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甜水巷

“這我倒是不清楚,不過你可以去御史臺問問。”

山羊鬍吏員想了想,說道:“你出了貢院向西到南薰門內大街,然後向北走,經過蔡河上的龍津橋進朱雀門,朱雀門裡面就是內城了,到了內城順着御街繼續北走,御街西側便有開封府衙,在看到開封府衙的路口西轉直走,御史臺就位於這條東西向的街上,處於尚書省東門的南側,應該不難找。”

這一串話聽起來很亂,但陸北顧的方位感很好,完全能理解。

實際上就是找到南薰門內大街後向北一直走,看到開封府衙再西走就到御史臺了。

而路線雖然不復雜,但距離卻着實不算短。

一路走到御史臺,哪怕陸北顧這般年輕小夥子,都累的直喘氣。

歇了一會兒之後,陸北顧向御史臺的門吏出示了自己的省試號牌,隨後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但御史臺的門吏根本不搭理他泄露官員住址,出了事誰負責任?

而且就算告訴住址,一般也找不到人。

因爲大宋京官都是卯時(6點)上班,未時正(14點)下班,如果遇到三伏天,甚至午時即可下班。

而除了需要參加早朝的常參官,必須得天不亮就赴待漏院等候去垂拱殿奏事,其他的京官都悠閒得很,下午下班後精力普遍還很充沛,通常會選擇去尋些樂子.或去正店吃酒、或去瓦子看錶演、亦或是參加宴會,總之都是到晚上纔會回家的,所以下午大概率是不在家的。

這時候,御史臺的正門走出一位身着緋袍、腰佩銀魚袋的官員。

“這是怎麼了?”他隨口問道。

小吏答道:“這人來尋趙公。”

陸北顧連忙道:“晚生乃殿中侍御史趙公門生,此次赴京參加禮部省試,想要拜謁趙公,只是不知趙公府邸所在,故而前來御史臺相詢。”

“你叫什麼名字?”

“瀘州陸北顧。”

“陸北顧?”緋袍官員思忖剎那,似是有印象,“確實聽他誇讚過趙公爲人清介,不喜奢華,並未住在官廨集中的內城西側,而是居住在內城東南隅的小甜水巷內。”

“你由此出門,穿過御街繼續東行,看到大相國寺的後門,再往東北走便是小甜水巷,記住,是小甜水巷,不是第一、二、三、四甜水巷,小甜水巷裡牆後有株老梅樹的便是,巷子頗深,需仔細尋訪。”

“多謝指點!敢問上官高姓大名?”

“侍御史知雜事範師道。”

大宋言官系統,又被稱爲“臺諫”,其中臺指的便是御史臺,諫則是諫院。

御史臺的正職是御史中丞一人,副職便是侍御史一人,再往下則是殿中侍御史兩人,以及監察御史六人。

其中殿中侍御史是常參官,必然列席朝會監察百官,並有彈劾百官不法行爲的職責,監察御史則是分別負責監察六部和地方事務的。

而侍御史作爲御史臺的副職,若是帶上了“知雜事”這個頭銜,就等於是“主持御史臺日常工作”了,這也意味着御史中丞其實不管事。

這麼說,這位還是趙抃的頂頭上司。

“學生謝過範公!”陸北顧又道。

範師道擺了擺手,坐上了御史臺門口停着的騾車離開了。

陸北顧歇了會兒,他本來想僱輛驢車,但好巧不巧,這裡附近都是官衙.尚書省、中書省、開封府衙、御史臺,全都扎堆在這裡,官員出行都有自己的車,便是沒有,屬下小吏也會給他們僱馬車或騾車。

因此,物美價廉的驢車在這裡根本看不到,更沒有驢車車伕敢來這裡拉客,畢竟這種地方除了歸開封府衙的勾當左右廂公事,也就是俗稱的“廂官”管理,更是有街道司的兵丁到處巡邏,抓住了來這裡拉客的驢車車伕,驅趕都算輕的,嚴重點連驢帶車直接沒收了。

所以,陸北顧一咬牙,繼續走!

他依着範師道所指,原路返回到了開封府衙門口,然後橫穿過繁華的御街,繼續向東走,經過的這條路位於大乾明寺和大相國寺之間,人還是不少。

不過,再往東北方向走,內城的官衙氣派和御街的極致繁華便漸漸淡去,街道雖仍整齊,兩側卻多了些樸素的民居和售賣日用雜貨的小鋪。

而等到進了甜水巷,陸北顧只覺得空氣中瀰漫着一種清冽、微潤的水汽。

這地方爲什麼被稱作“甜水巷”呢?

因爲開封城的很多地下水鹽鹼含量都很高,味道很苦,而開封城附近水系雖然繁多,如黃河、汴河、蔡河、五丈河等,但水質卻不行,所以這些水都統稱作“苦水”,只能用來洗衣、生產。

而“甜水”便是可直接飲用的井水,開封城裡其實很多地方都分佈着甜水井,但唯有內城的這片區域,甜水井格外地多,久而久之,便稱作“甜水巷”。

至於遊戲《逆水寒》裡,將甜水巷當做娛樂場所,其實是不太符合史實的。

因爲開封城裡那種妙齡少女比較多的地方都集中分佈在內城東側區域,跟甜水巷還有段距離呢,而且甜水巷的商業邏輯是賣水。

這裡聚集了很多專門賣水的商販,並衍生出了以水爲基礎的商業活動。

“哎——甜水來咯——新汲的井水,透心涼咧!”

