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

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

第一鎮市。

恩斯特:“對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開發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但是現在我們面臨人口短缺的問題,同時對兩地的治安管理也沒有徹底結束,有大量黑人人口在戰爭時期流竄到各處,加上基礎設施差的原因,政府對兩地開發應該拿出一個章程來,如何利用和開發,資源如何分配都是重要問題。”

奪取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後,兩地的經濟建設就已經不是區域問題,而是全國性的資源分配問題。

簡單來說,每個地方,東非的投入都是不均衡的,就像六七十年代,東非主要集中精力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八十年代大力開發中部省份,尤其是馬塔貝萊省,現在恩斯特已經定下論調,那當然經濟發展的優先級就變成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

馮德萊恩說道:“中部幾個省份實際上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就拿霍亨索倫行省來說,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大量區域尚未開發,反而是典型草原氣候區域的馬塔貝萊省情況稍好一些,不過發展莫桑比克對中部,尤其是馬塔貝萊省一定是有益的,馬塔貝萊省的短板是不臨海,而莫桑比克開發後,能進一步激活馬塔貝萊省經濟,同時能讓我國中東部連成一片。”

思維特反駁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投入這麼多的人口,在七,八十年,東非吸收了大量移民能夠讓東部和中部飛速發展,但是進入八十年代末,我國移民人數就已經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去年我國遷入移民僅有兩千多人,這雖然受到了戰爭的影響,但是在1888年移民人口也就五千多,那個時候戰爭還沒有爆發。”

馮德萊恩:“關於這一點不是不能解決,在短時間內我們可以依靠非洲的土著和葡萄牙人留下的家底暫時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進行開發。”

“而且我們不一定要對兩地進行全域開發,而是針對重點地區,就比如安哥拉北部和莫桑比克南部,是兩地的精華所在,葡萄牙人留下的資產也最爲豐厚。”

“就以莫桑比克爲例,我們完全可以把莫桑比克暫時分爲兩大塊,以贊比西河爲界,分別是北莫桑比克和南莫桑比克。”

“北莫桑比克在我們統治下已經有多年曆史,自從第一次東葡戰爭之後到現在,北莫桑比克人口總共三十多萬,集中在北部地區。”

“南莫桑比克當前有大量黑人和少部分葡萄牙人,對於南莫桑比克的定位是未來我國能和大湖區類比的重要農業基地。”

“按照目前莫桑比克的情況分析,南部的各項基礎條件都要優於北部,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整個莫桑比克殖民地的經濟活動都圍繞最南端的馬普托展開,所以在莫桑比克南部經濟更加發達,人口集中。”

“在葡萄牙殖民時期,莫桑比克南部地區成爲葡萄牙殖民者的種植園和勞動力來源地。葡萄牙殖民者引入了大量非洲勞工和奴隸進行種植園和礦山的勞動,導致移民現象的高度活躍。”

“南部種植園規模是北部的十幾倍之多,且分佈更加均勻,一直延伸到林波波河等河流中游,而北部則集中在少數沿海地區。”

“葡萄牙殖民者在該地區建立了大量種植園,主要種植橡膠、咖啡、糖和棉花等商品作物。”

“目前我軍接管的大中型種植園達到四百五十七個,恢復生產的卻僅有不到七十多個,急需安排人員到莫桑比克南部恢復種植園管理。”

“這樣就能安置不少就業崗位,同時也更容易讓東部地區人口外遷,在早期他們主要負責的就是管理,只要不出大問題完全可以接受。”

“等到恢復兩地生產後,我們可以再進行全方位的交通和經濟建設,將兩地和中東部連接起來,同時將轉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土著居民,慢慢替換成本國公民,這樣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就能逐漸走上正軌。”

對於馮德萊恩所言,大家都還是比較認可的,只不過這樣一來,對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開發也肯定快不起來,畢竟只依靠本國公民移民兩地,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個時候恩斯特開口了,他對着官員們說道:“上面的建議都比較中規中矩,因此我也補充一點,那就是這次對兩地的建設不要侷限於過去,而要着眼於當前時代的進步。”

“過去農業開發和城市建設都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但是在工業化時代,這種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工業化的開展,使得我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大爲提升,歐洲和北美崛起了一大批新興城市,尤其是魯爾區那樣的礦產地帶,很多直接從小村莊甚至荒地變成諸多城市興起的工業地帶,美國的五大湖地區也是如此,不說國外,我們的馬塔貝萊省就是典型例子。”

“而在19世紀末,情況又發生了改變,目前農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除了傳統的蒸汽動力外,內燃機動力也在飛速成熟。”

“東非本來就是一個農業比較落後的國家,我們的農業機器普及率遠不及英法德等國家,所以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開發完全可以從新技術着手,提高機器普及率,代替一定的人工。”

“這樣不僅能促進我們對兩地的開發,同時也可以擴大本國市場,就比如農機生產具有優勢的馬塔貝萊省和南薩爾茨堡省完全可以以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爲着力點,發展相關產業,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推廣。”

“當然,這樣一來我們也就必須順勢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地區,發展類似美國一樣的大型農場,提高機械的利用率。”

“尤其是南莫桑比克平原,那裡自然條件優異,地勢平坦,水土豐茂,我們肯定不能放任這樣的優質耕地不管。”

“而莫桑比克有靠近馬塔貝萊省和南薩爾茨堡省等發達地區,有利於兩省工業直接對接支援莫桑比克的農業發展。”

按照恩斯特打算,準備在莫桑比克南部開發一批規模龐大的中大型國營農場,使用機械來代替大量人力。

這樣既可以對當地進行有效開發,又可以推動東非機械製造業和汽車製造業等工業部門的發展。

當然,依照目前東非的技術水平和產能限制,恩斯特的目的肯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

不過當前實現不了,根本不算問題,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開發不能急功近利。

東非政府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多管齊下,這樣總能從一個方面突破,從而實現對兩地的有效利用和開發,繼續擴大東非的經濟體量。

這次會議上,恩斯特的真實目的除了關心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開發以外,深層次目的其實是對東非農業機械化和規模化的進一步探索。

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822章 卡賓達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933章 法國主導斐迪南大公第1248章 普吉島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222章 體面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81章 國禮第471章 漏洞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36章 敖德薩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4章 水井第1474章 人口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304章 坎帕拉第65章 電燈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2章 移民熱潮第556章 氣吐血第356章 鐵路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50章 教育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63章 熱心腸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40章 工地第619章 繳獲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264章 在東非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21章 申請第726章 深入第752章 軟柿子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574章 服軟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章 在柏林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32章 雙輸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11章 送行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63章 推力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536章 間諜第382章 渡河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545章 孤兒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54章 軍演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
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822章 卡賓達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933章 法國主導斐迪南大公第1248章 普吉島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222章 體面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81章 國禮第471章 漏洞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36章 敖德薩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4章 水井第1474章 人口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304章 坎帕拉第65章 電燈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2章 移民熱潮第556章 氣吐血第356章 鐵路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50章 教育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63章 熱心腸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40章 工地第619章 繳獲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264章 在東非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21章 申請第726章 深入第752章 軟柿子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574章 服軟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章 在柏林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32章 雙輸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11章 送行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63章 推力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536章 間諜第382章 渡河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545章 孤兒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54章 軍演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