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

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

北宋嘉祐元年,瀘州合江縣。

此地位於長江與安樂溪交匯之所,如今春水初生,正是一副“雛燕飛於柳梢,黃鶯銜葉戲水”的清和景象。

兩位負着笈囊的士子,腳步輕快地走在石橋上。

聽着水聲,其中一人搖頭晃腦道。

“子在川上曰。”

“.咕嚕咕嚕咕嚕。”

那人詫異地望向同伴,雖說今日他們去縣學考完策論,便可休寒食節假期,可心情好歸心情好,戲謔聖人總歸是不妥。

“你看我作甚?”

此時察覺到不對勁兒的兩人終於反應了過來,齊齊看向安樂溪。

“不好!是有人落水了!”

隨着橋上兩人的呼喊,很快就有慣熟水性的漁夫把少年撈了上來。

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緊閉着雙眼,鼻樑挺拔,眉如長劍斜插鬢角,磕破的額頭處暈着圈血痕。

而這少年,兩名士子卻認得。

“陸北顧?我記得是安樂溪上游古藺鎮那邊來的,在縣學裡素來墊底,他怎地落了水?”

一片黑暗中,陸北顧腦海中一道現代意識開始復甦。

他努力回想着剛纔發生的一切,腦海中卻只有一片混沌,只記得身爲大學副教授的自己原本在寫學術論文,好像熬夜熬得太累了就睡了過去。

結果一覺醒來,竟然穿越到了北宋仁宗朝一個同名同姓的學子身上。

而就在這時,前身大量的記憶碎片進入了他的意識。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陸北顧終於緩緩睜開眼睛。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沒有任何工業污染的湛藍天空,耳邊是潺潺水聲,身上卻溼冷的厲害,寒意彷彿是從骨子裡滲出來一樣。

“醒了!他醒了!”一個略帶驚喜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陸北顧微微側頭,看到兩名身着青衫的士子正蹲在他身旁,其中一人正拿着帕子按着他磕破的額頭。

因爲融合了前身的記憶與情感,所以他能聽懂這個時代的人所說的話。

“可算醒了,你怎會掉進水裡?”

陸北顧張了張嘴,喉嚨裡卻像塞了棉花,發不出聲音。

“先別說這些了。”

那名擦拭血跡的士子打斷了同伴的話,語氣中帶着幾分焦急。

“今日知縣親自主持縣試前的最後一場考試,我們得趕緊扶你一起去縣學!”

“不錯!若是不參加考試,恐怕是會被直接剝奪縣試資格的!”

陸北顧聽到“縣試①”二字,腦海中頓時出現了應激似的畏懼之情。

前身乃是來自古藺鎮的寒門子弟,私塾成績尚可,然而入縣學後卻完全跟不上同學,家裡一直節衣縮食舉債供他讀書,希望他能通過縣試進入州學。

可惜無論如何努力他的成績都在縣學裡墊底,明顯不可能通過今年的縣試。

無顏面對家人的殷切期盼,絕望之下,他便投水自盡了。

不過,這跟剛穿越過來的陸北顧倒也沒有什麼關係,眼下他更想做的事情,是趕緊洗個熱水澡再換一身乾淨的衣衫,免得成爲一名因風寒感冒而死的倒黴穿越者。

但他嗓子眼堵得厲害,說不出來自己的想法啊!

而就在這時,兩名很講義氣的同學不由分說地用他們的肩膀一邊扛一條胳膊,架着陸北顧往縣學的方向硬扶了過去。

兩人都是體力不錯的年輕小夥子,路上一邊扶着走,一邊還不忘聊天。

“唉,也不知今日策論是何題目。”

“這位李知縣剛調任來,誰曉得他想考什麼?”

“這次策論考試是李知縣主持的第一場考試,儘量留個好印象吧。”

“是啊,國朝進士科首重策論,而且接下來就是縣試了,咱能不能進州學可都得看知縣的意思。” 隨着陽光驅散了身上的寒意,陸北顧的思緒也漸漸清晰了起來。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放棄考試,等恢復點力氣就去縣學的學舍裡洗澡換衣服;第二條路則是帶着一身溼漉漉的衣衫,堅持參加這場非常重要但耗時並不久的考試。

本來他是想選擇第一條路的,但是不知道爲什麼,他的腦海裡忽然閃過了前世看過的一條搞笑短視頻中的對話。

“文科生以前就業是比較有優勢的,只是現在不太行。”

“我怎麼不知道?什麼時候?”

