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

七月廿二,嘉州州學。

嘉州地處川西水路中樞,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匯流,水汽蒸騰,暑氣比瀘州更添了幾分溼悶。

然而依山而建的嘉州州學,飛檐斗拱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經常有長風穿堂而過,倒是比平原地帶的州學多了幾分清涼。

“嘉祐元年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的橫幅,醒目地懸掛在州學正堂之上。

此刻,來自瀘、眉、嘉、戎四州的百名頂尖學子,身着各自州學的學服.瀘州青色、眉州褐色、嘉州藍色、戎州赭色,匯聚於這寬敞肅穆的正堂之內。

之所以能在時間寶貴的前提下,還把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作最後的考前突擊,是因爲如今正處於夏季漲水期,長江流速很快。

在這種情況下,眉州走水路順江而下半天即可到嘉州,走陸路回去則是一天;戎州走陸路到嘉州需要一天,走水路回去則是半天;唯有瀘州,走陸路要一天半,回去要一天。

實際上,四州之間的距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遠,因爲“州”這個行政區在大宋本身就不大以他們所在的四川舉例,《宋史·地理志》記載,北宋時期益州路16州、梓州路15州、利州路6州、夔州路12州,四川這片地方能劃分出來足足49個州,每個州的轄境能大才怪了!

而正是因爲具有長江航道交通以及本身陸路距離不遠這兩個基礎條件在,四州聯考才能連續舉辦這麼多年。

言歸正傳。

此時能站在這裡,皆是四州聯考前百的俊彥,是今秋州試解額的有力爭奪者。

陸北顧身着嶄新的瀘州上舍深青色學服,本來就高,身姿挺拔如鬆,在人羣中便頗爲顯眼。

“陸北顧,這邊來一下!”

瀘州帶隊助教的聲音傳來。

陸北顧正與崔文璟、周明遠等幾位觀瀾社同窗低聲交談,聞聲便走了過去。

離開隊伍時,他能感覺到不少目光聚焦在了自己身上.好奇的、探究的、審視的,甚至不乏帶着一絲挑戰意味的。

他的名字,早已隨着那份驚掉無數下巴的第十七名總榜成績,被很多人知曉。

在右側眉州州學的隊列前列,一位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身形清瘦,顴骨微凸,三綹長髯垂至胸前,面容帶着一種飽經風霜的沉鬱,他身旁站着一位氣質端方、目光溫潤的年輕人,正是蘇轍。

蘇轍看到陸北顧望來,微笑着頷首致意。

而中年男子那雙銳利的眼睛則落到了陸北顧身上,帶着棋逢對手般的審視。

陸北顧心下了然,那位清瘦的中年人,必是名滿蜀中、屢試不第卻以散文傳世的蘇洵無疑了。

陸北顧坦然迎上蘇洵的目光,拱手遙遙一禮,蘇洵亦微微拱手回禮,眼神中探究之意更濃。

陸北顧跟着助教往前走了幾步,便見臺階之上,一位身着官袍、氣度儒雅的中年學官正和善地看着他。

助教低聲介紹:“這位是嘉州州學陳元禮教授,亦是此次講習會的督學。”

“學生陸北顧,拜見陳教授。”

陸北顧上前一步,深深作揖,姿態恭敬。

陳元禮看着眼前這個高大俊朗、舉止沉穩的年輕人,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欣賞之色。

“你那篇《論苛政猛於虎》,義理精深,切中肯綮,尤其‘度’‘法’之論,頗有見地,老夫閱卷時便印象深刻。”

陸北顧心頭微暖,連忙道:“教授謬讚,學生愧不敢當,只是平日讀書偶有所感。”

“不必過謙。”陳元禮擺擺手,“文章之道,貴在見識,你能有此見地,足見平日用心。此五日講習,望你摒除雜念,潛心向學,若有疑難不解之處,可隨時來尋老夫探討。” 這無疑是極大的鼓勵和認可!

陸北顧心中振奮,再次鄭重行禮:“多謝教授提點!學生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教授厚望!”

“嗯,回隊伍去吧。”陳元禮滿意地點點頭。

陸北顧回到瀘州隊伍,周圍同窗看向他的眼神又多了幾分不同.能讓陳教授表示欣賞,這份殊榮,這些年也屬罕見。

很快,陳元禮來到了正堂前。

嘉州州學的助教清了清嗓子,高聲道:“肅靜——!”

喧囂的正堂,瞬間安靜下來。

“本官陳元禮,嘉州州學教授,忝爲此次講習會督學。”

陳元禮的聲音很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爾等皆爲四州俊彥,經聯考遴選匯聚於此。州試龍門在望,此五日講習,乃集四州學官畢生心血,剖析歷年得失,點撥應試關竅,望爾等珍視這次機會。”

“另外,爾等須知,州試非獨考校學問,更磨礪心志!唯堅韌勤勉、心無旁騖者,方能於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不負朝廷選士之心,不負師長親朋之望,亦不負爾等寒窗苦讀之功!”

一番話,既點明機會寶貴,又含激勵與警示,讓在場學子無不心頭凜然。

“講習會即刻開始!請諸生按點名分列,隨助教前往指定學舍!”

隨着陳元禮話音落下,助教們立刻行動起來,開始按手中的名單點名。

而從點名的順序來看,並不是按州分的,甚至不是按聯考的排名順序分的,而是隨機分配成八組,每組十一到十三人不等。

至於爲什麼要這麼打散了重新分配,陸北顧一時半會兒沒想明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花了這麼多時間精力,把他們匯聚在這裡,肯定是有重要意義的。

否則的話,各自在自己所在的州學進行考前準備不就好了。

在把本組的人點齊後,相應助教即引導各自的學生離開正堂,走向早已安排好的、更爲寬敞涼爽的專門書齋。

“崔文璟。”

“先鎮。”

“陸北顧。”

“蘇洵。”

“韓子瑜。”

“周明遠。”

“.”

不知道怎麼回事,他被分到的這組裡,認識的人還挺多。

陸北顧等人跟在助教身後,前往他們被分配到的書齋。

州試前最後的衝刺,開始了!

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10章 甜水巷第147章 放榜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47章 放榜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82章 縣試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61章 五觀堂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82章 縣試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82章 《別歲》第82章 縣試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41章 觀瀾社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36章 周敦頤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98章 流觴曲水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46章 《賦得梅》第210章 甜水巷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261章 包青天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10章 甜水巷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65章 抉擇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251章 官家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31章 《水龍吟》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89章 白沙先生
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10章 甜水巷第147章 放榜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47章 放榜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82章 縣試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61章 五觀堂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71章 心懷宇宙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82章 縣試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82章 《別歲》第82章 縣試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41章 觀瀾社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36章 周敦頤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98章 流觴曲水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46章 《賦得梅》第210章 甜水巷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261章 包青天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10章 甜水巷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65章 抉擇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251章 官家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31章 《水龍吟》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89章 白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