不時就有吆喝聲傳來,帶着特有的韻律,這便是傳說中的“甜水令”了。

推着獨輪水車的漢子,車上固定着數個碩大的木桶,桶沿溼漉漉的,正沿着巷子緩慢巡行叫賣。

而除了流動的水販,巷子裡更多的是臨街開設的“水鋪”和“飲子攤”。

水鋪門口往往砌着水池或擺放着大水缸,上面覆着木蓋或細篾席以防塵,夥計或是用木瓢舀水裝入顧客自帶的容器,或是直接將水注入鋪內。

而更吸引他的,則是那些“飲子”攤。

甜水巷道路兩側的“飲子”攤到處都是,各色各樣的木牌或小幡上寫着飲子名目,香氣或清甜、或酸爽、或帶着草藥特有的芬芳,在溼潤的空氣裡交織瀰漫。

而所謂“飲子”便是這時代各種用甜水調製的冷熱飲料,他在瀘州就看計雲喝過紫蘇飲子,開封的飲子種類則更爲繁多,堪稱琳琅滿目紫蘇飲子、綠豆湯、漉梨漿、酸梅湯,除了這些常見的,更有用新鮮果子搗碎調製的姜蜜柑水、荔枝膏水、沉香水、香薷飲等等不同口味的飲子。

“客官,走累了吧?來碗酸梅湯?生津止渴,祛除秋燥,最是爽利!”一個守着飲子攤,頭戴青色小帽的精瘦漢子見陸北顧站在巷口張望,臉上還帶着疲憊的神情,立刻熱情地招呼道。

陸北顧確實走得口乾舌燥,喉嚨發緊。

他嚥了口唾沫,走到攤前,開口問道:“敢問‘小甜水巷’該往哪邊走?”

那精瘦漢子臉上的熱情笑容瞬間淡了幾分,眼神滴溜溜一轉,並未直接回答,反而拿起一個粗瓷碗,從旁邊一個冒着絲絲寒氣的木桶裡舀起深紅色的酸梅湯,手腕一抖,那清涼的汁水便穩穩落入碗中,幾顆飽滿的梅子沉浮其間。

他熟練地將碗推到陸北顧面前,臉上重新堆起笑容:“客官,這甜水巷裡頭,名字相近的巷子可有好幾條呢!您這空口白牙地問路,小人我生意忙,一時還真有點迷糊.要不,您先嚐嘗我這祖傳方子的酸梅湯?解了渴,腦子清爽了,小人也好給您指個明路不是?七文錢一碗,加冰的,最是消乏!”

這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陸北顧心中瞭然,而他長途步行至此,估摸着少說也都走了有五六公里的路了,也確實渴極,再加上七文錢也不算貴,便不再猶豫,從袖中摸出銅錢放在攤上道:“那便來一碗吧。”

“好嘞!客官您爽快!”

漢子麻利地收了錢,笑容立刻真誠熱切了許多,將碗又往前推了推。

“您請慢用,包您喝了還想喝!”

陸北顧端起碗,冰涼沁骨的觸感從指尖傳來。

他喝了一大口,酸甜冰涼的汁水帶着梅子特有的清香瞬間充盈口腔,滑過乾渴的喉嚨,渾身的疲憊都被這口涼意壓下去不少,精神也爲之一振。

他忍不住又喝了幾口,喝完才放下碗,嘴裡咀嚼着梅子,囫圇讚道:“果然好味道。”

“嘿嘿,祖傳的手藝,就指着這口甜水巷的好水呢!”漢子得意地搓着手,見陸北顧喝得滿意,這纔給他指路道:“客官您要找的‘小甜水巷’啊,喏,就是那條,看着不起眼的巷口,拐進去一直走就是了。”

陸北顧順着小販所指,步入那條略顯幽靜的小巷。

小甜水巷果然幽深,道路僅容兩三人並行,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

巷內多是些白牆灰瓦的小院,顯得寧靜安詳。

他一邊走,一邊留意着門前的景象,尋找着那株老梅樹。

終於,在巷子中段,他看到了扇不起眼的木門,門扉虛掩着並未緊閉,而門旁倚牆生長着一株枝幹虯勁的老梅樹。

時值深秋,雖無梅花,但那蒼勁的枝椏斜逸而出,在澄澈的秋陽下投下疏朗的影,自有一股清寂高潔的韻味。

陸北顧心中涌起一股激動,斜穿了小半個開封城,終於找到了!

他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上前輕輕叩響了門環。

“篤、篤篤。”

門內很快傳來腳步聲,一個穿着乾淨布衣、約莫四十許的老僕拉開了門,疑惑地打量着眼前這位年輕士子:“郎君何事?”

陸北顧恭敬地作揖:“煩請通稟趙公,瀘州舊日弟子陸北顧,特來拜謁恩師。”

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46章 《賦得梅》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10章 甜水巷第261章 包青天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54章 小娘子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8章 終無應者第34章 芙蓉城第34章 芙蓉城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7章 旬測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34章 芙蓉城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8章 終無應者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89章 白沙先生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7章 旬測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2章 實力排序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44章 詩賦之道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32章 驛站見聞第165章 抉擇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84章 詩賦
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46章 《賦得梅》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10章 甜水巷第261章 包青天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54章 小娘子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8章 終無應者第34章 芙蓉城第34章 芙蓉城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7章 旬測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34章 芙蓉城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8章 終無應者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89章 白沙先生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7章 旬測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2章 實力排序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44章 詩賦之道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18章 終無應者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32章 驛站見聞第165章 抉擇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84章 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