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

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

翌日,天光微熹。

眼皮上出現了朦朧的亮光,陸北顧掙扎了一下,睜開了眼睛。

早晨的寒意透過門縫擠進學舍,麻布被裡有着難得的暖意,頭腦昏沉的他頗有些戀戀不捨。

但下一秒,陸北顧就一把將今年新做的麻布被掀了起來,因爲用力太猛,裡面的楊柳絮和敝綿都從縫隙裡擠了出來。

看着飄出來的白毛,陸北顧的心裡竟然升起了“要不要換個暖和的棉被”的念頭。

這個念頭甫一升起,就被他狠狠地甩了出去。

這時候雖然已經出現了棉花並被用來製作被子,但那都是有錢人家用來享受的,況且“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的故事不是沒有道理換了棉被是不是還要換個大牀?再然後呢?

最好一開始就不要有這念想。

經過這些時日,陸北顧已經很清楚自己要走的是怎樣的一條路。

或許他還做不到范仲淹那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最起碼,他要做到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活的更好,在不辜負本心的前提下,以筆爲刀,在這個時代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而無論是想要有尊嚴、有品格地活着,亦或是立功、立言,都需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來一步步地去實現!

陸北顧迭好被子,起牀去外面水井外刷牙。

跟很多穿越者前輩還需要苦逼地撕柳條、蘸粗鹽不同,北宋已經出現了成熟的牙刷,也就是用木頭做柄、馬尾毛當刷毛的牙刷,在雜貨店裡就能買到,一般是5-6文銅錢,並不貴。

想省點錢自己手搓也可以,就是這玩意鑽孔和薅毛都挺費眼珠子的。

牙膏倒是沒有,因爲很難做到液態保存,但是有牙粉。

其主要做法是將柳枝、槐枝、桑枝煎膏後冷卻搗碎,加薑汁、細辛拌勻一般是按份賣,一份裡面有四包,攏共賣1文銅錢。

陸北顧拿筆筒似的木頭牙缸從水井裡打了點涼水,牙刷放進去攪一攪,然後打開牙粉包,蘸了一下就送進嘴裡開始刷牙。

在拔牙能死人的年代,刷牙毫無疑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每日儀式。

“陸兄起這麼早?”

有個揹着笈囊的士子走進了學舍的院落。

陸北顧定睛一看,正是當日在河畔爲他呼救的兩人之一,合江本地人張晟。

“張兄。”陸北顧趕忙漱了漱口,“想着早點起來藉着晨光晨讀來着,過幾天要旬測了,多複習複習帖經。”

“晨讀?”

雖然第一時間沒轉過彎來,但張晟還是靠着猜測字面意思明白了過來。

“陸兄倒是勤奮,可以帶我一起嗎?”

“樂意之至。”

陸北顧把牙具放回學舍,拿了縣學發的《論語》出來。

光對着墨義下工夫也不行,畢竟考試還考帖經、詩賦呢,尤其是過幾天的旬測,考的就是帖經和墨義兩門。

而相對於需要理解且演變歷史長、諸學派說法繁雜的《春秋》《禮記》來說,帖經所考的《論語》,那就真的是靠背就行了。

不過他也不是要去死記硬背。

一方面,陸北顧有自己的記憶方法能迅速記住內容,另一方面,《論語》的本質是語錄,所以不能當啞巴,得讀出來,而非在心裡默背。

而這,也是他選擇晨讀這種方式的原因。

陸北顧與張晟站在學舍院落外,各自捧着《論語》誦讀,清晨的露水沾溼了他們的衣角,但兩人渾然不覺。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陸北顧低聲誦讀着,手指在四川最常見的竹紙所製作的書頁上輕輕滑動。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天邊的一抹紫霞悄然變紅,旭日被雲海捧了出來。 等到腿腳有些麻木,額頭也見了汗的時候,陸北顧終於從專注的晨讀狀態裡脫離了出來。

而這時候,卻見張晟正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他。

“張兄怎地如此看我?”陸北顧有些納悶。

“陸兄讀這些不煩嗎?”張晟也挺納悶,“我讀了十來頁,便覺得頭腦被灌滿了,怎麼都記不住新的。”

“那倒沒有。”陸北顧誠實道,“只覺得時間不夠用。”

“對了,張兄吃早飯了嗎?”

