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

雖然敵人只是土著,但是薩繆爾依然秉持着認真對待的態度,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薩繆爾對手下部隊相當瞭解,但是對於敵人還不知全貌,所以先從情報上下手瞭解對手很重要。

不過在準備打探阿比西尼亞帝國情報前,現在薩繆爾還有兩件事要做。

一個是解決部隊的居住問題,這件事不難,阿薩布城雖然小,但是擠一擠還是能容納下自己的一個師的,第一批出徵的意大利王國遠征軍第一師總共才三千人,規模不大。

藉助阿薩布港原有的基礎設施,再搭建一些房屋,還是可以解決居住問題,就是建築材料要哪裡找?

薩繆爾看着城外寸草不生的沙漠,木頭是別想了,連草都看不到幾根,阿薩布城的建築大多是些泥巴房子,熱帶沙漠氣候倒是不用擔心下雨的問題。

如果刨除掉緊挨着曼德海峽的戰略價值,阿薩布港只有少許的商業價值,是阿拉伯人的商業據點之一,可是阿拉伯商人也只是把此地當做一個歇腳的地方,人數一多吃水都是個大問題。

好在這裡緊挨着埃塞俄比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雨水雖然流不到這裡,但是可以順着地勢補充這裡的地下水,所以地下水資源還算富裕,就是需要多打些水井。

“薩佩託先生,你和你的公司員工,平時如何解決補給問題的?”薩繆爾問道,這就是薩繆爾要面對的第二個問題了。

厄立特里亞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山地和其丘陵地帶,那裡因爲地形的原因還能阻擋一些雨水,甚至部分地區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一樣,降水豐富,但是沿海平原比索馬里還要乾旱。

而阿薩布港所在的厄立特里亞南方的東部低地,更是重災區,對面就是乾旱的阿拉伯半島,東北信風吹來的阿拉伯沙漠的乾燥季風,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東南信風帶越過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轉變方向)又被隆起埃塞俄比亞高原截取大部分水手。

加上阿薩布所以東部低地的地形,連殘存的水汽都無法留住,使得阿薩布四周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是個誇張的形容詞,卻是對阿薩布及其周邊的客觀描述,東非王國最乾旱的索馬里地區尚且有熱帶草原存在,還有兩條大河經過,阿薩布地區則一無所有。

薩佩託:“阿薩布港最重要的就是其戰略地位,這裡是曼德海峽附近的優良港口之一,但是和南邊索馬里地區相比就差遠了,南方的氣候要比這裡好上不少,尤其是英國人在索馬里蘭的保護國,還能產出一些糧食,像阿薩布就只能通過外部貿易來獲取糧食了。”

薩繆爾:“那你平時也是購買糧食?”

薩佩託:“是的,尤其是初來乍到,我們公司都是從阿拉伯的也門商隊手裡購買糧食,當時蘇伊士運河開通不久,雖然有歐洲船隻經過這裡,但是,他們大多不會在這裡停留,而是直接向着遠東方向而去。”

薩繆爾:“如果靠買糧食,那負擔可就重了,王國讓我想想辦法,儘量在當地籌措糧食,減輕本土供應壓力,我現在連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邊還沒摸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薩佩託:“薩繆爾將軍,我倒是有個辦法,不過治標不治本,可以在前期大大緩解軍隊糧食供應問題。”

薩繆爾趕忙問道:“是什麼辦法?”

薩佩託:“伱們可以從桑給巴爾蘇丹國訂購糧食。”

薩繆爾:“桑給巴爾蘇丹國?” щшш▲t t k a n▲¢○

薩佩託:“是的,可能閣下在歐洲沒有聽過這個國家,但是其在印度洋範圍還是比較出名的,其原本是曾經印度洋霸主阿曼帝國分裂後,在東非坦噶尼喀東部桑給巴爾島形成的獨立國家,國力最強的時候輻射整個西印度洋地區,後來其大陸領土被德意志王國鳩佔鵲巢。”

薩繆爾:“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王國的目的是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解決軍隊糧食供應問題,如果還是要掏錢購買,那還不如把這筆錢花在本土,讓王國的農民多筆收入。”

薩佩託:“將軍閣下,這就是錢的問題了,王國現在經濟困難,最缺的就是錢和糧食,而桑給巴爾商人可以提供整個印度洋區域最便宜的糧食,而且他們還能送貨上門,可以省一大筆經費。”

薩繆爾:“你剛纔說過,桑給巴爾蘇丹國只是一個島國吧!一個島國供應整個印度洋沿岸最便宜的糧食?”

