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

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

陸北顧當然知道,別說“我全都要”了,這裡面的內容一個都不能選。

李磐及時說道:“張相公,陸北顧強於策論,墨義、詩賦稍遜,他來時的路上便說了,聽聞張相公尤善治經,極想聆聽教誨。”

陸北顧說沒說過這話,其實並不重要。

張方平聽了也並沒有明顯表露出什麼情緒,但是他內心深處其實頗爲高興,畢竟他年輕的時候就以博聞強識而聞名,對經學極有理解。

但即便如此,要是讓他抽幾天時間給陸北顧解經,對於張方平而言卻不太現實。

一方面是他作爲成都知府,幾乎是整個四川最忙碌的大員;另一方面則是講經與寫推薦信不同,是要擔着“師生”這份更大的因果關係的。

張方平認可陸北顧的才華,也願意提攜後輩,但眼下卻是朝局風雲突變之時,其實從心底來講,他反而不希望陸北顧跟自己有直接的牽連,免得耽誤前程。

而這時候,趙抃看出了張方平的顧慮,忽然主動說道:“此子一片赤心,若是張相公實在不得空暇,在下左右近來無事,倒是願意教幾日詩賦。”

轉運使司,一般都是秋天徵稅和查賬的時候特別忙。

而趙抃早就對益州路轉運使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包括簡化稅賦流程,嚴懲墨吏,整頓茶政等等,一切早都有了制度。

所以平常時節下面雖然也忙碌,但在夏初,趙抃作爲轉運使卻清閒得很。

更何況,趙抃跟張方平不一樣,他沒有那些顧忌。

“既如此,那你們便在成都盤桓幾日吧.可有地方住?”

李磐連忙道:“與青羊宮的道人言明瞭,會去那裡借住幾天。”

張方平點點頭,李磐這般安排很合他心意,他不喜歡做事太高調的人。

而看着陸北顧,張方平這時候大約是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就起身從身後翻找了一番,擡了一個樟木書匣出來。

“這套《春秋尊王發微》是我在開封時泰山先生贈我的,裡面還有些泰山先生的手記,應該對你科舉大有裨益,便送你吧。”

泰山先生,指的便是“宋初三先生”裡的孫復,這位大儒在泰山講學二十餘年,與其同爲“宋初三先生”的弟子石介一起創立了泰山學派。

泰山學派是大宋儒學界的重要學派之一,孫復與石介整理經學思想,推廣“尊王”“道統”學說,是慶曆新政在儒學界最有力的支持者。

其中孫復主張對於經學以“不惑傳注、舍傳求經”的方法進行研究,直接啓發了理學“義理之辨”的思維模式,而石介關於“理”、“氣”、“道統”等重要概念的解釋,則對於二程和朱熹等人的影響相當之大,可以說是開理學先河。

並且泰山學派的思想隨着孫復與石介在太學的任教,在整個大宋儒學界迅速蔓延開來,現在已經成爲了科舉考試製定答案時的重要依據。

而如今石介英年早逝,孫復垂垂老矣,也不再擔任國子監直講,這才顯得出這套獨一無二的《春秋尊王發微》的珍貴不僅比市面上賣的多了孫複本人的手記內容,更是極具收藏價值。

之前陸北顧一直沒錢買這套墨義參考書,如今竟然直接得到了孫復手記版的《春秋尊王發微》。

“多謝張相公!”

陸北顧作揖後連忙接過了樟木書匣,入手很沉。

樟木天然就有防蟲、防潮的特性,能有效保護書籍免受環境損害,在書匣材料裡是僅次於楠木的存在,可以說這個不小的書匣就已經很值錢了。

“打開看看。”張方平說道。

陸北顧當着幾人的面打開了樟木書匣,這種藏書用具是一個“五面匣子加可抽蓋子”的結構,便於存取且密封性較好,裡面放着足足十二卷《春秋尊王發微》,邊口都是用細竹條加固的,再以帶子和別子繫緊。

他打開翻看了一下,書頁已經有些泛黃了,明顯是有年頭的,而且上面記載的手記相當深奧,以他現在的經學水平很多東西完全看不懂。 “有看不懂的很正常,記住一句話就行了。”

看出了他的疑惑,張方平隨口背道:“夫知《春秋》者莫如孟子,不過曰‘《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耳,使二百四十二年中無人非亂臣賊子,亦何至由天王以及諸侯、大夫無一人一事不加誅絕者乎?過於深求而反失《春秋》之本旨者,實自復始。”

陸北顧細細思量,旋即恍然。

——哪有什麼春秋歷史?說的不過是五代戰亂罷了。

正因爲大宋太怕再出現一個遍地亂臣賊子的世道,所以纔要重視孫復和石介主張“尊王攘夷”的泰山學派,這也是把泰山學派對於《春秋》的學說作爲如今科舉考試標準答案的原因。

“相公提點精妙,學生受教了。”

張方平見他懂了,擺擺手說道:“拿回去好好讀吧,我與李知縣還有些話要說。”

趙抃看了看陸北顧,因爲陸北顧不是官身,所以身份不適用類似於公函的“牒”,也不能用類似報告性質的“札子”。

所以,他給陸北顧寫了張公憑①,相較於一次性臨時指令性質的手帖,這東西時效性更長一些。

趙抃在上面寫了陸北顧的姓名,然後填了個“問學”的事由,最後蓋上了隨身小印。

“喏。”趙抃說道,“這幾天拿着這個,有空便可來城南轉運使司尋我,今天就別來了.許久沒有給人講詩賦了,得找兩本書先準備準備。”

陸北顧一怔,笑道:“是。”

提着裝了十二卷《春秋尊王發微》的樟木書匣,陸北顧走出了湖心島的院落。

小碼頭上已經有船伕在候着他了。

湖面如鏡,倒映着天光雲影,岸邊垂柳輕曳,偶有飛鳥掠過。

隨着船伕划槳掠水,湖上泛起了細碎的漣漪,似有若無地漾開。

寧靜極了,又滿是生趣。

在這艘若沉若浮的小船上,陸北顧的心也跟着漸漸地靜了下來。

陸北顧很清楚,一封極有分量的推薦信加上一套泰山先生手記版的《春秋尊王發微》,張方平已經跟他兩清了。

而趙抃這位“鐵面御史”是個清正君子,只會教他詩賦,並不會給他謀取任何私利。

況且,這段關係算不算師生都很難說。

所以陸北顧並沒有因爲這次隨李磐來成都拜謁,結識了兩位高官而沾沾自喜甚至自我膨脹了起來。

他雖然一直身處象牙塔中,但很清楚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

在這個世界上,重要的事情並不是他認識什麼人,而是他自己是什麼人。

——————

①公憑,是宋代常見的通行或身份證明文件,由官員簽發,載明持有人身份、事由及許可範圍,非官府人員出入衙門須持此物,否則以“闌入罪”論處。

(本章完)

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51章 官家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34章 芙蓉城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36章 童謠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30章 江川號子第61章 五觀堂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10章 甜水巷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51章 官家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74章 新法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32章 驛站見聞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152章 “三難”第30章 江川號子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82章 縣試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43章 鑊氣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36章 周敦頤第172章 揪出蛀蟲
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51章 官家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34章 芙蓉城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36章 童謠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30章 江川號子第61章 五觀堂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10章 甜水巷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51章 官家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74章 新法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32章 驛站見聞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152章 “三難”第30章 江川號子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82章 縣試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43章 鑊氣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36章 周敦頤第172章 揪出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