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

這次比試,因爲是國子監與太學之爭,所以作爲團體較量看的是團體總分,而非個人發揮。

陸北顧、程顥、程頤三人跽坐於國子監一側的三張矮案後,案上已備好筆墨紙硯。

太學那邊,同樣出了以劉幾爲首的三個人。

劉幾的目光掃過陸北顧三人,並沒有把他們當回事,他旁邊的兩位太學俊彥也個個神情倨傲,彷彿勝券已在握。

楊安國端坐主位旁,紫袍下的手指動來動去,眼神在陸北顧三人身上逡巡。

他旁邊的歐陽修和胡瑗反倒神色都很平靜。

歐陽修和胡瑗明明是此時在文風上將彼此視爲最大敵人的對手,但兩人全程都沒有表現出有什麼衝突。

“取題吧。”

負責主裁的老儒招呼了一聲,幾位翰林院的學士、國子監博士、太學博士一同上前,當着衆人的面,開始從前兩日由幾方共同出題組成的題匣裡抽取、拆封、確認題目,並命吏員迅速謄抄數份。

陸北顧能清晰地聽到自己沉穩的心跳,他眼觀鼻,鼻觀心,將心神沉入一片澄澈。

周敦頤的“靜功”很有用,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內心就徹底平靜了下來。

而這三日國子監藏書樓的苦讀、宋堂的傾囊相授,也已將他應試的狀態調整至巔峰。

很快,謄抄好的貼經題目分發至雙方手中。

跟正常科舉考試的十道帖經題不同,今天爲了讓雙方儘可能地充分發揮出實力,題目量是比較大的,足足五十道帖經題。

陸北顧目光如電,飛速掃過題目。

得益於他自穿越以來幾乎不間斷的晨讀,這些出自《論語》的題目,他幾乎在看到空位的瞬間,對應的缺失文字便自動在腦海中浮現。

陸北顧提筆蘸墨,手腕穩定,一行行端正清晰的正楷流水般落在紙上,速度奇快。

他幾乎不需要停頓思考,如同熟練的工匠在雕琢早已成竹在胸的紋路。

題目一道接着一道,陸北顧筆走龍蛇,節奏穩定。

偶爾遇到一兩個稍顯生僻的,他也只是略一凝神,便準確落筆。

程顥、程頤同樣下筆飛快,顯然這基礎功夫都極爲紮實。

而對面的太學學子,速度也不慢。

劉幾有着過目不忘的能力,幾乎是在看到題目的同時,答案便已寫就,他旁邊的兩名學子雖不如劉幾這般舉重若輕,但也個個專注,奮筆疾書。

圍觀的京中名士們的目光在雙方之間來回逡巡,試圖從答題的速度和神態上判斷高下。

時間在無聲的較量中流逝。

只用了半個時辰多點的時間,雙方便都寫完了。

觀戰衆人屏息凝神,等待着結果。

按照規則,每輪比試,都是要先判出結果,再進行下一輪的。

老儒與幾位學士、博士快速閱卷,低聲交流。

很快,第一輪帖經題的結果便公佈了出來。

“國子監,程顥對五十道、程頤對四十八道、陸北顧對五十道。”

“太學,劉幾對五十道、陳屬對四十九道、魏功達對四十九道。”

“雙方平手。”

聞言,堂下頓時響起一陣驚呼。 國子監三人竟能以如此高的正確率,跟太學的精英打成平手!

說實在話,這完全超出了圍觀衆人的預料。

楊安國緊繃的臉龐第一次露出了些許笑意,腰桿似乎也挺得更直了些。

胡瑗依舊面色平靜,只是目光在陸北顧三人身上多停留了幾瞬。

劉幾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隨即恢復傲然他控制不了隊友犯錯誤,不過對於他來講,這不是什麼問題。

因爲下一輪的墨義題,他自信天下無敵。

而程頤聽到結果後,則一開始顯得有些驚愕,隨後變得有些緊張了起來。

程頤很重視這次比試,在比試前做了大量準備,昨晚甚至沒怎麼睡着覺,而他這時候一想到他叮囑了好幾次的陸北顧沒掉鏈子,反而是他自己掉鏈子了,就覺得心跳都好像漏了一拍似的。

