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南朝何事?

“陸兄以爲,秦朝因軍功制度而得天下,短短十四年過去便失天下,秦軍戰力前後天差地別,根本原因何在?”

幾人都看向了陸北顧。

史書上只講秦朝因暴政而失天下,但沒有講爲什麼橫掃六國的無敵秦軍,面對起義軍會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崩潰。

“那我問你們一個問題。”

陸北顧問道:“你們覺得秦人與趙人、楚人,本質上有什麼區別嗎?難道秦人天生就善戰嗎?還是說秦人自打生出來就比其他六國的人身強體壯?”

“自然不是如此。”幾人都搖頭。

“那便是了,而之所以同樣都是人,秦人就能看起來勇猛無敵,根本緣由不在兵甲、不在士氣,而在制度。”

“而秦朝的這套軍功制度,就如同雪崩一般,是令戰爭規模只可越來越大、越來越快,而不可停滯的,一旦停滯,雪就又變成了雪,而沒有了那種無可匹敵的威勢,秦人和趙人、楚人,又有什麼分別呢?”

這個說法讓蘇轍覺得很新鮮,他復又問道:“陸兄可以詳細講講嗎?”

陸北顧思考片刻,詳細解釋道:“商君變法確立的軍功爵制,是以‘斬首授爵’的獎勵和‘嚴刑峻法’的懲罰相輔相成作爲核心的,這套制度雖然能打破秦國舊貴族那一套,讓平民通過戰功可獲得土地、爵位和財產,形成‘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風氣。”

“但歸根結底,商君也不是憑空創造出土地和財富,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通過不斷外戰來獲得的,而且只有勝利才能獲得。”

“而秦統一六國後,天下土地盡歸其所有,卻再無可以大規模獲得新土地的外戰無論是匈奴還是百越,所在的地方在當時都是難以耕種的不毛之地,所以,這套制度就無法繼續下去了,軍功晉升渠道被徹底堵死。”

“如此一來,有戰力的老卒卸甲還田,自覺天下太平,在拼命換來的土地上逐漸老去,而新卒既無大戰可打,又無爵位可得,經年累月,自然戰力快速下滑。”

“但即便如此,秦朝崩潰的也實在是太快了。”朱南星說道。

“因爲秦朝還抱着舊制不放。”

陸北顧說道:“這套舊制裡‘斬首授爵’的獎勵和‘嚴刑峻法’的懲罰是缺一不可的,而秦朝統一之後,制度沒了獎勵只有懲罰,又視百姓如草芥,大量消耗民力,到最後連老秦人都忍受不了,自然是秦始皇一死,便‘戍卒叫函谷舉’,繼而轟然崩塌了。”

蘇轍深思片刻,說道:“如此說來,倒是與府兵制是同一條道路的兩個方向了。”

“是,軍功爵制和府兵制雖有區別,但對於一國來講,其實本質無差,說到底都是以內外部的土地爲獎勵。”

“那照這麼說,以戰養戰到最後一定維持不下去可不以戰養戰就能維持的下去嗎?”

“也維持不下去。”

陸北顧乾脆道:“譬如南北朝,便是最好的例子。”

“北朝從西魏至北周,行府兵制,最後隋統一天下,唐如泡影一般繼續擴張,對外擴張到極限開始收縮,被安史之亂直接戳破了這個泡影,淪落到了‘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的結局。”“而南朝宋齊樑陳,共二十四帝,歷一百六十九年,皆是門閥士族把持廟堂,階層分爲門閥士族、編戶齊民、依附戶及奴婢,完全不對外擴張,專注於開發內部,看起來好像把原本經濟不發達的江南開發成了魚米之鄉,從始至終也相對穩定,但其實是侯景之亂在中間救了南朝,否則也維持到極限了。”

“侯景之亂救了南朝?”

這個論調太新穎,以至於蘇轍都愣了。

庾信作《哀江南賦》,可是把侯景之亂對於江南的破壞,寫的清清楚楚,如何反倒成了侯景之亂救了南朝?

“因爲南朝的這套模式,歸根結底,是在土地總數有限的情況下盡力開墾荒地,但無論如何開墾荒地,哪怕把丘陵都開成梯田,荒地變成耕地的速度,是跟不上人口繁衍增長的速度的.所以到了蕭衍時期,南朝已經是人多地少了,並且隨着寺院勢力的發展,土地兼併非常嚴重。”

宋齊樑陳聽起來是四個朝代,好像很長,但其實每個朝代都很短,宋和樑全都不到六十年,齊和陳只有二三十年,而這裡面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就是蕭衍,在位足足四十八年,要不是侯景之亂的爆發,他還能繼續超長待機下去。

“喔等等!”

竺楨忽然覺得有點不對勁兒:“陸兄說的是南朝之事嗎?”

“不然呢?”

陸北顧反問道。

“我總覺得陸兄說的是我們大宋的事情。”

蘇轍擰着眉頭,陷入了糾結:“可官家終究不是菩薩皇帝,沒有昏聵到鬧出侯景之亂的地步,如今雖然局勢艱難,應該還是有辦法的吧?”

“諸位的長輩可曾提到過,數十年前四川是什麼樣子?那時候城池裡可有如此繁榮?田壟間可有如此忙碌?”

楊堯諮這時候說道:“我倒是聽祖父提到過,從前真宗的時候,那時候長江兩岸的地就夠種了,只是如今若是家中丁口多的,難免要去山裡開梯田種些糧食,不然難以餬口。”

“便是如此,按理來講除非來場大亂把人口又恢復到五代十國結束後的狀態,否則人只會越來越多,能開墾的荒地越來越少,而每畝地上種的糧食又不變,早晚禁軍也會塞不下這麼多流民,更沒有足夠的糧食養禁軍的。”

實際上,很地獄笑話的一個事情就是,困擾了大宋君臣百年的“三冗”問題,不是通過變法解決的,而是金人南下解決的。

“那就沒有既不大亂,也能走出困境的法子嗎?”

如今蘇轍正是立志通過科舉入仕,報效國家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當然關心。

“有,但是很難。”

陸北顧認真問道:“你家有幾畝地?”

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210章 甜水巷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10章 甜水巷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27章 “水窗”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8章 開源?節流?第51章 歸途第67章 意外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47章 放榜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51章 官家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36章 童謠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74章 新法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36章 童謠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169章 沙上築塔
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210章 甜水巷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10章 甜水巷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27章 “水窗”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8章 開源?節流?第51章 歸途第67章 意外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47章 放榜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51章 官家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36章 童謠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74章 新法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36章 童謠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169章 沙上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