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

接下來雙方的爭論點則是恢復教宗國上一次戰爭前的領土狀態,教宗國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一但恢復之前國土,就可以將意大利攔腰截斷。

弗里德里希:“教宗國的地位是超然的,但是意大利王國通過歷次陰謀詭計不斷蠶食教宗國的領土,我們應該把教宗國放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上,教宗國不參與國際事務,但是任何國家也不得入侵教宗國,否則入侵者就是上帝的敵人,任何人都有權消滅掉他。”

也就是把教宗國變成一個花瓶,或者說永久中立國,這件事對其他國家都沒有影響,只有意大利域內想統一的勢力,都會受到影響,就像卡在脖子裡的魚刺一樣難受。

加摩爾當然反對:“意大利王國是不承認教宗國存在的,他只是奧匈帝國的傀儡。”

弗里德里希:“就算是當傀儡也比被撒丁這種邪惡國家滅亡的好!這就是你們撒丁王國對待教皇的態度,以及上帝的態度麼?”

一但涉及到宗教問題,奧匈帝國就取得優勢,畢竟教宗國在世界信徒中還是有些影響力的。

眼看兩人又要吵起來,格蘭維爾伯爵說道:“好了,既然都有分歧,那接下來我們就逐條分析和討論。”

奧匈帝國對意大利理想狀態是肢解意大利,同時收復威尼斯—倫巴第地區,而意大利王國的想法已經不重要了,現在就要看英俄兩國態度。

英國在撒丁王國是存在利益的,所以希望保持意大利王國的完整,但是指望奧匈帝國罷兵放任意大利統一是不可能的事,英國人自己也不可能讓龍蝦兵上岸和奧匈帝國作戰,尤其是現在,意大利敗局已定,最好的話還是讓俄國人來當這個惡人。

於是格蘭維爾伯爵對俄國外交大臣說道說道:“戈爾恰科夫閣下,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戈爾恰科夫:“我沒有過多意見,不過我認爲應該尊重意大利王國的完整和統一,我們也支持那不勒斯王國獨立自主。”

都支持,也是都反對,戈爾恰科夫沒有提教宗國,畢竟信仰上考慮,戈爾恰科夫也不會爲教宗國說好話,最好趕快完蛋,然後東正教取得基督教話語權。

而之所以對那不勒斯王國表達善意,自然是因爲那不勒斯王國獨立基本上不會改變了,除非有國家真同奧匈帝國開戰,這個國家可以是英國,法國,甚至普魯士,但絕對不能是俄國。

俄國雖然對奧匈帝國的火氣很大,但是爲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幹一架根本不可能,尤其是現在意大利王國已經名存實亡,那不勒斯王國都復國了,意大利王國的利用價值也極大降低,完整的意大利還能勉強牽制奧匈帝國,三分之一的意大利只能被奧匈帝國吊打。現在即使是俄國出兵了,大概率也改變不了意大利現狀,頂多在東邊給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些打擊,如果俄國這樣做,估計奧地利不驚反喜,奧匈帝國繼續存在的基礎之一就是俄國存在。就算成功了,最後的成果也不可能落到自己手裡,而是讓英國人白撿便宜。

所以干涉意大利對於俄國來說就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戈爾恰科夫對英國人的挑撥一點也不上心,要真幫助意大利,還要看英國人的態度。

眼看戈爾恰科夫對意大利王國不上心,格蘭維爾伯爵也沒有辦法。恰好這個時候法國已經廢掉了,暫時對意大利地區也無能爲力,總不可能真英國上吧!

