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觀棋

第65章 觀棋

帶領衆人的褐衣僧人是負責監督的,確認了每支隊伍都選人出戰後,對着第一關的守關僧人微微頷首,示意可以開始。

鬥茶,又稱“茗戰”,是在北宋極爲流行的比賽,比賽評判標準一般包括茶色、泡沫和茶味,茶色以純白爲佳,泡沫要求均勻細膩。

很多人都參與過鬥茶,但精通此道的高手,其實不多。

韓三娘先以指尖輕撫茶具,確認它們的溫度與質地。

隨後,她拿起竹筒盛放的山泉,輕輕傾入紅泥小爐。

炭火早已備好,她並不急着生火,而是看着爐中的水,似在判斷按照泉水的清冽程度該用多少水。

畢竟,炭火的數量是固定的,若是水放多了,就有可能溫度達不到煮茶的最佳溫度。

在判斷清楚以後,她這才引火入爐,炭火漸紅,泉水開始泛起細密的水泡。

看着水已經開始冒泡,她卻並不着急。

“水未至沸,茶不輕投。”

她輕聲自語,指尖捻起幾片茶葉,置於鼻尖輕嗅。

茶葉是僧人備好的,色澤青翠,香氣清幽,但她眉頭卻微微一動,似乎嗅到了一絲不該有的苦澀。

韓三娘不動聲色,指尖在茶籠中輕輕撥動,將幾片顏色稍深的葉片悄然剔到了下面。

隨後,她又從提供的松子、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裡,選擇了松子加入其中。

之所以還有這些選項,當然是因爲前唐遺風的影響了,要知道前唐時期煮茶跟煮粥可是沒什麼區別的,現在雖然不往裡面加亂七八糟的東西了,但一些別有風味的物品,鬥茶者還是會有選擇性地進行添加的,以突顯個人品味。

而第一關“巖泉煮茶”不限制時間,當然是因爲茶煮久了味道反而會變差。

韓三娘就很眼疾手快,在茶湯將沸未沸之際,果斷提壺離火,素手執盞,茶湯如一線金絲,傾入白瓷盞中。

茶色澄澈透亮,水汽氤氳間,隱約可見茶葉舒展如初綻的蘭芽。

隨後,便是不斷用沸水點茶,以及用茶筅攪的過程。

陸北顧作爲旁觀者,只覺得整個過程賞心悅目,而從這種近乎於藝術的儀式中,他也感受到了當初李磐第一次見面請他喝茶時到底有多不走心。

又過了一會兒,所有人的茶都陸陸續續地煮好了,一同放到了一處。

第一關的守關僧人背過身,由領隊的褐衣僧人調換順序以後,才轉過來品茶。

這位守關僧人接過茶盞,先觀其色,再嗅其香,最後才輕啜一口。

只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會皺皺眉頭。

等到了韓三孃的煮的茶,茶水剛入口,他便眉頭微展,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火候雖急,卻未失茶之本味,反而因快煮鎖住了鮮靈之氣,難得。”

另一邊,先鎮小隊派出參加第一關挑戰的人,煮的茶只能說是按部就班,細節並未做到完美,也未察覺茶葉中混入的老茶,茶湯入口微澀,卻終究落了下乘。

僧人一一品評過後,合掌宣佈了勝者。

“第一關,韓子瑜隊獲勝!”

調換茶杯順序的過程大家都看得清楚,故此褐衣僧人指着陸北顧他們的隊伍宣佈結果的時候,也並未有人有什麼異議。

韓三娘淺淺一笑,起身退回隊伍。

而出乎韓子瑜的意料,先鎮看到這個結果,非但沒惱,反而面上帶了一絲笑意。

這也讓他的心底,升起了不好的預感。

衆人繼續攀登,而再往上山路漸陡,石階蜿蜒向上,兩側古木參天,枝葉交錯間漏下斑駁的光影。

山下的蟬鳴聲也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山風掠過鬆針的沙沙輕響。 往上又走了一段路,當衆人都開始有些腿痠的時候,一片平坦的石坪映入了眼簾。