“宋朝。”

在現在的大宋,士大夫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或者說整個大宋的社會風氣用一句還未出現的詩來形容,那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以說,這是讀書人最好的時代!

對於他本人來說,如果因爲缺席這場考試被剝奪了縣試資格,那麼以後想要完成階層躍升,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策論考試跟貼經、墨義之類的考試又不一樣,不需要他了解宋代科舉所需的大量儒學相關知識,只需要直接按照題目寫文言文議論文就行。

作爲現代最頂級的文科學霸,這一點對他來講並不算困難。

前身怕策論考試,他可不怕!

而且有句話怎麼說來着?

“.來都來了。”

此時縣學考場內早已人聲鼎沸,學子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互相討論着今日可能的策論題目。

陸北顧被兩名士子攙扶着走進考場,立刻引來了不少人的側目。

“那不是陸北顧嗎?他怎麼這副模樣?”有人低聲議論道。

“看來是落了水。”另一人小聲迴應。

“他這副狼狽模樣真是晦氣,可別影響咱們的發揮。”

而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嗤笑。

陸北顧不用回頭也知道,定是縣學裡那些富家子弟。

前身記憶中,這些人最喜欺辱寒門學子,尤以在縣學內成績第一的何聰爲首,此人家中經營着合江縣最豪華的酒樓。

“陸兄額頭帶傷,莫不是昨夜懸樑刺股刺到腦子上了?”何聰的聲音從後方傳來,“可惜策論不比詩賦,沒有取巧法子。”

說起來,前身之所以會選擇在今日一了百了,也有對策論考試恐懼的緣故。

大宋在慶曆新政以後,在地方上建立了“縣學-州學”兩級教育體系,想要參加科舉就必須通過縣試,由縣學進入州學,否則沒有資格參加州試②。

偏偏慶曆新政對考試內容進行了改制,從注重詩賦改爲策論,經義也開始注重闡述個人理解。

這次版本大更新,對前身這種小鎮做題家而言無疑是不太友好的。

原因很簡單,若是考詩賦還能準備點萬用模板,畢竟詩賦有固定韻腳和題材。

但策論考察的核心卻是學子對時政的見解,在這個信息極度閉塞的時代,前身這種連州城都沒去過的寒門子弟,能寫好纔有鬼了吧?

反而是一些家境優渥的士子眼界更加開闊,因爲他們家族裡往往都有致仕或在朝的官員,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時政的見解不是寒門子弟能比的。

所以每次策論考試,對於前身而言都是如坐鍼氈一般的煎熬,事後的點評更是公開處刑,讓前身常常羞憤萬分久而久之,怕到了極致。

但陸北顧聽到這些話語,心中卻沒有絲毫波瀾,更沒有選擇迴應。

來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深吸一口氣,一秒進入了考試狀態。

作爲現代頂級文科學霸,他對宋代歷史、政治、哲學、經濟等領域都有相當深入的認知,不管面對什麼題目,他都有信心應對。

這時候,在學正、學錄、掌諭等縣學官吏的簇擁下,主持策論考試的合江知縣李磐也來到了考場。

——————

①縣試,即縣學選拔考試的俗稱,並非正式科舉考試,而是北宋“慶曆興學”後在地方所建立二百人以上規模的縣學裡,爲選拔人才進入州學而組織的內部考試。

②州試又稱解試、秋試,北宋通常由該州判官主考進士科,錄事參軍主考其餘諸科,考中的士子被稱爲舉人,是參加禮部省試繼而考中進士的前置條件,也是正式科舉考試的第一個環節。

西湖新書,請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74章 新法第40章 天下奇才!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50章 國朝懸案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51章 官家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88章 晚宴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65章 抉擇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78章 新家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43章 鑊氣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23章 獨竹漂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36章 童謠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47章 放榜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22章 清風樓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
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74章 新法第40章 天下奇才!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50章 國朝懸案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51章 官家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88章 晚宴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65章 抉擇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78章 新家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43章 鑊氣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23章 獨竹漂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36章 童謠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47章 放榜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22章 清風樓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