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借錢

1903年3月7日。

俄國首都聖彼得堡。

東非駐沙俄大使克洛正在聖彼得堡給最後一批東非引入人才送行。

“諸位,本輪在俄國的人才引入工作已經進入尾聲,我代表國家對你們的貢獻表示感謝,畢竟讓你們到俄國這種氣候條件惡劣的國家,還是有些受苦了。”

“克洛大使客氣了,都是爲國家和人民服務,而且俄國條件最差的還是遠東區域,但是對我們在那裡的人不多,過去兩年多時間裡,我們的收穫纔是最喜人的,爲本國招攬了近千名人才,這些人才落地東非後,應該能極大推動我們東非各行各業的發展,所以我們收穫是十分巨大的。”

進入1903年,俄國的經濟危機最困難的時候基本上已經度過,而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東非通過各種手段,從俄國引入了一千兩百多名高等學歷或者技術人員。

而東非過去三年在全世界引入的高等人才總數是三千六百多人,也就是說光一個俄國,就佔了東非人才引入的三分之一。

所以東非在沙俄的人才引入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的,現在,隨着俄國經濟危機影響慢慢削弱,基本上榨乾了俄國的潛力,所以東非政府決定提前收手。

克洛:“嗯,現在我國工業建設正在大力推進,你們過去兩年多的工作成果對於我們一五計劃的幫助是巨大的,爲東非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人才,而等到二五計劃期間,我都不敢想象我們國家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在我就職之前,國內各地都在搞工農業建設,估計你們回國後,見到的東非又和兩年前有很大區別。”

目前東非一五計劃已經執行了近半,各種項目和工廠在東非落地,極大提升了東非城市的工業水平,這種提升是肉眼可見的,每一座城市都或多或少建設幾座規模可觀的工廠。

“克洛大使,這是我們的榮幸,與之對比,俄國的發展就十分不順利,過去三年經濟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製約,而且社會秩序動盪,社會治安嚴重崩壞,這次來俄國的精力讓我深切感受到東非和俄國的差別。”

“在莫斯科街頭,到處是小偷小摸,很多人食不果腹,流浪漢活不過冬季,政府官僚腐敗嚴重的同時效率極其低下,本國工業發展緩慢,和歐美,甚至和東非對比都略有不足,這還是在比較發達的莫斯科,俄國其他區域什麼樣我都不敢想象。”

克洛大使點點頭道:“這很正常,俄國的經濟本來就比較差,而且由遇上了經濟危機,失業問題極其嚴重,很多人難以養家餬口,加上氣候條件惡劣,所以你所說的問題對於俄國而言很正常。”

“不過這些和我們東非都沒有關係,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情況,發展水平受限於各種條件的制約,現在俄國只不過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罷了,我們也不需要爲俄國操心,把本國的工業建設的更好,纔是最重要的。”

那個人贊同的說道:“克洛大使,你說的很對,畢竟我們也不是俄國人。”

“嗯,能這麼想最好,接下來祝你們歸國旅途順利。”克洛大使說道。

“同樣祝你在俄國工作愉快。”東非人才引入計劃的工作人員們和克洛揮手告別。

隨着他們登上開往德國的船隻,這也意味着本輪東非在俄國的人才引入計劃正式結束。

而克洛的工作顯然還沒有結束,剛剛回到東非駐聖彼得堡大使館,就迎來一批新客人。

“克洛大使,在伱去碼頭送行的時候,俄國的卡德爾伯爵前來拜訪。”

克洛說道:“他現在在哪裡?”

“正在會客室,估計有急事找你,所以他沒有離開,所以我們給他準備了茶水。”

克洛擺擺手道:“我一會就過去,你們先去忙吧!”

……

會客室。

“克洛大使好久不見!”

“卡德爾伯爵好久不見!”