“沒呢。”

“那一起去吃點吧,我請。”

張晟點了點頭,他比陸北顧年長四歲,是合江縣本地人,家中經營着一間小藥鋪,雖不算富裕,但比起陸北顧這樣的寒門學子,條件已算優渥。

不過既然陸北顧打算請自己吃飯,那他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縣學裡有會食所,裡面早餐種類很多,但主食基本上餅居多,譬如燒餅、炊餅之類的。

嗯,炊餅其實就是饅頭,武大郎賣的那種。

陸北顧花4文錢買了兩個燒餅當主食,然後花1文錢給自己買了碗漿水,給張晟花2文錢買了碗楊梅渴水。

燒餅的做法跟現代有區別,但是區別不大,帶着芝麻的酥皮一口咬下去全是滿足,而漿水則是類似米湯的東西,但是裡面會加一點點蜂蜜和花果汁來調味,喝起來帶點甜。

至於張晟喝的楊梅渴水,有點於現代需要拿熱水衝調的蜂蜜柚子茶那種半成品飲料,屬於事先兌好的果醬甜膏,因爲成本高,所以賣的也比米湯貴。

因爲沒有手機,所以習慣了播放視頻當電子榨菜的陸北顧乾脆把《論語》放到了餐桌上,一邊吃一邊看着,說實話,裡面有些對話小故事也挺下飯的。

而就在這時,何聰帶着幾人走了過來。

他的餐盤上端着碗金玉筍帶羹,故意坐在了陸北顧的旁邊。

這是最貴的早餐之一了,通常是用新鮮的栗子、山藥、春筍加上調料熬燉而成,味道很鮮,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大宋,時鮮的價格通常是比普通蔬菜要明顯高一截的。

何聰見陸北顧不搭理他,心中不忿,故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簇新的湖綢直裰,又拍了拍腰間掛着的羊脂玉佩,對身旁同伴高聲道:“今日天寒,待會兒我請,去城南‘醉仙樓’吃碗羊肉旋鮓,再溫一壺玉灼酒暖暖身子。”

說罷,又瞥了陸北顧一眼:“有些人怕是連羊肉的滋味都沒嘗過吧?”

他的同伴附和着笑起來,目光在陸北顧洗得發白的麻布帶補丁長衫上掃過,意有所指。

陸北顧卻只是低頭翻了一頁《論語》,連眼皮都沒擡一下。

何聰討了個沒趣,冷哼一聲,吃完飯後就帶着人揚長而去。

張晟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湊過來低聲道:“陸兄,你當真不羨慕?”

陸北顧合上書,擡頭望向會食所門外初升的朝陽,晨光映在他的眉宇間,顯得格外俊朗。

他微微一笑,淡淡道:“不羨慕。”

張晟一愣:“爲何?”

陸北顧輕輕拍了拍手中的《論語》:“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張晟怔住,細細品味這句話,半晌才嘆道:“陸兄心境,我不及也。”

陸北顧笑了笑,沒再多言。

他在縣學的時間所剩無幾,所以格外珍惜。

如果不出所料的話,過不了多久知縣就該拉着他一起去成都府了。

(本章完)

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239章 宋瘋子第32章 驛站見聞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68章 拜碼頭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83章 春秋筆法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52章 “三難”第89章 白沙先生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31章 《水龍吟》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74章 新法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52章 知恩圖報第83章 春秋筆法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78章 新家第147章 放榜第251章 官家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46章 《賦得梅》第236章 周敦頤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52章 知恩圖報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239章 宋瘋子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68章 拜碼頭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3章 獨竹漂
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239章 宋瘋子第32章 驛站見聞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68章 拜碼頭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83章 春秋筆法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52章 “三難”第89章 白沙先生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31章 《水龍吟》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74章 新法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52章 知恩圖報第83章 春秋筆法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78章 新家第147章 放榜第251章 官家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46章 《賦得梅》第236章 周敦頤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52章 知恩圖報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239章 宋瘋子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68章 拜碼頭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3章 獨竹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