格蘭維爾伯爵還是清楚的,奧匈帝國這次已經成了最大贏家,也就是贏大贏小的問題。既然不能阻止奧匈帝國,那就儘量讓奧匈帝國的收益最小化。

格蘭維爾伯爵:“關於這次戰爭意大利王國要負很多的責任,但是奧匈帝國也不是沒有責任,本來戰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看你們兩國還是各退一步爲好,畢竟戰爭到了這個地步,結果已經很明顯了。”

說出這句話,算是格蘭維爾伯爵代表英國承認這次戰爭奧匈帝國獲勝,但是還想替意大利王國爭取一下。

弗里德里希:“我們可以讓步,但是頂多是西西里島可以繼續留在意大利王國內,但是也僅僅是這樣。”

西西里島民衆本來就反對那不勒斯王國統治,所以這個還是可以放棄的,要不是奧匈帝國鼓動,給意大利王國施加壓力,那不勒斯王國都不打算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加摩爾:“奧匈帝國沒有和平的誠意,西西里島本來就在我們控制之下,所以並不能算作談判的條件。”

弗里德里希:“呵呵,現在戰爭局勢變動的主動權在我們手中,如果我們要將意大利進一步肢解,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們。”

弗里德里希的話,引起了英俄兩國反對,但是他們也認識到,意大利王國如果再不投降,到時候恐怕連撒丁王國都可能不存在了,雖然現在意大利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但是相比較教宗國和那不勒斯王國總體上還是佔據優勢的。

格蘭維爾伯爵道:“威尼斯可以迴歸奧匈帝國,但是倫巴第不可以,那不勒斯王國不再同西西里島合併,並永不恢復兩西西里王國,教宗國維持不變。”

弗里德里希:“倫巴第必須迴歸奧匈帝國,還有教宗國拿回東部國土的訴求是合情合理的。”

加摩爾:“不行!倫巴第和威尼斯都是意大利王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我們堅決反對奧匈帝國霸權和侵略。”

弗里德里希攤攤手道:“格蘭維爾伯爵閣下,伱也看到了,並不是我們奧匈帝國不想談判,既然意大利人做出了選擇,就不要怪我們繼續戰爭了!”

格蘭維爾伯爵冷着臉對着加摩爾威脅道:“意大利作爲戰爭發動者,應該接受懲罰,不要繼續不識好歹。”

格蘭維爾伯爵本質上還是維護意大利王國的,都是也要意大利王國配合自己,這次意大利輸了就是輸了,要不是意大利在戰場上表現糟糕,英國也不至於這麼被動,所以意大利只能接受英國的調停,接受戰敗結果。

格蘭維爾伯爵對着弗里德里希道:“威尼斯可以給貴國,但是倫巴第絕不能回到奧地利,這是英國的底線。”

弗里德里希討價還價道:“倫巴第可以不完全迴歸奧匈帝國,但是東部三分之一必須接受奧匈帝國統治。”

這是許諾匈牙利人的好處,自然要拿到手,格蘭維爾伯爵仔細思索後同意了這一點。

於是在英奧的磋商之下,意奧戰爭結束,奧匈帝國獲取威尼斯和三分之一倫巴第,教宗國收回東部亞得里亞海沿岸國土,那不勒斯王國獨立並獲得國際社會承認。

至於意大利王國,在英國人的威脅下,被迫在和平協議上簽字,英國人本質上還是保全了意大利王國,撒丁王國,撒丁島,西西里島,以及倫巴第大部都留在意大利王國境內,在意大利區域整體實力依然第一。

會議地點在英國伯明翰,所以《1871年意大利王國同奧匈帝國和平協議》又稱《伯明翰和平協議》。

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75章 鋼鐵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16章 行蹤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862章 後續第289章 教學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52章 過往第1303章 撤資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211章 集中營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204章 “流放”?“潤”!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830章 蓄水池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531章 兵城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1511章 聲吶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密謀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61章 k001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25章 造船業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11章 借錢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66章 《東桑條約》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79章 黃金葉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238章 教唆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215章 交涉第513章 抉擇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請假第861章 分贓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77章 放牧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10章 數據第364章 燃燒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87章 初交手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364章 燃燒第647章 準備
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75章 鋼鐵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16章 行蹤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862章 後續第289章 教學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52章 過往第1303章 撤資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211章 集中營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204章 “流放”?“潤”!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830章 蓄水池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531章 兵城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1511章 聲吶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密謀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61章 k001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25章 造船業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11章 借錢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66章 《東桑條約》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79章 黃金葉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238章 教唆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215章 交涉第513章 抉擇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請假第861章 分贓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77章 放牧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10章 數據第364章 燃燒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87章 初交手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364章 燃燒第647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