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

雖然敵人只是土著,但是薩繆爾依然秉持着認真對待的態度,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薩繆爾對手下部隊相當瞭解,但是對於敵人還不知全貌,所以先從情報上下手瞭解對手很重要。

不過在準備打探阿比西尼亞帝國情報前,現在薩繆爾還有兩件事要做。

一個是解決部隊的居住問題,這件事不難,阿薩布城雖然小,但是擠一擠還是能容納下自己的一個師的,第一批出徵的意大利王國遠征軍第一師總共才三千人,規模不大。

藉助阿薩布港原有的基礎設施,再搭建一些房屋,還是可以解決居住問題,就是建築材料要哪裡找?

薩繆爾看着城外寸草不生的沙漠,木頭是別想了,連草都看不到幾根,阿薩布城的建築大多是些泥巴房子,熱帶沙漠氣候倒是不用擔心下雨的問題。

如果刨除掉緊挨着曼德海峽的戰略價值,阿薩布港只有少許的商業價值,是阿拉伯人的商業據點之一,可是阿拉伯商人也只是把此地當做一個歇腳的地方,人數一多吃水都是個大問題。

好在這裡緊挨着埃塞俄比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雨水雖然流不到這裡,但是可以順着地勢補充這裡的地下水,所以地下水資源還算富裕,就是需要多打些水井。

“薩佩託先生,你和你的公司員工,平時如何解決補給問題的?”薩繆爾問道,這就是薩繆爾要面對的第二個問題了。

厄立特里亞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山地和其丘陵地帶,那裡因爲地形的原因還能阻擋一些雨水,甚至部分地區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一樣,降水豐富,但是沿海平原比索馬里還要乾旱。

而阿薩布港所在的厄立特里亞南方的東部低地,更是重災區,對面就是乾旱的阿拉伯半島,東北信風吹來的阿拉伯沙漠的乾燥季風,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東南信風帶越過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轉變方向)又被隆起埃塞俄比亞高原截取大部分水手。

加上阿薩布所以東部低地的地形,連殘存的水汽都無法留住,使得阿薩布四周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是個誇張的形容詞,卻是對阿薩布及其周邊的客觀描述,東非王國最乾旱的索馬里地區尚且有熱帶草原存在,還有兩條大河經過,阿薩布地區則一無所有。

薩佩託:“阿薩布港最重要的就是其戰略地位,這裡是曼德海峽附近的優良港口之一,但是和南邊索馬里地區相比就差遠了,南方的氣候要比這裡好上不少,尤其是英國人在索馬里蘭的保護國,還能產出一些糧食,像阿薩布就只能通過外部貿易來獲取糧食了。”

薩繆爾:“那你平時也是購買糧食?”

薩佩託:“是的,尤其是初來乍到,我們公司都是從阿拉伯的也門商隊手裡購買糧食,當時蘇伊士運河開通不久,雖然有歐洲船隻經過這裡,但是,他們大多不會在這裡停留,而是直接向着遠東方向而去。”

薩繆爾:“如果靠買糧食,那負擔可就重了,王國讓我想想辦法,儘量在當地籌措糧食,減輕本土供應壓力,我現在連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邊還沒摸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薩佩託:“薩繆爾將軍,我倒是有個辦法,不過治標不治本,可以在前期大大緩解軍隊糧食供應問題。”

薩繆爾趕忙問道:“是什麼辦法?”

薩佩託:“伱們可以從桑給巴爾蘇丹國訂購糧食。”

薩繆爾:“桑給巴爾蘇丹國?”

薩佩託:“是的,可能閣下在歐洲沒有聽過這個國家,但是其在印度洋範圍還是比較出名的,其原本是曾經印度洋霸主阿曼帝國分裂後,在東非坦噶尼喀東部桑給巴爾島形成的獨立國家,國力最強的時候輻射整個西印度洋地區,後來其大陸領土被德意志王國鳩佔鵲巢。”

薩繆爾:“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王國的目的是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解決軍隊糧食供應問題,如果還是要掏錢購買,那還不如把這筆錢花在本土,讓王國的農民多筆收入。”

薩佩託:“將軍閣下,這就是錢的問題了,王國現在經濟困難,最缺的就是錢和糧食,而桑給巴爾商人可以提供整個印度洋區域最便宜的糧食,而且他們還能送貨上門,可以省一大筆經費。”

薩繆爾:“你剛纔說過,桑給巴爾蘇丹國只是一個島國吧!一個島國供應整個印度洋沿岸最便宜的糧食?”

