭鬆年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末了時候更是對那幾名衙差給出了適當的補償,以表達天家對他們的安撫之意。

“殿下之議甚是恰當!下官自當遵從!宛平縣此舉實有不得已之苦衷,並非爲盤剝黎庶而設,還望殿下言及此事時多爲下官等美言幾句!”

由於朱媺娖既是大明長公主,又是女兒身的緣故,所以郭鬆年始終謹守禮儀躬身作答,未曾擡頭直視與她,這也讓朱媺娖對他的印象變得好了不少。

她自是明白郭鬆年話中之意,知道對方生怕她回宮後將今夜之事添油加醋一通亂說,先給父親留下個盤剝百姓的壞印象,到時無論結果如何,宛平縣幾位主官仕途也就看到邊了。

“本宮嚴守規矩,向來不涉朝政,適才只是眼見你等都是朝廷署衙之人,彼此之間莫要傷了和氣,是以這纔出言相阻,其餘事便與本宮無干了!”

朱媺娖再次申明瞭自己不會干涉朝政的立場,也就是說,她不會單獨就此事給宛平縣上眼藥,這個表態也讓郭鬆年暗鬆了一口氣。

皇帝對這位長公主的疼愛那可是京師官場人盡皆知之事,只要她表態不摻和此事那就好辦了。

那邊的錢姓少年看到事情已了,於是也過來給朱媺娖施禮道謝,隨後衆人各自散去。

發生在夜市裡這場小小風波的詳情,第二天早上便擺在了乾清宮案頭,朱由檢翻看過後隨即陷入沉思之中。

宛平縣擅自加徵附加費用一事,雖說並未行文朝廷並取得上峰允許,但也是迫於無奈之舉。

夜市的興起在很短時間內便讓整個京城變得生動起來,經濟狀況越來越好的情形下,人們的消費理念很快便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趨勢而行,加入到了大消費的浪潮當中,尤其是在溫度適合的季節裡,人們在夜間消費額度更是遠超白天。

不過,夜市經濟這種新方式雖然促進了商品經濟大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一些令官府的管理者們始料不及的麻煩,這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環境衛生問題。

宛平縣轄區內共有四處夜市,各種各樣的攤點大約有一千有餘,而買賣各種吃食的攤位就佔據了六成。

這些飲食攤點是最受大衆歡迎的所在。

每天下午酉時剛過,適合夏日享用的各種食物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有諸如紅絲、素笠紗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皁兒、藥木瓜、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越梅、香糖果子之類的甜食飲品,也有水飯、幹脯、雞皮、鱔魚包子、雞碎、旋煎羊、姜豉類子、薑辣蘿蔔、餈糕、糰子等等數不清的各種小吃和食物,每個夜市的上空都瀰漫着各種食物糅合在一起的香氣,聞之令人垂涎欲滴,各個吃食攤點前更是顧客盈門。

可是,這些食物在滿足了人們需求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垃圾,爲了及時清理垃圾後再將街道打掃乾淨,宛平縣和大興縣不得不在原先的基礎上,各自擴招僱請了上百名清潔人員,而因爲知道皇帝講求不許苛虐平民之故,所以這些人員的工錢都不低於每月一枚銀幣,這就導致宛平和大興兩縣的支出大增。

就拿宛平縣來說,自夜市開張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單是在環境衛生方面的支出就多達一千餘銀幣,這部分支出是要縣衙自己掏腰包的,這樣的話,到年底時,兩縣的稅收可就降下來很多。

要知道,京城的商稅可不是在誰的地盤上就歸誰收,戶部和順天府可都有專門機構,就負責徵收那些大商戶,宛平和大興只能從小商小販身上收取稅銀。

可人家戶部根本不管這些,你今年上繳太倉的稅銀比往年更少,說明主官們工作不稱職,到時在年底考評上給你來個劣等,吏部在選官用官時就會對你印象很差,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就會把兩縣的主官們打發到窮鄉僻壤去任職,那可就太過冤枉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宛平縣幾位主官一合計,爲了不降低稅收,咱們還是來個加徵吧,沒想到加徵的第一天就碰上一個愣頭青,還引來以爲長公主,這事一下子就上達天聽了。

那名自稱皇明週報採編的錢姓少年的資料也已經被錦衣衛連夜拿到,這位叫錢穆的年輕人也不是一般人。

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
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