不是薩繆爾懷疑,非洲地圖他是看過的,桑給巴爾蘇丹國他知道並不大,現在還丟了大陸部分,桑給巴爾除非掌握了在大海里種糧食的技術,有自己的糧食種植基地,才能把糧食價格降到比印度還便宜的地步,但是,顯然不可能。

印度糧食價格並不便宜,雖然印度是印度洋沿岸糧食種植條件最好的地方,但是印度人太多,英國主子也不可能把他們直接餓死,加上這個時代生產力水平低,印度糧食產量頂多供應英國本土後,再少量出口,爲了賺錢,英國人更熱衷於在印度種植經濟作物,比如茶葉,黃麻,棉花等。

其中東印度公司統治時期,茶園就佔用了大量耕地,而等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英國更是在印度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園來代替美國南方種植園,所以這兩年印度糧食產出反而進一步下降。

薩佩託:“將軍閣下,不要誤會,桑給巴爾蘇丹雖然面積不大,糧食產量也小,但是桑給巴爾蘇丹國背後是德意志人,德意志農夫在東非王國可是種地好手,這兩年印度洋沿岸的糧食貿易中,桑給巴爾蘇丹國最活躍,他們主要就是靠着船隻把東非的糧食銷售到印度洋沿岸各地,尤其是北非和中東的稻米,大部分都由桑給巴爾蘇丹國商業船隊供應,去年開始,我們公司的糧食也開始從桑給巴爾蘇丹國商人手中購買。”

薩繆爾:“稻米,可是,我害怕士兵們不適應。”

薩佩託:“便宜纔是真理,就像我的公司,爲了盈利自然要採購便宜的糧食,可能初期員工們不太習慣,吃多就好了,再說將軍您只要解決初期糧食供應問題就好了,阿比西尼亞帝國是可以產小麥的,等王國佔領了阿比西尼亞帝國,那就可以大規模種植小麥。”

薩繆爾:“那價格?”

薩佩託:“糧價加上運價,總比從本土運過來要便宜,而且王國現在本土也缺糧食,也進口不少黑興根食品公司的糧食,實際上黑興根食品公司的大部分糧食也是從東非進口,而不是他們宣傳的德意志和匈牙利,這種貓膩也只有我清楚,我前年回過一次意大利,就發現過一家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的船隻從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後,直接在意大利的拉斯佩齊亞卸貨,就是那種在意大利非常暢銷的廉價麪粉,但是包裝產地上寫的卻是匈牙利。”

薩繆爾:“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向東非王國購買麪粉!畢竟意大利麪和披薩才更符合我們的口味。”

薩佩託:“將軍閣下,東非大米的價格比麪粉便宜了兩成。”

薩繆爾沉默了一下道:“那還是選擇大米吧!士兵們會習慣的,不過我們爲什麼不找東非王國直接購買,反而要從桑給巴爾蘇丹國那裡多付一道錢?”

薩佩託:“道理很簡單,東非的船隻不夠,他們只能重點照顧歐洲市場,而桑給巴爾蘇丹國彙集了大量阿拉伯商人,現在桑給巴爾蘇丹國註冊的阿拉伯人船隻我估計佔據了整個西印度洋的五成以上,他們都打着桑給巴爾蘇丹國的旗號開展貿易,桑給巴爾商人現在被稱爲西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

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155章 震怖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898章 太特市第65章 電燈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25章 血清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78章 奧匈帝國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774章 搬遷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713章 不畏戰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79章 總部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82章 抉擇第1471章 戰鬥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847章 畜牧業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447章 趣談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44章 貿易第704章 底氣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525章 血清第784章 自己人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46章 災情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15章 市場第460章 衝突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章 在柏林第207章 換牌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68章 餐具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701章 城市化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772章 心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549章 潰兵第1011章 借錢第231章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556章 氣吐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30章 多多馬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326章 野望
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155章 震怖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898章 太特市第65章 電燈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25章 血清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78章 奧匈帝國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774章 搬遷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713章 不畏戰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79章 總部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82章 抉擇第1471章 戰鬥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847章 畜牧業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447章 趣談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44章 貿易第704章 底氣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525章 血清第784章 自己人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46章 災情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15章 市場第460章 衝突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章 在柏林第207章 換牌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68章 餐具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701章 城市化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772章 心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549章 潰兵第1011章 借錢第231章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556章 氣吐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30章 多多馬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326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