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觀瀾社

大雨過後的盛夏格外炎熱,太陽明晃晃地懸在天穹上,從學舍裡往門外看去,空氣中似乎瀰漫着熱浪一般。

在這個沒有空調、電扇的時代,對於普通州學生來講,夏天實在是太難熬了。

陸北顧坐在書案前埋頭苦讀,旁邊放着幾條麻巾。

因爲天氣太過悶熱,汗水不受控制地從額頭、脊背往下流淌,別的還好說,就是這額頭上的汗水,不及時擦就掉進眼睛裡,實在是太難受。

不得已,陸北顧只能在汗珠快墜下來的時候,時不時就拿麻巾抹一把,饒是如此,汗還是不斷地往下淌。

“去膳堂灌了筒綠豆湯,還有一筒酸梅湯,你要哪個?”

周明遠用胳膊肘推開門,對着陸北顧問道。

陸北顧很是驚喜:“綠豆湯就行,多謝周兄了。”

周明遠把竹筒做的長筒型水杯放到了他案邊,說道:“你這也不休息休息,最起碼換身衣衫,汗都出透了,我看你這麼學,都怕你暈過去。”

“一入神就忘了。”

陸北顧站起來,稍微活動了一下脖子和腰腿,隨後又換了身乾淨的短衫。

對於中捨生的待遇,陸北顧最喜歡的一點,就是不用自己洗衣服,這在夏天實在是太便捷了,給他省出了很多時間用來學習。

今天距離如懸頂之劍一樣的四州聯考只有寥寥數日了,而州試也是迫在眉睫,陸北顧深知自己根基尚淺,所以才必須爭分奪秒。

周明遠“咕嚕咕嚕”地把酸梅湯喝了大半筒,然後問道。

“社團今晚便有集會,大約是要針對四州聯考過去幾年的出題規律進行分析,然後粗略押題,你有意嗎?若是有意可以同去。”

陸北顧想了想,四州聯考是每年夏天都會舉行的固定考試,從已知題庫上來講,遠比三年一次的州試要豐富的多.而且由於是四州的州學輪流出題,從他在藏書樓四層的總結來看,題目規律確實是有跡可循的。

而這種考試,很多上舍生都考過七八次甚至十多次了,聽說周明遠參加的社團,就是州學裡最大的社團,那其中成員對於這種考試的經驗肯定非常豐富,去聽聽倒也無妨,應該是會有不少收穫的。

Wωω.тт kān.¢ Ο

於是陸北顧應道:“正有此意,那多謝周兄引薦了。”

“行,那晚上跟我一起去就行,他們都聽說過你的名字,正好認識一下。”

“對了。”陸北顧問道,“那今晚的社團集會,會研究應試詩賦嗎?我最近倒是頗爲受此困惑。”

他的詩賦此前是由於趙抃的短期教導才得以入門,跟原本的水平比算是突飛猛進了這也與詩賦的特性有關係,入門不難,難的是之後的提升。

而因爲在現代的大量閱讀以及受到豪放派詩詞風格的影響,陸北顧的詩詞,在有靈感的情況下好好發揮一番,從文學性角度來講,其實還是頗爲不俗的。

但文學跟考試是兩碼事。

在考試規定的那些條條框框限制下,他寫出來的東西,跟在州學打熬多年的這些老生相比,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

也正因如此,他在上次的分舍考試中,纔沒有進入上舍。

如果他的詩賦水平能再強一些,大概率就進上舍了。

因爲在州學裡,前面的上舍生實力非常接近,這就導致了必須要儘量無短板,才能穩定待在上舍。

哪怕是周明遠,他的短板,也就是詩,在文會這種場合雖然不行,嚴重缺乏靈氣,但考試是沒問題的。 “當然,社團集會有不少應試高手,都會分享經驗的,你若是初次來,定能有很大收穫多交流交流,比自己閉門造車強多了。”

是夜,西齋三號內,燈火通明,人影憧憧。

這裡比普通學舍寬敞不少,顯然是州學撥給社團活動的專屬之地,並且在規定日期的某個時間段內不禁燈火。

幾張書案拼湊在一起,上面散落着各類書卷、札記和寫滿批註的舊卷。

已有十幾名學子圍坐,低聲交談,氣氛很專注。

他們大多是上舍生,也有幾名中捨生。

至於怎麼區分身份的,那當然是看各自身上的學服中捨生是淡青色的,上舍生是深青色的。

隨着周明遠帶着陸北顧到來,室內頓時安靜了一瞬。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名字響徹州學的新晉中捨生身上。

迎新雅集頭名、分舍考新生直入中舍且差點擠進上舍、更立下救城之功名刻碑廊任何一項都足以引人注目,何況集於一身。

周明遠笑着介紹道:“諸位,這位便是陸北顧,想必大家早已聞名。陸兄有意加入我們‘觀瀾社’,一同備戰聯考與州試。”

“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幸會!”

一名面容儒雅,頜下三縷長鬚的上舍生率先開口,語氣真誠。

“請坐。”旁邊一位中捨生連忙讓出位置。

“陸兄那篇《六國論》,在下拜讀數遍,受益匪淺!”

衆人紛紛見禮,言語間帶着明顯的敬佩以及好奇的意味。

陸北顧一一還禮,態度謙和,並無半分倨傲。

社團的社長,便是那位儒雅的上舍生,名喚崔文璟,亦是上舍排名穩定前三的佼佼者。

此人已經將近四十歲了,資格非常老,是慶曆五年進的州學,拿到過三次解額並赴京參加禮部省試,可惜始終沒能考中進士。

崔文璟待陸北顧落座,便直入主題:“既然陸賢弟加入,我們便按老規矩開始。”

社團的集會,跟陸北顧想象的其實不太一樣,並不是一羣人圍在一起嘰嘰喳喳互相爭執,最後誰也不服誰不歡而散。

相反,很有秩序。

由社長崔文璟作爲主持人按流程進行,每個人只有在固定環節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有點類似於讀書會,也有點類似於頭腦風暴,主要目的在於集思廣益、交流經驗。

開頭帖經和墨義的環節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大概過一下,然後討論一些重要考點,在深度上來講,沒法跟白沙先生直接教導相比。

不過從詩賦開始,陸北顧就覺得有收穫了。

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78章 新家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67章 意外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22章 清風樓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82章 縣試第54章 小娘子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58章 州試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22章 清風樓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32章 驛站見聞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74章 新法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78章 新家第165章 抉擇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83章 春秋筆法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51章 官家第158章 州試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
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78章 新家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67章 意外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22章 清風樓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82章 縣試第54章 小娘子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58章 州試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22章 清風樓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32章 驛站見聞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74章 新法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78章 新家第165章 抉擇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83章 春秋筆法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51章 官家第158章 州試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