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蓄水池

第830章 蓄水池

“目前錫格馬林根人口是七十萬左右,而白人移民僅有不到五萬,華人超過六十多萬。”

“你們東非在前面吃幹抹淨,我們錫格馬林根根本就招不到多少德意志人,甚至連羅馬尼亞人到乍得發展的勢頭也不強。”

怪不得卡爾親王激動,雖然有點抱怨,但恩斯特比較能理解卡爾親王的心情,主要還是財帛動人心,因爲如今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已經開始“盈利”了。

錫格馬林根對乍得地區的投資達到數年之久,如今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已經頗具規模。

當然,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自然無法同東非相比,但是放在全世界殖民地中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光是面積就達到近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相較於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家的非洲殖民地大的不是一點半點,也就只有東非,法國,英國能在非洲壓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一頭。

背靠大樹好乘涼,有東非這個非洲第一強國的支持,錫格馬林根只用了極少的投入就斬獲了許多國家無法想象的利益。

其中最大的投入就是東非北方鐵路西段,但是北方鐵路的大頭主要還是東非承擔,所以錫格馬林根算是借了東非的光。

在北方鐵路貫通後,錫格馬林根王室人口數量暴增,大量移民通過東非北方鐵路,最後進入乍得地區。

當然,正如卡爾親王所說,錫格馬林根的主要問題是很難吸收到德意志人口,只能吃東非的殘羹剩飯,目前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政府甚至有很多東非人擔任官員。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爲錫格馬林根移民以遠東帝國移民爲主,所以在治理華人這方面的經驗,自然要由東非政府手把手交給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

恩斯特說道:“卡爾叔叔,如今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發展確實比較出乎意料,如果不是柏林會議提前劃分了西非地區的殖民地格局,說不定錫格馬林根也能複製我們黑興根王室在東部和南部非洲的輝煌,但是你們進入非洲的時間比較太晚了,如果早上十幾年,我相信肯定比現在東非要強。”

恩斯特說這些話,自然有所依據,當年錫格馬林根王室可比黑興根王室實力要強太多,本身錫格馬林根就比黑興根大的多,經濟發達,後來錫格馬林根更是在拿破崙三世的幫助下奪得了羅馬尼亞的統治權,更是差點成爲西班牙的新主人。

所以,錫格馬林根早十幾年到非洲發展殖民地,未必會比東非差,當然,理論只是理論,恩斯特最大的財富實際上是來自前世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沒有這些作爲基礎,東非不可能發展這麼快,就單一個瘧疾傳播方式,恩斯特不說,就會造成大麻煩。

卡爾親王說道:“唉,看起來很不錯,但是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交通是硬傷,乍得位於非洲內陸,距離出海口太遠,而且很多國土實際上是沙漠,如果不是面積足夠大,加上乍得湖提供充足水源,或許乍得連比利時或者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都比不上。”

乍得從環境上來說,恩斯特是看不上的,但是這要看和誰相比,意大利紅海殖民地西南地區自然條件確實不錯,但其他區域更多的也是以沙漠爲主,至於比屬剛果也是以綠色荒漠,熱帶雨林氣候爲主。

當然,這兩個地方僅僅從擁有港口這一點上就碾壓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當然,在目前有北方鐵路支持下,雙方在交通上的差距並不明顯,就比如比利時的黑角港,雖然自然條件不錯,但是開發程度極低。

這方面意大利好一些,因爲意大利是人口外溢國家,有了人口也就有一定的經濟支撐,所以目前意大利紅海殖民地實際開發的不錯,尤其是在和阿比西尼亞帝國停戰的這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

意大利王國對紅海殖民地的建設投入遠超前世,是真當做本土建設,未來如果紅海殖民地獨立後,放在非洲應該也算一個規模不錯的國家。

目前紅海殖民地的意大利人估計在七八十萬之間,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持平,極大緩解了意大利王國的社會矛盾。

恩斯特:“現在錫格馬林根最應該做的就是積極和德國的喀麥隆殖民地取得聯絡,不過喀麥隆殖民地也僅在沿海區域,二者之間想要互通,估計難度非常高。”

喀麥隆殖民地是錫格馬林根能最快獲得出海口的通道,而且最大的優勢在於喀麥隆是德國殖民地,如今黑興根,錫格馬林根,普魯士三家王(皇)室,其實都算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不錯成績。

黑興根王室建立了東非王國,獨霸南部非洲,並且在南非戰爭以後坐穩了列強位置,錫格馬林根手握羅馬尼亞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國土面積也超過百萬平方公里,統治人口也達到百萬級別。

這個時候的霍亨索倫家族可謂空前強大,而在文化上,大家也都是德意志人,當然,錫格馬林根稍微特殊,羅馬尼亞有自己的歷史和民族文化特徵,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主體人口也以華人居多。

但是這兩個地區,羅馬尼亞人對德意志的印象是不錯的,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則完全以德意志文化爲主流。

只不過錫格馬林根德意志人口實在太少,以至於卡爾親王不得不到斯維特宮和恩斯特訴苦。

當然,對於這一點恩斯特本身並不在意,因爲他對錫格馬林根王世領地的定位就是人口緩衝地帶,至於是白人還是華人都無所謂,只要不是黑人和綠色人口都可以接受。

前世歐洲難民危機以及美國種族主義問題給恩斯特留下的印象過於深刻,所以爲了東非未來發展,不如主動出擊,在東非周邊主動建立人口蓄水池。

這也是恩斯特可以容忍甚至支持意大利,比利時在東非北部殖民地重要原因,如果沒有國家在東非北部殖民,恩斯特自己都要把周邊打下來,然後搞一波分封制,建立一起非黑和綠的國家,用來阻斷北非,西非和東非的直接聯繫。

而且,讓意大利和比利時這麼做,也能提高效率最大化,兩個國家雖然不大,但是人口可都不算少。

東非本國內就有大量未開發地區,根本無力再向西非和北非擴張,而且向兩地擴張領土也容易引發國際社會的敵視。

就拿沙俄來說,東部一大片凍土和極寒區域,在19世紀根本就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如果去掉這部分,歐洲核心區域也就幾百萬平方公里,而且沙俄歐洲部分的土地條件也不是太好,烏克蘭和波蘭等區域還有獨立風險。

如果真比較有效國土,美國和東非絕對比沙俄要遭恨,這一點從東非的開發和人口遷徙就能看出來,可以說除了西南非洲,東非其他區域都有農業開發條件,就算剛果盆地,也有大部分區域適合農業種植,只不過東非優良土地太多,不需要對條件較差的地方進行開發罷了。

第194章 迎接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475章 出手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355章 安卡村第1199章 討論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49章 野心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801章 恭賀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13章 野望第867章 推銷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904章 卡賓達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417章 炊事車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11章 送行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37章 戰爭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19章 農忙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617章 行動第1404章 警告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447章 趣談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98章 太特市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01章 招人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177章 放牧第444章 到家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903章 萊茵宮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789章 態度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269章 距離感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383章 引入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98章 太特市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08章 分析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772章 心態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822章 卡賓達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936章 軍售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84章 談判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
第194章 迎接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475章 出手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355章 安卡村第1199章 討論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49章 野心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801章 恭賀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13章 野望第867章 推銷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904章 卡賓達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417章 炊事車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11章 送行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37章 戰爭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19章 農忙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617章 行動第1404章 警告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447章 趣談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98章 太特市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01章 招人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177章 放牧第444章 到家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903章 萊茵宮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789章 態度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269章 距離感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383章 引入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98章 太特市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08章 分析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772章 心態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822章 卡賓達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936章 軍售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84章 談判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