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官家

翌日,禁中,垂拱殿。

雖然景祐二年正月癸丑建了邇英閣、延羲閣用於經筵,但現在官家畢竟身體不適,入夏以來也就一直都在離寢宮最近的垂拱殿舉行了。

秋日的暖陽透過高大的窗櫺,在光潔的金磚地上投下長長的光影,檀香在鎏金獸爐中靜靜燃燒,氤氳出寧神的淡淡香氣。

翰林侍講學士楊安國身着紫袍,手持一卷《尚書》,正襟危坐於御座下方的小墩上,聲音沉穩、字句清晰地講解着《洪範》篇中“皇極”的要義,引經據典,一絲不苟,卻也不帶絲毫個人見解,如同在誦讀一篇早已爛熟於心的註疏。

御座之上,身着深緋色衣袍的官家趙禎,微微闔着眼。

他面容清癯,臉頰上沒掛多少肉,顴骨因此顯得有些突出,神情中帶着常年被國事和疾病所困擾導致的倦色。

楊安國那四平八穩、毫無波瀾的講解,如同溫吞的白水,雖無害,卻也實在提不起他多少興致。

“.是故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

楊安國的聲音還在殿中迴盪。

“楊卿。”趙禎忽然開口,聲音溫和,“昨日國子監與太學那場比試,結果如何了?怎麼沒聽你提及?”

楊安國心中一喜,就等官家您問呢!

他放下書卷,恭謹地起身,對着御座深深一揖,臉上瞬間堆滿了恰到好處的,帶着幾分激動與感慨的神情:“啓稟官家,臣正要向官家稟報此事!昨日比試,我國子監僥倖勝了!”

“哦?勝了?”

這個結果挺讓人意外的。

趙禎原本有些渙散的目光陡然凝聚,身體微微前傾,顯露出興趣:“太學都派了誰?”

“胡瑗門下風頭最勁的劉幾。”

楊安國語氣中的興奮再也掩飾不住,他不顧禮儀,聲音都拔高了幾分:“那劉幾恃才傲物,目無餘子,其文風更是險怪奇崛,堆砌生僻,實非正道!然我國子監雖式微,天幸仍有真才未絕!”

對於楊安國一有機會就逮住太學說壞話,趙禎早就習慣了,也並未制止。

而楊安國深吸一口氣,彷彿要將胸中積壓多年的悶氣一吐而出,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

“比試三場,帖經平手,墨義太學稍勝一籌,然時務策我國子監扳回一城!最後加試史論《仲達論》一題,定鼎乾坤!”

說到此處,他更是眉飛色舞:“那劉幾所作,雖辭藻華麗,典故繁複,然立意仍拘泥於忠奸之辨,格局有限,而我廣文館生陸北顧所作.”

楊安國頓了頓,他從袖中鄭重地取出一份謄抄得工工整整的文稿,雙手高舉過頂。

“臣斗膽,將此《仲達論》原稿謄本,呈獻官家御覽!此文實乃臣生平僅見之奇文!其史識之宏闊,立意之高遠,鍼砭之犀利,直指治國根本,發人深省!非但力壓劉幾,更勝臣等皓首窮經之輩多矣!官家一觀,便知臣絕非虛言!”

這話說的分量很重,顯然,楊安國有信心極了,甚至有信心到拿自己來做墊子去擡這篇文章的作者。

侍立一旁的內侍省右班副都知鄧宣言則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過那份還帶着墨香的文稿,躬身呈至御案之上。

