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難”

第152章 “三難”

——來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的邀戰!

陸北顧的心臟猛地一跳,一股巨大的壓力與前所未有的興奮感瞬間攫住了他。

州試前的最後衝刺,在這一刻,陡然被提升到了與當世文豪論劍爭鋒的高度!

他鄭重地把蘇洵的《項籍論》接了過來。

“驚世之論不敢當,但在下願意盡力一試。”

松濤齋內的燭火在衆人屏息的注視下,不安地跳躍着。

他低頭看向手中的紙張。

陸北顧逐字逐句地閱讀着蘇洵的《項籍論》,文章不長,卻鋒芒畢露。

蘇洵以其一貫的雄健筆力,直指項籍的核心缺陷,也就是“無取天下之慮”。

他分析鉅鹿之戰時的天下格局,認爲項籍雖破釜沉舟,一戰摧垮秦軍主力,威震諸侯,卻犯了戰略上的致命錯誤——被章邯釘死在河北戰場,未能及時抽身西進,直搗咸陽。

蘇洵斷言,若項籍當時能捨鉅鹿之纏鬥,親率精銳疾馳入關,據秦之根本,收其府庫,則天下形勢將截然不同。

此論的核心在於“戰略重心”的選擇,蘇洵認爲項籍空有“百戰百勝之才”,卻缺乏統攬全局、直擊要害的“取天下之慮”,其敗亡,非戰之罪,實乃格局之限。

陸北顧合上文稿,心中思緒翻涌。

蘇洵的分析不可謂不犀利,而這種“覆盤歷史、假設推演”的論證方式,本身也充滿了思辨的魅力,令人拍案。

然而,陸北顧的腦海中,卻浮現出後世無數史家對楚漢戰爭的剖析,以及現代戰略思維的視角。

他認爲,蘇洵這篇《項籍論》的論點雖強,但並非無懈可擊。

此時,書齋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陸北顧的身上,等待着他的迴應。

“蘇先生此論,鞭辟入裡,發人深省!”

陸北顧開口:“以鉅鹿之戰爲轉折,剖析項籍戰略之失,點明其‘無取天下之慮’的根本缺陷,我深以爲然。”

他先是肯定了蘇洵的核心觀點,表示認同項籍格局不足的判斷。

蘇洵微微頷首,但眼神中的探詢並未消散,他知道這只是鋪墊。

陸北顧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爲凝重:“然則,蘇先生所設‘棄鉅鹿而疾趨咸陽’之策,我以爲雖爲奇謀,卻隱有三大難處,恐難如蘇先生所期。”

此言一出,松濤齋內氣氛驟然一緊。

蘇轍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崔文璟、韓子瑜等人更是屏住了呼吸。 蘇洵非但不惱,眼中反而爆發出更濃烈的興趣,身體微微前傾:“哦?願聞其詳!”

“其一,名分大義之難。”

陸北顧豎起一根手指:“蘇先生在第四段所期的‘攻其必救’,認爲項籍進攻關中,秦軍諸將必然舍趙來救。然項籍根基在楚,在諸侯聯軍。若其舍趙而驟然入關,據秦宮室,挾秦降王,在天下人眼中,此非‘挾天子’,恐成‘代暴秦’!”

他點出了蘇洵策略中一個關鍵而常被忽視的軟肋——政治合法性與人心的向背。

項籍殺宋義之後身份是“上將軍”,而不是“楚王”,他接到的命令就是去救援趙國,並不是去進攻咸陽。

如果這麼做,那麼在當時的政治語境下,極易被解讀爲篡奪和背叛反秦聯盟的初衷,失去道義制高點。

當然了,道義只是前提,最重要的,還是現實可行性。

“其二,後勤根基之難。”

陸北顧豎起第二根手指,目光掃過衆人:“項籍其主力乃楚地之兵,糧秣輜重亦多賴後方楚地及諸侯供給。孫子云:‘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蘇先生所設‘疾趨咸陽’,輕兵突進,千里奔襲,其軍需何以保障?”

“一旦項籍西進,河北之地的章邯在滅趙後,定然會斷其後路輜重.無穩固之後方與暢通之糧道,西進之軍則頓成孤軍,進退失據,危如累卵!縱入咸陽,亦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焉能持久?”

項籍的根基在楚地,在聯軍體系。

千里奔襲咸陽,後勤補給線極度拉長,哪怕一路攻無不克,沒有在任何堅城雄關下遇到阻礙,也要經過新降的、充滿敵意的秦地,同時還要留下足夠力量守住糧道,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其三,人心歸附之難。”

陸北顧豎起第三根手指,語氣愈發沉凝:“蘇先生論中,言及項籍若據關中,則可如劉邦一樣盡收民心。然此點,我以爲尤爲艱難劉邦入關約法三章,盡除秦之苛法,與民休息,故秦民‘唯恐沛公不爲秦王’。而項王爲人,剛愎暴烈,縱入咸陽,豈能如劉邦一般寬仁?”

“我認爲,恐怕極難改其殺伐酷烈之作風。屆時,關中父老,不畏其威而懼其暴,豈能真心歸附?失關中民心,則‘王天下’之基,便已崩塌一半。再者,諸侯之心,畏其威而未必服其德。項籍若捨棄救趙而驟然據秦之形勝,相當於背棄聯軍,再以強橫姿態凌駕於諸侯之上,恐非但不能令其歸心,反會加速其離心離德,使彭城分封后的局面提前上演,甚至更爲慘烈。”

陸北顧說完這三點,對着蘇洵拱手道:“蘇先生之策,乃奇謀。然其施行之難,在於名分、後勤、人心三者,環環相扣,皆非項籍彼時之力、彼時之性所能克服。故我以爲,項籍之敗,其根由固在‘無取天下之慮’,然此‘慮’之缺失,非僅在於未識咸陽之重,更在於其性格、見識、根基、行事方式本身,便已註定他難以真正駕馭並穩固那‘取天下’之後果。其失,乃先天之失,非一時一地之誤也。”

陸北顧最終將項籍的失敗,歸結爲更深層次的人格特質、政治根基和行事邏輯的缺陷,認爲這些內在因素決定了項籍即使做出蘇洵假設的戰略選擇,也因其自身的“硬傷”而難以成功。

第222章 清風樓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18章 終無應者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10章 甜水巷第46章 《賦得梅》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39章 宋瘋子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31章 《水龍吟》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57章 嫂嫂來信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98章 流觴曲水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27章 “水窗”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28章 真神了!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52章 “三難”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51章 官家第167章 淯井監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252章 趙徽柔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58章 州試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51章 歸途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53章 上門催稿
第222章 清風樓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18章 終無應者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10章 甜水巷第46章 《賦得梅》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39章 宋瘋子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31章 《水龍吟》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57章 嫂嫂來信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98章 流觴曲水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27章 “水窗”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28章 真神了!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52章 “三難”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51章 官家第167章 淯井監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252章 趙徽柔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58章 州試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51章 歸途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53章 上門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