石坪約莫三丈見方,表面光滑如鏡,顯然經過精心打磨。

坪上擺着一副棋盤,一位身着袈裟的老僧盤坐於棋盤一側,面前擺着兩罐棋子,黑子如墨玉,白子似凝脂。

而棋盤上已經擺好了四顆座子。

是的,宋代圍棋不僅是十七路,而且是有座子的,非常限制開局自由度,規則是以一方棋子佔位與空點總和判定勝負,不存在貼目制度。

見衆人到來,老僧緩緩道:“第二關爲‘石坪對弈’,每隊派一人執黑先行,與老衲對弈,限時兩刻,輸得少的隊伍勝。”

衆人面面相覷,這麼有自信嗎?

不過,第二關跟第一關有了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加入了時間限制,而“限時兩刻”的條件顯然是爲了防止有人採取熬老頭戰術。

而這種限制,也讓衆人對於接下來的第三關、第四關,有了不好的預感隨着登山高度的增長,他們的體力和精力會肉眼可見地開始下滑,這時候關卡再加上時間限制,顯然跟在平地上氣定神閒地挑戰是不一樣的。

但說回眼下,在第二關的出戰人選上,韓子瑜卻犯起了難。

按照規則,在某一關勝了,可以選擇順延到下一關或下一關換人,但若是換人或敗了,那便不得再上場了。

要麼繼續派韓三娘上場,要麼就換人。

但韓三娘根本就不會下圍棋,所以只能換人。

韓子瑜有心保存實力到後面的關卡再出戰,第二關的出戰人選,只得計雲、陸北顧、盧廣宇裡面三選一。

“你們誰會下棋?”韓子瑜問道。

“.”

計雲沉默了,他這種坐不住的頑猴性子,當然是不會下棋的。

陸北顧倒是勉強稱得上會下圍棋,但也僅僅是“會下”而已,他這種穿越前能跟姜星火下兩小時難分伯仲的,能有多高的水平?

而且宋代圍棋跟現代圍棋的規則壓根也不是一回事,臭棋簍子還不懂規則,上去不是送嗎?

“我去試試吧。”

盧廣宇忽然說道:“雖然水平一般,但應該能支應一會兒。”

“去吧。”

盧廣宇跪坐在棋盤前,指尖輕輕摩挲着一枚黑子。

他擡眸看向對面身着袈裟的老僧,對方眼簾低垂,枯瘦的手指搭在棋罐邊緣,彷彿早已與這山間古鬆、石上青苔融爲一體。

“請。”

黑子落下,清脆的“嗒”一聲,在寂靜的此處格外清晰。

老僧的白子隨即跟上,輕如落葉點水。

二人你來我往,轉眼二十餘手已過。

盧廣宇的棋風是每一子都力求進攻,爭取在開局佔據主動權,看起來老僧始終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

“誰佔優勢?”韓三娘有些擔憂地問道。

“看起來是盧兄還掌握着主動。”韓子瑜回答道。

韓三娘確實不懂棋,但是她有直覺:“可那老和尚的白子,怎麼越看越像一張網?”

韓子瑜怔了怔,看向棋盤,眉頭驟然緊蹙了起來。

(本章完)

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85章 戰意高昂的蘇軾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74章 新法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61章 包青天第210章 甜水巷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58章 州試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65章 觀棋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22章 清風樓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58章 沐佛節第44章 詩賦之道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61章 包青天第136章 童謠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68章 拜碼頭第52章 知恩圖報第88章 晚宴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268章 拜碼頭第31章 《水龍吟》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65章 觀棋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67章 淯井監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43章 鑊氣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51章 官家第18章 終無應者第46章 《賦得梅》
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85章 戰意高昂的蘇軾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74章 新法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61章 包青天第210章 甜水巷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58章 州試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65章 觀棋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22章 清風樓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58章 沐佛節第44章 詩賦之道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61章 包青天第136章 童謠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68章 拜碼頭第52章 知恩圖報第88章 晚宴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268章 拜碼頭第31章 《水龍吟》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65章 觀棋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67章 淯井監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43章 鑊氣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51章 官家第18章 終無應者第46章 《賦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