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

十道帖經,裡面出了九道“倒拔題”。

難度不可謂不高,但陸北顧認真思索後,都一一答了上來,並確認無誤。

實際上,人搜索記憶時的初次反應,往往都是正確的。

他很相信自己的記憶力,在確認之後並沒有去反覆思考,免得糾結到最後,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

而墨義,同樣難度不低。

比如其中一道《禮記》題目。

“《曲禮上》:‘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鄭氏注曰‘謂君人者取於人。’,賈公彥《周禮義疏》曰‘人君當受人取法,不當自取法於人。’,然《學記》又云:‘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爲師。’互相之間似有牴牾,試申其義,並論爲師與爲君取法之道異同。”

此題就是那種典型的觸及經義之間內在聯繫的題目,需要考生有極強的思辨能力,不僅要弄明白這些話語之間的意思,還要給梳理清楚講明白,甚至還要避開出題人故意設置的語言陷阱。

陸北顧腦海中瞬間閃過嚴正在講習會上強調的“鉤玄提要”、“融會貫通”兩法。

他略作沉吟,下筆寫道。

“《曲禮》‘取於人’者,乃言人君之尊位,當爲天下儀範,故當‘受人取法’,示君權天授、垂拱而治之意,此‘爲君’之道,重威儀、立標準。

而《學記》‘博喻’、‘爲師’者,乃言教化之術,師者欲傳道授業解惑,必先‘取法於人’,虛心體察受教者之資稟美惡、進學難易,方能因材施教、廣譬博喻。

故二者非牴牾,實各有所指——爲君重立範,當‘不聞取人’;爲師重施教,貴‘能博喻’而‘取法於人’。

君道如北辰居所衆星拱,師道如江河奔流潤澤萬物,其‘取法’之道,一自上而下立極,一自下而上體察,殊途而同歸乎‘教化’之本。”

時間悄然流逝,太陽逐漸升高,陽光透過敞開的考棚口斜射進來,在案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因爲考場本身就不大,考棚分佈極爲密集,所以在聚集了這麼多考生、監考人員、輔助人員之後,空氣開始變得非常悶熱。

甚至,還傳來了一些難聞的便溺氣味。

隨着溫度上升,陸北顧的額頭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但他渾然不覺,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經義的汪洋中,引經據典,條分縷析,力求每一句都切中肯綮,每一字都經得起推敲。

而《春秋》的墨義題目裡,又好巧不巧地出現了那隻縣試曾經出現過的“勞什子鳥”。

“昭公二十五年《春秋》書:‘有鴝鵒來巢。’《公羊傳》謂:‘非中國之禽也,宜穴又巢。’何休注:‘權臣欲自下居上之象。’《左傳》則引師己之言,謂‘鴝鵒鴝鵒,往歌來哭’,預言昭公出奔。試析二傳災異說之異同,並論其與史事之關聯。”

不過縣試相比,州試的題目難度顯然升級了。

而陸北顧此時想起了在藏書樓四層研讀看到某州某年的冷僻墨義題,其中就有涉及《公羊》災異說的討論。

他凝神提筆,隨後寫道。

“《公羊傳》後,何休之注乃是承董仲舒‘天人感應’之說,更明指‘鴝鵒’穴居而巢處,乃‘陰居陽位’、‘權臣欲自下居上’之凶兆,直指季氏專魯、昭公失柄之實,以物象喻人事,彰《春秋》‘爲后王立法’、‘警懼人主’之旨。

《左傳》雖亦記師己童謠預言,然重在敘事,將‘來巢’視爲異事,引童謠爲後續昭公出奔之讖語,與《公羊傳》之災異理論迥異。

二者皆關聯昭公失政之史事,然《公羊》微言大義,《左傳》異事著史,均爲闡釋《春秋》‘辨吉凶、明善惡’之意。”

當陸北顧寫完墨義最後一道題的答案,放下筆時,日頭已然有些偏西了。

他活動了一下因長時間書寫而僵硬發酸的手腕和脖頸後,開始仔細檢查答卷。

字跡是否清晰?標點是否分明?引文是否無誤?義理是否通達?

他逐字逐句地審閱,如同一位老練的工匠在打磨最後的成品,直到這些問題全都確認無誤,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第一日的帖經、墨義,他已經傾盡全力了。

帖經他有信心能確保全對,而墨義是否拿滿分不好說,得看判卷老師。

但不管怎樣,他已經調動了所有知識儲備,尤其是墨義的《春秋》部分,更是將講習會所得與藏書樓補缺的心得發揮到了極致。

隨後,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

“鐺——!”

收卷的銅鑼再次敲響,聲音在空曠的貢院裡迴盪。

書吏們迅速行動,將一張張承載着學子們心血與希望的答卷收走。

陸北顧看着卷子被收走,心中反倒輕鬆了下來。

考棚外的甬道上,衙役開始分發今日的晚餐。

跟中午一樣,兩個溫熱的炊餅,一碟鹹菜,一碗清水。

陸北顧默默接過,就着清水,慢慢咀嚼着炊餅,味道雖然寡淡了些,卻能補充體力。

他需要食物,更需要休息,因爲明日還有詩賦的硬仗,後日更有那決定性的策論!

暮色四合,貢院內點燃了更多的燈火。

考棚區被分割成無數個孤島,每個孤島裡都是一個疲憊而緊張的靈魂。

陸北顧靠在冰冷的磚牆上,閉上眼。

他沒有去想今日的答卷得失,而是強迫自己清空思緒,讓高度緊繃的神經慢慢鬆弛下來。

夜風帶着涼意穿過考棚,吹散了白日的悶熱,也帶來了遠處更夫模糊的梆子聲。

更深露重,萬籟俱寂。

不知道是因爲瀘州八月份的晚上不算冷,還是怕有人作弊,亦或是覺得考生們都足夠身強體壯,總之,晚上並沒有發任何禦寒的衣物。

陸北顧在簡陋的考棚裡,裹緊了單薄的學服,沉沉睡去,爲即將到來的黎明,積蓄最後的力量。

如果說這三天的州試是登山,那麼首日的帖經、墨義就是山腳,他已穩穩邁了上來。

接下來的山路雖然難登,但陸北顧有信心到那“一覽衆山小”之境。

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9章 收穫不菲第54章 小娘子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83章 春秋筆法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58章 沐佛節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34章 芙蓉城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88章 晚宴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22章 清風樓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9章 收穫不菲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51章 官家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87章 頒獎儀式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39章 宋瘋子第28章 難得奢侈第43章 鑊氣第210章 甜水巷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67章 淯井監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61章 包青天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
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9章 收穫不菲第54章 小娘子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83章 春秋筆法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58章 沐佛節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34章 芙蓉城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88章 晚宴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22章 清風樓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9章 收穫不菲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51章 官家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87章 頒獎儀式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39章 宋瘋子第28章 難得奢侈第43章 鑊氣第210章 甜水巷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67章 淯井監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61章 包青天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