鄧宣言是趙禎最信任的幾位宦官之一,去年還是內藏庫使、內侍押班,今年剛剛升任內侍省右班副都知,算是禁中僅次於任守忠的大宦官了。

鄧宣言恭謹地把文稿放到御案上,趙禎的目光落在上面,他並未立刻拿起,只是靜靜地看着《仲達論》這三個字。

殿內一時安靜下來,只有檀香嫋嫋。片刻,趙禎伸出略顯枯瘦的手,拿起文稿。

他看得不快,目光在字裡行間緩緩移動,神情卻很專注。

趙禎的文化本來就很高,雖然讓他寫作的話,那跟歐陽修、王安石這些大文豪肯定比不了,但是這麼多年看下來,審美水平還是非常頂級的。

楊安國屏住呼吸,緊張地觀察着官家的反應。

他看到官家起初眉頭微蹙,似乎在咀嚼那開篇,隨後手指在幾個字上輕輕敲了一下。

再往下看,趙禎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而最後一段入眼,趙禎的身體似乎微微震動了一下,他反覆看了兩遍,才緩緩放下文稿,目光望向殿頂的藻井,沉默良久。

殿內落針可聞,楊安國的心亦是提到了嗓子眼。

終於,趙禎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楊安國。

他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問道:“此陸北顧,年幾何?何方人氏?”

“回官家。”楊安國連忙躬身應道,“此子乃梓州路瀘州合江縣人,年方十七,此番是赴京應明春禮部省試,於國子監博士周敦頤處求學,前些日子由周敦頤推薦進入的國子監廣文館。”

楊安國這話屬於是真真假假,前面八成都是真的,後面“於周敦頤處求學”這一成沒那麼真,“由周敦頤推薦進入廣文館”這一成就是純假了。

這也是因爲楊安國很瞭解官家,明白自己這番話,就算有些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內容,官家知道了也不會細究的。

“一篇史論,竟能見微知著,將司馬氏篡魏之禍,溯源於掄才制度之弊,更以史爲鑑,警示於今難得。”

趙禎語氣平淡,但“難得”二字,已是他極高的評價。

楊安國心中狂喜,正要再誇讚幾句,卻聽官家話鋒一轉:“楊卿,你爲國子監判監事多年,可知這十餘年來,禮部所取進士,近半數皆出自太學?”

楊安國心中一凜,連忙躬身:“臣、臣略知一二,太學自胡安定主持以來,學風興盛,人才輩出,此乃國家之幸.”

趙禎懶得聽他的違心話,打斷了他,乾脆問道:“是人才輩出,還是‘太學體’一家獨大,幾成定式,以至於考官閱卷,非此等險怪奇崛、堆砌辭藻之文,便難入法眼?長此以往,天下士子競相效仿,唯求新奇偏鋒,而忘經義根本、實務民生,這也是國家之幸?”

官家的字字句句像冰冷的針,刺得楊安國後背瞬間滲出冷汗!

他這才明白,官家對太學體弊端、乃至太學形成的某種“學閥”傾向,洞若觀火!

對於昨日那場比試,今日官家關心的,恐怕遠不止國子監的顏面

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楊安國的心頭——官家這是要對明年的禮部省試,甚至是對這籠罩科場十餘年的“太學體”文風動手了!

歐陽修等人力主的“古文體”恐怕真的要迎來轉機,而陸北顧這篇橫空出世的《仲達論》,無疑成了點燃這場變革的火星。

“官家明鑑萬里!”

楊安國不敢再說話了。

趙禎的目光重新落在那份《仲達論》上,手指輕輕點着那句“使制衡之樞常在,公道之門常開”。

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65章 抉擇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1章 《水龍吟》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3章 獨竹漂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67章 淯井監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10章 甜水巷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38章 開源?節流?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23章 獨竹漂第61章 五觀堂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32章 驛站見聞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88章 晚宴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10章 甜水巷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3章 漱玉別業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8章 終無應者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65章 觀棋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65章 觀棋
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65章 抉擇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1章 《水龍吟》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3章 獨竹漂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67章 淯井監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10章 甜水巷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38章 開源?節流?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23章 獨竹漂第61章 五觀堂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32章 驛站見聞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88章 晚宴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10章 甜水巷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3章 漱玉別業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8章 終無應者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65章 觀棋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65章 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