不是薩繆爾懷疑,非洲地圖他是看過的,桑給巴爾蘇丹國他知道並不大,現在還丟了大陸部分,桑給巴爾除非掌握了在大海里種糧食的技術,有自己的糧食種植基地,才能把糧食價格降到比印度還便宜的地步,但是,顯然不可能。

印度糧食價格並不便宜,雖然印度是印度洋沿岸糧食種植條件最好的地方,但是印度人太多,英國主子也不可能把他們直接餓死,加上這個時代生產力水平低,印度糧食產量頂多供應英國本土後,再少量出口,爲了賺錢,英國人更熱衷於在印度種植經濟作物,比如茶葉,黃麻,棉花等。

其中東印度公司統治時期,茶園就佔用了大量耕地,而等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英國更是在印度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園來代替美國南方種植園,所以這兩年印度糧食產出反而進一步下降。

薩佩託:“將軍閣下,不要誤會,桑給巴爾蘇丹雖然面積不大,糧食產量也小,但是桑給巴爾蘇丹國背後是德意志人,德意志農夫在東非王國可是種地好手,這兩年印度洋沿岸的糧食貿易中,桑給巴爾蘇丹國最活躍,他們主要就是靠着船隻把東非的糧食銷售到印度洋沿岸各地,尤其是北非和中東的稻米,大部分都由桑給巴爾蘇丹國商業船隊供應,去年開始,我們公司的糧食也開始從桑給巴爾蘇丹國商人手中購買。”

薩繆爾:“稻米,可是,我害怕士兵們不適應。”

薩佩託:“便宜纔是真理,就像我的公司,爲了盈利自然要採購便宜的糧食,可能初期員工們不太習慣,吃多就好了,再說將軍您只要解決初期糧食供應問題就好了,阿比西尼亞帝國是可以產小麥的,等王國佔領了阿比西尼亞帝國,那就可以大規模種植小麥。”

薩繆爾:“那價格?”

薩佩託:“糧價加上運價,總比從本土運過來要便宜,而且王國現在本土也缺糧食,也進口不少黑興根食品公司的糧食,實際上黑興根食品公司的大部分糧食也是從東非進口,而不是他們宣傳的德意志和匈牙利,這種貓膩也只有我清楚,我前年回過一次意大利,就發現過一家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的船隻從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後,直接在意大利的拉斯佩齊亞卸貨,就是那種在意大利非常暢銷的廉價麪粉,但是包裝產地上寫的卻是匈牙利。”

薩繆爾:“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向東非王國購買麪粉!畢竟意大利麪和披薩才更符合我們的口味。”

薩佩託:“將軍閣下,東非大米的價格比麪粉便宜了兩成。”

薩繆爾沉默了一下道:“那還是選擇大米吧!士兵們會習慣的,不過我們爲什麼不找東非王國直接購買,反而要從桑給巴爾蘇丹國那裡多付一道錢?”

薩佩託:“道理很簡單,東非的船隻不夠,他們只能重點照顧歐洲市場,而桑給巴爾蘇丹國彙集了大量阿拉伯商人,現在桑給巴爾蘇丹國註冊的阿拉伯人船隻我估計佔據了整個西印度洋的五成以上,他們都打着桑給巴爾蘇丹國的旗號開展貿易,桑給巴爾商人現在被稱爲西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

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07章 換牌第809章 事後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24章 海洋第1045章 教育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008章 分析第318章 朱壩鎮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546章 許可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261章 威脅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382章 渡河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437章 徵兵第926章 機耕路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40章 工地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4章 飲食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48章 普吉島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619章 繳獲第606章 後悔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79章 閒談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30章 入侵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749章 南下第98章 遊歷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041章 新農業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460章 衝突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394章 硬氣第30章 多多馬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22章 卡賓達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98章 和談第210章 小丑第832章 押解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98章 魚餌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789章 態度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240章 大借款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47章 趣談第1008章 分析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612章 美食節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8章 “圈地運動”
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07章 換牌第809章 事後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24章 海洋第1045章 教育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008章 分析第318章 朱壩鎮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546章 許可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261章 威脅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382章 渡河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437章 徵兵第926章 機耕路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40章 工地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4章 飲食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48章 普吉島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619章 繳獲第606章 後悔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79章 閒談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30章 入侵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749章 南下第98章 遊歷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041章 新農業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460章 衝突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394章 硬氣第30章 多多馬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822章 卡賓達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98章 和談第210章 小丑第832章 押解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98章 魚餌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789章 態度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240章 大借款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47章 趣談第1008章 分析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612章 美食節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8章 “圈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