接下來的墨義取題,跟帖經是同樣的流程。

隨機從不同人出題組成的題庫裡抽題,然後交由書吏謄寫成考卷,發給幾人。

而相比於帖經,墨義的難度驟然提升。

畢竟,墨義的題目不僅要求解釋經文字句的本義,更要引述權威註疏,甚至辨析不同注家觀點,闡釋其在經義體系中的意義。

參與比試的幾人神情都明顯凝重了起來。

第一道墨義題就很上強度。

“《春秋·莊公七年》:‘星隕如雨。’《公羊傳》釋‘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則曷爲謂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復。’《穀梁傳》則雲:‘著於上,見於下,謂之雨;著於下,不見於上,謂之隕’,二傳於‘隕’、‘雨’之辨,其意爲何?‘不修《春秋》’之語謂何?”

沉思片刻後,陸北顧提起筆寫道。

“《穀梁》析‘隕’‘雨’之異,其意亦在聖人筆削,唯取‘隕’之實,棄‘雨’之虛,以正視聽。二傳殊途同歸,皆在彰聖人之微旨,正名實之辨。

《公羊》辨‘如雨非雨’,意在申經記錄之嚴謹,斥凡俗誤傳,引‘不修《春秋》’之‘雨星不及地尺而復’,則指原載或更近神異,孔子修《春秋》時刪其怪力亂神,以合常道。”

這次比試,明顯是要從墨義開始,就儘可能地拉開差距的。

所以,題目越往後面越難。

直到有一道出自《禮記》的墨義,把陸北顧都給難住了。

“《禮記·檀弓上》:‘南宮縚之妻之姑之喪,夫子誨之髽曰: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鄭玄注:‘從從,謂大高;扈扈,謂大廣。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謂‘髽’爲何髮式?夫子叮嚀‘毋從從’、‘毋扈扈’此細微之誡,於禮何哉?”

前半部分陸北顧倒是會答,乾脆寫下“所謂‘髽’者,婦人居喪時以麻束髮之式”,但後半部分,陸北顧擱筆沉吟了好久,都沒想好該怎麼答纔算完美。

最後他怕耽誤時間,整理思路後寫下“夫子誡‘毋從從’、‘毋扈扈’,非僅儀容之規,實乃深意存焉。喪主哀敬,發於內而形於外,髮式卑小收斂,正爲抑外飾之張揚,合內心之哀慼。此細微之誡,恰見古禮之精義,即節制以顯誠敬,斂抑方見真情.過猶不及,縱是哀容,亦不可失度而流於矯飾。”

墨義題極難,以至於雙方全都寫到了最後一刻鐘,沒有再出現帖經題提前寫完的那種情況。

甚至,雙方都有人到了收卷的時候,還沒答完。

而第二輪墨義題的結果也經歷了許久的判卷,才公佈出來。

“國子監,程顥對四十二道、程頤對三十九道、陸北顧對四十四道。”

“太學,劉幾對四十九道、陳屬對四十二道、魏功達對四十一道。”

“太學勝。”

第54章 小娘子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51章 官家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83章 春秋筆法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28章 真神了!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152章 “三難”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47章 放榜第82章 縣試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88章 晚宴第46章 《賦得梅》第46章 《賦得梅》第61章 五觀堂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40章 天下奇才!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41章 觀瀾社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31章 《水龍吟》第78章 新家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65章 觀棋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58章 州試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41章 觀瀾社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46章 《賦得梅》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58章 州試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74章 新法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
第54章 小娘子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51章 官家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83章 春秋筆法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28章 真神了!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152章 “三難”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47章 放榜第82章 縣試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88章 晚宴第46章 《賦得梅》第46章 《賦得梅》第61章 五觀堂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40章 天下奇才!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41章 觀瀾社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31章 《水龍吟》第78章 新家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65章 觀棋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58章 州試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41章 觀瀾社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46章 《賦得梅》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58章 州試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74章 新法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