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又是平手

平時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其實都只有十道題,所以實力差距不直觀。

而這第二輪比下來,很明顯,太學派出的另外兩個精英,水平雖然不如劉幾,但也是有着進士水平的。

而劉幾作爲狀元的熱門人選,其實力之強悍,在第二輪墨義比試中更是顯露無疑。

——五十道墨義題,對四十九道!

這種恐怖的墨義功底,不僅是旁觀之人,就連堂上的這些博士碩儒們,都被震撼到了。

要知道,就算是讓這些出題的人來答,都是不可能答到這個正確率的。

而這一輪,程頤的心態和發揮,顯然是出了點問題的,正常來講,他應該跟程顥水平差不多.不過就算程頤正常發揮也贏不了,畢竟這次比試,比的是團體綜合成績。

不過程頤的情況還是讓陸北顧有些擔心。

因爲越往後,狀態只會越差,不會越好。

畢竟在經過兩個時辰的高強度用腦之後,此時不要說別人,就連一向精力充沛的陸北顧,他都有些頭腦發脹了。

沒休息多久,很快,第三輪時務策的題目就被全部抽取完畢。

幾位書吏將二十道時務策的題目謄寫在紙上,隨後,試卷被髮到了六人面前。

陸北顧看向了第一道題目。

“今者天下承平日久,然府庫漸虛,邊陲未靖,生齒日繁而田疇有限。或言當廣開利源,興榷酤、增鹽鐵之課;或言當務本抑末,重農桑、省冗費以養民力。二者孰爲急務?何以兼籌?試陳之。”

此題直指大宋最核心的財政矛盾,要求考生在“增稅”與“省費”兩大路徑中權衡輕重緩急,並提出切實可行的綜合方案。

可以說,題目分量十足,很能考校士子對國朝大政的洞察力與實務能力。

而接下來的十九道題目也是如此。

每一道皆是緊扣時弊的實務之問,涵蓋了吏治、財賦、軍政、民生、教化等方方面面。

“生齒日繁,田疇有限,兼併日熾,流民漸生,當以何策安輯?”

“釋老之教日盛,耗民財,奪民力,於王化有礙否?當如何處之?

“.”

題目之廣博精深,遠超尋常解試。

堂內觀戰的名儒們亦是神色肅然,深知此輪的重要。

楊安國放在膝上的手已緊握成拳,指節微微發白,而胡瑗則微闔雙目,似在養神,然其挺拔的坐姿,顯露出他並非真的能全然置身事外。

陸北顧輕吸一口氣,紛繁的念頭瞬間靜下來。

宋庠平素所授的時務策技巧,此刻如同百川歸海,在他腦中清晰流淌。

他提筆蘸墨,手腕沉穩,下筆極快,思路卻異常清晰。

而時務策,終究是與帖經、墨義這些有嚴格標準答案的科目不同,每個人的主觀看法,都是會落爲筆下內容的。

譬如同樣這麼一道題目,陸北顧就偏向經世致用,而程顥則從“仁政”的角度出發,強調“王道之政,首在厚生”“財者,民之心也;聚斂傷民,即傷天和”,其文風溫潤醇厚,義理深邃,但在具體裁冗、理財的措施上稍顯空泛,落筆速度也略緩於陸北顧。

至於程頤則嚴肅非常,引經據典,痛陳“聚斂之臣”之害,力主“罷不急之役,省無名之費”,“何以兼籌”的核心在於“格君心之非”,認爲君主能“崇儉尚德”,則天下風氣自正。

但因爲前兩輪成績在團隊裡最差帶來的壓力,他書寫時偶有停頓凝思,速度更慢。

太學一方,劉幾果然不負盛名。 開篇便是一連串生僻典故與華麗辭藻,氣勢磅礴地論述“富國必先強兵,強兵必資厚財”,其文采斐然,辭藻驚人,旁徵博引,令人眼花繚亂。

然而,細究其核心論點,實則是將“開源”置於絕對優先,對“節流”特別是裁抑“三冗”這一最棘手也最根本的問題,卻着墨甚少,或僅以“汰冗選精”一語帶過,顯得避重就輕。

其同窗陳屬、魏功達的策論亦沾染“太學體”習氣,文辭華美,但或過於理想化,或流於空泛議論,對具體實務的把握遠不如劉幾,更遑論陸北顧的務實。

一個時辰倏忽而過。

“時辰到,擱筆!”

雙方都有人不情不願地停筆,吏員迅速上前收卷。

接下來是漫長而緊張的判卷。

翰林院學士、國子監博士、太學博士組成的“判卷團”圍攏在案前,低聲討論,時而爭論。

終於,主裁老儒手持結果,走到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時務策二十道,評等結果如下——”

“國子監。”

“程顥:甲下一,乙上六,乙中八,乙下五。”

“程頤:乙上五,乙中九,乙下六。”

“陸北顧:甲下三,乙上十,乙中七。”

國子監總評:甲下四道,乙上二十一道,乙中二十四道,乙下十一道。

“太學。”

“劉幾:甲下三,乙上九,乙中八。”

“陳屬:乙上四,乙中十,乙下六。”

“魏功達:乙上三,乙中八,乙下九。”

太學總評:甲下三道,乙上十六道,乙中二十六道,乙下十五道。

主裁老儒環視全場,吐字很清楚:“依合議,綜合等第高下與數量,此輪時務策——國子監勝!”

劉幾擰起了眉頭。

國子監這三人在時務策方面的綜合實力,有點出乎他的預料。

他個人三道甲下,九道乙上,竟還在團隊總評上敗給了國子監?

尤其是那個他從來都沒聽過名字的陸北顧,竟然在時務策上壓了他一頭?

太學另外兩人的面色也有些難堪,本以爲手拿把掐就能揚名立萬的比試,在第三輪,他倆竟然成了拖後腿的了。

原本閉目養神的胡瑗也睜開了眼睛,目光在陸北顧身上停留良久,復又掃過面色凝重的劉幾,眉頭微不可察地蹙起。

“三輪比試已畢。”

主裁老儒的聲音壓下騷動:“國子監與太學,帖經平,墨義太學勝,時務策國子監勝,雙方平手!”

——又是平手!

這結果,將最後的懸念推向了頂峰。

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9章 收穫不菲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65章 抉擇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65章 觀棋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84章 詩賦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62章 實力排序第152章 “三難”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41章 觀瀾社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236章 周敦頤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65章 觀棋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84章 詩賦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36章 童謠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52章 知恩圖報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43章 鑊氣
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9章 收穫不菲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65章 抉擇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65章 觀棋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84章 詩賦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62章 實力排序第152章 “三難”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41章 觀瀾社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236章 周敦頤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65章 觀棋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84章 詩賦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36章 童謠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52章 知恩圖報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43章 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