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此子不凡

講堂內一時寂靜,只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

樑都監的問題像一塊投入深潭的石子,雖然在講堂裡沒有回聲,但在每個人的心裡,卻都激起了漣漪。

——爲何唐軍就敢追?追了就能大勝?爲何宋軍追了就必被埋伏?

這個問題直指這些年輕下捨生們內心中對國朝積弱的隱痛,以及對戰事頻敗的困惑。

陸北顧深吸一口氣,夏天那清冽的草木香氣似乎也不能完全驅散心中涌上來的沉悶,眼見同學們一言不發,他緩緩起身,作揖行禮道。

“學生陸北顧,斗膽試答樑都監之問。”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連講武先生也微微頷首示意。

“淺水原大勝後,李世民親率兩千騎追擊,看似輕進而能成功,關鍵有三。”

◆ TTKΛN◆ co

陸北顧的聲音在安靜的講堂裡顯得格外清晰。

“其一是知己知彼。李世民在高墌堅守數月,與薛軍對峙,對薛軍兵力配置、將領性格、糧草消耗乃至周邊地勢,均都已瞭如指掌,而薛軍因爲糧草不濟,是主動求戰的一方,在正面對決後宗羅睺全軍潰敗,士氣大跌,其勢已成強弩之末,再難留有足夠兵力組織有效伏擊或反撲。”

“而反觀好水川之戰,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與涇原駐泊都監桑懌率數千輕騎作爲先鋒,鈐轄朱觀、都監武英等人帶着步卒爲後繼,在對夏軍的兵力部署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只聽說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正與夏軍戰於張義堡,就跨過隴山率軍趕了過去,可知夏軍主力確切動向?可知隴山以西地形如何?恐是兩眼一抹黑,此乃只知己不知彼也!”

樑都監的目光掃過另一處沙盤上代表隴山的那片區域,彷彿能看到當時宋軍的茫然。

“其二是手握主動。李世民追擊,並非盲目突進,他親率的是兩千精騎,乃唐軍最鋒銳之矛,而且目標極爲明確——搶佔涇水南岸,隔絕宗羅睺與折墌城的聯繫!此乃扼敵咽喉之舉,使潰兵不得入城休整,守軍不敢出城接應。”

“李世民始終掌握着戰場主動權,逼迫敵人按他的節奏走,而任福見敵佯退便以爲勝券在握,貪功到了就彷彿是眼前吊着蘿蔔的驢一般的地步,什麼都顧不上了,只顧着追擊夏軍佯敗之兵,一路深入,輜重落後,步騎脫節,最後落入李元昊精心設計的口袋,從追擊伊始,主動已失,焉能不敗?”

陸北顧的聲音開始沉重了起來。

而這時,樑都監也拿起沙盤上代表宋軍騎兵的紅色小旗,在好水川口那片象徵死亡的山谷中輕輕放下。

沙盤宋軍騎兵周圍,全是藍色的夏軍旗幟。

“其三是未慮勝先慮敗。李世民出擊時,唐軍主力龐玉部雖經激戰但損失不大,在兵力對比上不存在劣勢,隨時可爲後援,李世民敢追,正是因其身後有大量援軍.而退一步言,對於李世民之勇,其自述‘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衆若我何’雖有誇大,但身邊有兩千精騎,即便被埋伏,一方面能從容殺出,另一方面於主力無損,是謂知己知彼。”

“再看任福,輕騎脫離大軍輜重,身後的援軍數量又少,一旦遇伏,西北其餘三路兵馬根本來不及趕到,身後朱觀、武英帶的幾千步卒即便支援上來了也同樣會成孤軍,所以只要中了埋伏,不管有沒有援軍都難逃覆滅之局!”

陸北顧最後指向沙盤上代表淺水原高地的位置:“故而言之,唐軍此戰之勝是依仗地利消耗敵軍銳氣,隨後伺機反擊,李世民行動目標明確。而好水川之敗,則是任福貪功心切,脫離預設戰場和韓相公的作戰計劃,孤軍深入敵預設伏擊圈,步騎脫節。兩戰之所以結果差異巨大,非天時地利之過,實乃人謀不臧!”

陸北顧話音落下,講堂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樑都監臉上的那道舊疤似乎微微抽動了一下,他盯着陸北顧沒有立刻說話,只是緩緩擡起那隻佈滿厚繭、虎口泛着青黑的手,用力在教席案几上猛地一拍!

“啪!”

一聲悶響,讓所有下捨生心頭都是一跳。

“好!”他大步走到陸北顧面前,目光灼灼,“好一個‘知己知彼’!好一個‘手握主動’!好一個‘未慮勝先慮敗’!你這番話,不似紙上談兵,倒像是親歷過戰陣一般,句句切中要害!”

樑都監的聲音洪亮,軍伍漢子沒那麼多文化,但鏗鏘聲中極見欣賞之情。

講武先生也捋須微笑,連連點頭:“陸生所言條理清晰,確實深得《武經總要》‘料敵應變’之精髓。”

講堂內瞬間爆發出嗡嗡的議論聲,所有目光都聚集在陸北顧身上,有驚訝,有佩服,也有幾分不可思議。

盧廣宇、黃靖嵇、竺楨這三個舍友更是目瞪口呆,他們知道陸北顧有見識,卻沒想到軍事上也這麼有見識,竟能在州學的講武課上,直面瀘州都監的考較侃侃而談,還得了如此高的評價!

講堂後門處,知州劉用臉上的訝異之色還未褪去,他側頭看向身旁的李磐,低聲道:“李判官,這賭約是我輸了確實如你所言,此子不凡。”

李磐臉上依舊是那副笑容,但眼底的滿意卻更深了幾分。

他攏在袖子裡的手輕輕搓了搓:“下官早言,此子胸有丘壑。”

“那範晉公的事情,須得你去跟他說了。”

“遵命。”李磐自無不可。

劉用點了點頭,望向講堂中央那個身形挺拔的少年,目光駐留了幾息,隨後從後門悄然離去。

隨後,講武先生又根據《武經總要》,詳細講了講兩場戰役的細節,又延伸開來講了些軍事上諸如糧道、城防之類的其他內容,一衆下捨生聽得頗爲津津有味。

時間過得很快,衆人還沒聽夠,上午的這堂講武課就結束了。

樑都監與他們告別後,徑自離開了下舍講堂,路過後門時見到李磐趕緊行禮打了個招呼,李磐又與他耳語了幾句,見陸北顧來了方纔止住。

“你隨我來,有兩句話要跟你說。”

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58章 沐佛節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51章 官家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88章 晚宴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78章 新家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65章 抉擇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81章 除夕第141章 觀瀾社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22章 清風樓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51章 歸途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61章 五觀堂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85章 戰意高昂的蘇軾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58章 沐佛節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68章 拜碼頭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82章 縣試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47章 放榜第30章 江川號子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68章 拜碼頭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20章 三易回河
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58章 沐佛節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51章 官家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88章 晚宴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78章 新家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65章 抉擇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81章 除夕第141章 觀瀾社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22章 清風樓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51章 歸途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61章 五觀堂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85章 戰意高昂的蘇軾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58章 沐佛節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68章 拜碼頭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82章 縣試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47章 放榜第30章 江川號子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68章 拜碼頭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20章 三易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