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

正對着他的是臨河一側的雕花木窗,此刻半開,清冷的夜風裹挾着蔡河的水汽拂入,與室內的暖意交融,令人精神一振。

窗外,便是波光粼粼的蔡河,遠處的燈火星星點點,宛如星河倒映。

陸北顧的目光迅速掃過閣內,此時已坐了十數人,三五成羣,或倚窗憑欄,或圍案而坐,或立於畫前品評。

他一眼便看到了坐在靠窗位置,正與幾人交談的曾鞏,心中一定。

而隨着陸北顧的推門而入,數道目光齊刷刷地投了過來,帶着審視與好奇。

“陸賢弟!”

曾鞏的臉上露出溫和笑意:“你來了。”

他站起身,自然地引着陸北顧走向閣中最爲熱鬧的一處。

那處圍坐着五六人,正中央主位上,是一位年約五旬、身着深青色常服、頭戴軟腳襆頭的長者。

他的臉頰並不算瘦,兩頰都掛着肉,目光炯炯有神,雖端坐不動,卻自有一番氣度。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帶着閱盡世事的睿智,又含着幾分詼諧灑脫,彷彿看透一切卻又樂於欣賞。

毫無疑問,這位便是名震天下的文壇盟主——歐陽修。

曾鞏恭敬地向歐陽修行禮,然後側身介紹道:“這位便是我曾向您提過的蜀中才俊,陸北顧,是祖印禪師入蜀時介紹入社的。”

陸北顧立刻上前一步,深深一揖:“後學陸北顧,拜見歐陽公。久仰先生文宗德望,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他的姿態恭敬而不失從容,聲音清朗。

歐陽修的目光掃過陸北顧手腕上那串玉竹禪珠,微微頷首,算是確認了身份。

顯然,祖印禪師的信物,在他這裡就是一張通行證。

歐陽修捋了捋頜下短鬚,眼中帶着笑意:“哦?能得祖印禪師青眼?不簡單啊!”

“歐陽公過譽,學生惶恐。”陸北顧謙遜道。

這時,曾鞏又低聲對陸北顧道:“賢弟,你不是還有張方平張公的書信要面呈歐陽公麼?”

陸北顧這才從懷中取出那封小心保管的推薦信,雙手恭敬地奉上:“張方平張公曾修書一封,囑學生面呈歐陽公。”

此言一出,不僅歐陽修略顯訝異,連旁邊幾位原本在低聲交談的年輕人也停下了話頭,目光聚焦過來。

“張安道的信”

歐陽修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接過了信。

他與張方平同朝爲官,雖非至交,但也互相敬重。

但他並未立即拆閱,而是將信放在身前的几案上,饒有興致地看着陸北顧:“看來陸小友不僅得禪師垂青,與張安道亦有淵源。有趣,有趣!”

他語氣輕鬆,帶着一絲玩味,顯然對陸北顧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年輕人更添了幾分興趣。

“學生與張公也只是在蜀中有一面之緣,承蒙張公不棄,得此厚愛,實感惶恐。”陸北顧解釋道。

“呵呵,安道兄眼光甚高,能得他推薦,必有過人之處。”

歐陽修笑道,隨即指了指旁邊的座位,“來來,坐下說話。”

不過對歐陽修來說,這種有才華又得到大人物賞識的年輕人,他其實見得不少。

所以目前他對陸北顧,也僅僅是覺得有興趣而已。

陸北顧謝過,在曾鞏下首的空位坐下。

曾鞏見他坐定,便繼續爲他引薦在場的其他幾位青年才俊。 他先指向歐陽修左側一位身着月白錦袍,面容俊美,氣質風流倜儻的青年:“陸賢弟,這位是晏元獻之子,晏幾道,晏叔原。”

晏幾道大約十七八歲的樣子,繼承了父親晏殊的俊朗外貌和詞人才情,只是眉宇間似乎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晏殊雖然貴爲宰相,但去年已經離世。

這也正常,畢竟,晏幾道出生時,晏殊就已經四十七歲了。

而作爲家中最小的兒子,晏幾道從小就得到了宰相父親的格外寵愛。

他自幼聰穎過人,七歲就能寫文章,十四歲就參加科舉考試,可以說晏幾道生來就在綺羅脂粉堆中長大,珠圍翠繞,錦衣玉食,從來沒遇到挫折。

但正所謂“人走茶涼”,陡然喪父的晏幾道,顯然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這個道理。

他對着陸北顧微微頷首,拱手道:“幸會。”

晏幾道心情不好,只是客氣了一句,陸北顧卻不好失禮。

“原來是晏公子,久仰令尊詞壇泰斗之名,今日得見公子,風采果然不凡。”

晏幾道,後世尊稱“小晏”,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是大宋婉約詞的重要人物,而晏幾道仕途雖然非常坎坷,卻活得足夠久,一直活到了徽宗朝纔去世。

接着,曾鞏又指向坐在歐陽修右側稍遠處,兩位氣質沉穩、衣着樸素,在眉目間有幾分相似,卻神情氣質迥異的青年:“這兩位是程伯淳、程正叔昆仲。”

年紀稍長的程顥面容溫潤,帶着一種令人心安的敦厚感,他微笑着拱手:“程顥,見過這位賢弟。”

他此時雖未出仕,但那份溫和中正的氣度已初具後來“明道先生”的雛形。

旁邊年紀稍輕的程頤則顯得更爲嚴肅,眉峰微蹙,眼神銳利,透着一股近乎苛刻的認真。

“程頤。”他拱手說道。

這位便是後來開創“洛學”的“伊川先生”,此時雖年輕,那份不苟言笑、注重禮儀規範的性格已顯露無疑。

知道這便是日後理學奠基人“二程”,陸北顧連忙鄭重行禮:“見過伯淳兄,正叔兄。”

程顥溫和回禮,程頤則只是再次拱手。

最後,曾鞏的目光投向窗邊一位獨立的身影。

那人身材不算高大,但肩背挺直如鬆,面容方正,目光正透過敞開的窗戶,投向無垠的夜空,彷彿在凝視着什麼。

“那位是關中的張載張子厚。”曾鞏介紹道。

張載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這才轉過頭來。

“今日得見,幸甚!”

張載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還禮道:“客氣了。”

隨即他回到窗邊,目光又飄向了夜空,彷彿剛纔的寒暄只是短暫地將他從某個宏大的思辨中拉回片刻。

比起社交,顯然張載對自己的思考內容更感興趣一些。

此時,歐陽修已隨手拆開了張方平的信,快速掃了幾眼之後便將信放下。

歐陽修以手擊節,衆人的目光都匯聚了過來。

他朗聲道:“好了,人都到得差不多了。今日我青松社小聚,既爲切磋學問,亦爲暢敘幽情。安道兄在信中可是對陸小友讚譽有加啊,稱其‘見識超卓,胸有丘壑,非池中之物’。看來今晚,我等或可一聆陸小友高論?”

歐陽修的話語帶着鼓勵,同時也將衆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陸北顧這個初來乍到,卻帶着雙重推薦的新人身上。

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62章 實力排序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30章 江川號子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65章 觀棋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152章 “三難”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32章 驛站見聞第19章 收穫不菲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22章 清風樓第58章 沐佛節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82章 《別歲》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44章 詩賦之道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53章 上門催稿
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62章 實力排序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30章 江川號子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65章 觀棋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152章 “三難”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32章 驛站見聞第19章 收穫不菲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22章 清風樓第58章 沐佛節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82章 《別歲》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44章 詩賦之道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53章 上門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