對於卡德爾伯爵的到來,克洛是比較意外的,因爲在一個月之前國內就叮囑過自己注意俄國政府的動向,尤其是俄國和東非外交人員的交流。

現在卡德爾伯爵找上門來,顯然是有事情,畢竟現在已經下午四點鐘,再過一會自己都快下班了。

“卡德爾伯爵不知道登門拜訪有什麼事?”克洛問道。

“克洛大使,我這次是代表陛下來和你們東非商討一些重要事情的。”卡德爾伯爵開門見山道。

克洛:“卡德爾伯爵,您這次來不會又是來借錢的吧!”

從克洛大使的話中可以看出來,沙俄政府經常幹這種事,實際上在經濟危機期間,俄國就想盡各種辦法從其他國家借貸,其中最大金主就是法國,但俄國同時也會向其他大國借錢,包括東非。

從克洛大使上任到現在,卡德爾伯爵就代表俄國政府向東非借過錢,所以克洛大使和卡德爾伯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老熟人”。

卡德爾伯爵面不改色樂呵呵的說道:“我的朋友,還是你瞭解我,現在我們俄國經濟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是還是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穩定社會秩序,所以這也是我來此的目的。”

“那這次你們需要多少?”克洛問道。

“當然是越多越好。”卡德爾伯爵說道。

克洛沒有第一時間回絕,而是繼續說道:“卡德爾伯爵,你也知道,我們東非現在正在進行工業建設,所以政府開支很大,所以我們能給貴國提供的資金可能不多,如果是幾百萬盧布應該沒有問題,再多的話……”

卡德爾伯爵說道:“幾百萬盧布可遠遠不夠,現在我國政府財政緊張,所以我們希望至少能獲得至少兩千萬額度。”

克洛搖搖頭說道:“這太多了,前兩次我們已經給沙俄提供了八百多萬盧布貸款,這次就要兩千萬也太過分了!”

東非政府對於給俄國放貸是不太熱衷的,畢竟俄國政府的信譽比較低,當然,這筆錢也不是拿不出來,東非的家底是很厚的,財政狀況也比較良好,在能確保本國利益的情況下,不早說幾百萬盧布,就是上億盧布也沒有問題,但顯然東非不會這麼幹。

在目前,東非政府看來,將錢投入到本國工業建設中也比給俄國放貸更划算,畢竟俄國的優質資本大多數已經被法國人收入囊中。

卡德爾伯爵說道:“克洛大使,你先不要着急拒絕,我們俄國的還款能力絕對是有的,目前經濟危機已經結束,俄國的情況正在好轉,而且我們有豐富的資源可以作爲抵押物。”

“我想你們對我們俄國的石油資源絕對是需要的,東非過去一直是我國石油第一大消費國,所以我們可以用巴庫的部分油田開採權作爲抵押,不知道克洛大使認爲這個提議怎麼樣?”

第47章 聯姻事宜第732章 雙輸第1304章 坎帕拉第1437章 徵兵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193章 “理想國”第428章 談論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141章 學習第200章 分裂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61章 分贓第850章 移民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013章 站隊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200章 分裂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6章 咖啡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609章 提升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801章 恭賀第1326章 野望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325章 卡塔爾第1259章 同意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20章 萊茵人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58章 巴拉圭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64章 一日政治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50章 移民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281章 酒館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608章 會面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498章 和談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49章 王位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67章 奧拓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27章 艦隊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131章 刺殺失敗
第47章 聯姻事宜第732章 雙輸第1304章 坎帕拉第1437章 徵兵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193章 “理想國”第428章 談論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141章 學習第200章 分裂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61章 分贓第850章 移民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013章 站隊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200章 分裂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6章 咖啡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609章 提升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801章 恭賀第1326章 野望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325章 卡塔爾第1259章 同意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20章 萊茵人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58章 巴拉圭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64章 一日政治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50章 移民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281章 酒館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608章 會面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498章 和談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49章 王位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67章 奧拓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27章 艦隊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131章 刺殺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