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

聽到這個問題,蘇轍愣了愣。

“大約一百畝。”

陸北顧點點頭,好誠實的少年,真不撒謊啊。

其實在蘇轍沒回答之前,陸北顧就知道他家有多少地。

因爲蘇轍所作的《藏書室記》中就明確記載了“先君平居不治產業,有田一廛,無衣食之憂”,“廛”是宋代土地計量單位,原指城市中的宅地面積,後引申爲田地單位,其面積通常與“頃”相當。

在宋代,1廛=1頃=100畝=6000平方丈。

而眉山蘇家這一百畝地並不是在城郊附近的負郭田,並非特別肥沃的土地,大概率是些丘陵梯田上的土地,一般種植稻、麥,或者姜、芋等經濟作物。

不過一百畝地,哪怕是丘陵梯田的土地,產出也足以維持縉紳階層的基本生活了,否則蘇洵也年輕的時候也沒本錢去壯遊四方。

“那每年交多少稅呢?”陸北顧又問道。

“田都是中田,每畝所交夏稅約5文,所交秋稅約1石米,大概是500文加上100石米吧,其餘還有2000文左右的身丁稅和雜稅。”

宋隨唐制,用的還是兩稅法,不過大宋的夏稅基本上就是象徵意義的,夏稅通常以錢爲主或折納綢、絹、綿、布,收的非常少,稅收的大頭在秋稅,以實物糧食爲主。

至於稅率,全國不同地區乃至相同地區的肥瘠不同的土地都是不一樣的,從“二十五稅一”至“十三稅一”不等。

除此之外,還有些其他雜稅,裡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比如“支移稅”就相對合理,繳稅人在秋稅時需將糧食運至官府指定地點繳稅,若不願自己運,可以額外繳納這筆稅,作爲讓官府派來運糧食的人的腳力錢。

“身丁稅”則是二十到六十歲男丁需每年繳納的人頭稅,四川是五百文一丁。

但除了這些相對合理的稅,也有很多不合理的,比如農器稅、牛革稅等,每種雖然收的都不多,但架不住名目太過繁多,這種雜稅對地主可能還好,但對普通百姓就是很大負擔。

隨後,陸北顧又問了其他六人。

六人家中田產數量不等,最少的只有十幾畝地,最多的則有二百多畝地。

之所以沒有幾畝地的,是因爲在大宋科舉是需要成本的幾畝地的家庭餬口都費勁,幾乎不可能支撐一個孩子念私塾以後讀縣學,繼而考進州學坐在這裡。

而二百多畝地的大地主就是程建用家,程建用之父程仁霸曾爲眉山推官,叔父程濬任大理寺丞,所以才能攢下這麼大的家業。

“不抑兼併是國策,而且也沒有大亂導致的土地荒蕪,朝廷不掌握大量土地,所以北魏至隋唐所實施的均田制是沒有推行基礎的,朝廷更拿不出錢來通過購買的方式回收土地,強行推行必然天下皆反,對不對?”

“對。”

蘇轍點了點頭,說道:“朝廷之所以養百萬禁軍,便是爲了吸納流民,定不可能倒行逆施去實施均田制的,完全不現實。”

“那按照歷史上的經驗,現在看起來似乎就只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通過稅制來均衡人地矛盾所造成的影響.具體實施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清丈田畝,平衡田賦負擔,杜絕‘隱田’現象,你們覺得能接受嗎?”

盧廣宇率先表示他能接受,因爲他爹雖然是二郎灘的戶長,但因爲河谷裡梯田本來就少,所以哪怕是戶長,家裡也就十多畝不連在一起的地,根本談不上什麼“隱田”。 黃靖嵇也不介意,他家是合江縣普通市井家庭,家裡做點小生意,沒有田產。

而剩下的幾人就面面相覷了。

現在是“我的真有一頭牛”的環節。

要是家裡當家的,那回答自然是哪個都不能接受,畢竟“隱田”現象在大宋太普遍了,能給家裡省出來點錢總歸是好事,至於什麼朝廷財政什麼人地矛盾,跟我有啥關係啊?

不過他們都是有志青年,思來想去,覺得好像“隱田”確實不符合大宋律法,有違他們的正義感,而且家裡就算有“隱田”也沒多少畝,清查出來交得田稅雖然會多一些,但並沒有多到令人肉痛的地步。

於是,對於清查隱田這種辦法,他們最後都表示了支持。

“那第二種方法階梯田稅呢?比如可以設置成十畝以內的‘二十五稅一’,十畝到五十畝以內的‘二十稅一’,五十畝到一百畝以內的‘十五稅一’.這個辦法是最能平衡人地矛盾的,田多的多交,交的多了,自然就不願意去買那麼多地了。”

“我覺得不太公平吧。”程建用有些不平衡,“大宋本來就不抑兼併,田產多那也是祖輩辛苦攢下來的,憑什麼田多就要多交稅呢?”

“不現實,施行不了。”蘇轍也跟着說道。

至於家裡沒多少田的幾人,則對此態度截然相反,表示了強烈支持,因爲這樣他們交的田稅就少了。

“嗯,第二個方法階梯田稅確實不現實,全國上千畝的大地主都有的是,各個有錢有勢,這個方法誰提出來,誰就要被唾沫星子淹沒。”

“但是你們覺得第一種方法清丈田畝、清查‘隱田’,就真的能推行的下去嗎?”

蘇轍認真思考了一下,遲疑道:“應該.能推行吧?”

陸北顧笑了笑沒說話。

第一種辦法,在幾年後,很快就將由包拯與孫琳、郭諮所嘗試施行,名爲“千步方田法”,本意是解決“隱田”導致的賦稅負擔不均現象這種現象其實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普遍存在了,只不過現在更加嚴重而已,大地主紛紛隱田逃稅,導致賦稅負擔都加在了中小地主和農民身上。

而後,便是幾次試行推廣此法,但幾試幾罷,直到熙寧變法,才以“方田均稅法”的名字重現於世,由朝廷派人對各州縣耕地進行清查丈量,以東南西北四邊長各一千步爲一方,覈定各戶佔有土地的數量,然後按照地勢、土質等條件分等編制地籍及各項簿冊,並確定各等地的每畝稅額。

但是就這麼一項看起來可行性很高,能減輕百姓實際負擔,也沒有真正觸碰到大多數人利益的舉措,最後因各地大地主豪強的極力反對,只能在少數地區實行,數年後徹底廢止。

“在大宋,任何針對田畝的變革措施,所將遇到的阻力都是空前的。”

陸北顧說道:“而且第一種方法就算強行推行下去了,只是輕微暫緩人地矛盾的爆發,根本上來講,於事無補。”

既不大亂也能走出困境的辦法,確實如陸北顧之前所言“有,但是很難”,別說是階梯田稅,就算是清查隱田,看起來都不太好實施。

“那麼,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幾個年輕人的心頭,都升起了這個疑問。

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43章 鑊氣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67章 淯井監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47章 放榜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28章 真神了!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39章 宋瘋子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74章 新法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36章 童謠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58章 州試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28章 真神了!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65章 抉擇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65章 觀棋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65章 觀棋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54章 小娘子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47章 放榜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53章 上門催稿
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43章 鑊氣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67章 淯井監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47章 放榜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28章 真神了!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39章 宋瘋子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74章 新法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36章 童謠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58章 州試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28章 真神了!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65章 抉擇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65章 觀棋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65章 觀棋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54章 小娘子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47章 放榜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53章 上門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