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方隊組成

第974章 方隊組成

萊茵市。

近衛師的費萊格因師長正在給下屬們佈置任務。

費萊格因坐在首位對自己的下屬們說道:“根據總參謀部要求,我們近衛師將從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盧薩卡市等萊茵市周圍駐地抽調大部分兵力參加本次閱兵儀式,因爲近衛師的特殊情況,所以這次我們部隊和中央軍區的兄弟部隊是本次閱兵的主力。”

遷都後,東非軍區劃分也做出調整,由原西部軍區,中央軍區整合成爲中央軍區,東部軍區和西部三個軍區。

同時原尼羅河軍區和北方軍區重新編爲西北軍區和東北軍區,只有南部軍區沒有太大變動。

尼羅河軍區改名和其管轄區域有重大關係,其包括阿贊德高原,尼羅河盆地和其他地區,所以用尼羅河軍區這個名字顯然不在符合實際情況。

根據位置,用北方軍區更加合適,但東非本省就已經有北方軍區,所以乾脆按照兩個軍區的位置,形成西北軍區和東北軍區兩大軍區。

這樣一來,東非全國軍區由原來的五個變爲六個,多出來的東部軍區就是原以第一鎮市爲核心的中央軍區演變而來。

西部軍區東部大量轄區併入中央軍區,但同理西南省(納米比亞)併入西部軍區管轄,同時安哥拉沿海也是東非從葡萄牙手中拿到的,所以西部軍區轄區並沒有削弱。

而新中央軍區包括中央省(省會萊茵市),米通巴省,黑森省,施瓦本省,奧卡萬戈省,霍亨索倫省,波西米亞省,太特省和薩爾茨堡省,索倫湖省,隆達省和開塞省十二個省份(剛果東和南部,贊比亞全境,坦桑尼亞西部,津巴布韋大部分,馬拉維,莫桑比克,博茨瓦納,安哥拉部分地區)。

“這次閱兵式受閱部隊總人數八千多,受邀人員中不乏各國外交人員,所以你們要是給我丟人現眼,我一定讓你們知道什麼叫厲害!”費萊格因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敲着桌子說道:“這次演習標準,我的要求是不能比其他部隊差,畢竟近衛師是衛戍部隊,御林軍,是我國軍隊的顏面,每年投入這麼多軍費,所以不管怎麼說必須要符合第一強軍的軍容軍貌,”

雖然費萊格因如此說,但東非其他部隊恐怕對近衛師是東非第一強軍的說法是不服氣的。

毫無疑問,近衛師的軍費開支在陸軍中排在第一,但是近衛師的編制是一個軍,而其他東非部隊只有東非的一半不到,尤其是在南非戰爭之後,東非很多軍隊縮編後。

但是,從戰鬥力角度,東非各個軍隊都是相互不服氣的,尤其是各個軍區的王牌部隊,尤其是那些在南非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參戰部隊。

近衛師雖然也參加了南非戰爭,但是近衛師參戰的時候都已經是戰爭尾聲,所以近衛師的戰績得不到其他部隊的認可。

當然,對於其他部隊的質疑,費萊格因管不到,雖然近衛師戰績少是事實,但近衛師之所以沒有全程參與南非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近衛師還要保證第一鎮市的安全。

當時,東非要時刻防範英國皇家海軍隨時可能發動海上偷襲,而第一鎮市距離印度洋不到八十公里路程,近衛師自然不可能輕舉妄動,只有在南非戰爭後期,近衛師纔可能抽調兵力南下參戰。

“本次閱兵儀式在中央政府大廈前的國家大道舉行,今年4月27日正式開始進入場地進行預演,所以我們只有兩個月時間進行鍼對訓練,各個部隊要挑選出顏值,身高合理區間的士兵組成方隊。”

“受閱部隊方陣分爲三十二個方陣,步兵方陣爲二十五乘十四加二模式,其中引領員兩人,我們近衛師主要負責的就是步兵方陣,其中六個爲近衛師負責。”

這也是前世某大國的閱兵方陣規格,當然,本次閱兵儀式,東非還是要收着一些,避免東非的軍事改革情況透露出去。

所以本次閱兵儀式主要由步兵方陣構成,搭配部分騎兵,炮兵和海軍部隊方陣,而炮兵方陣作爲主要裝備展示部隊,不配屬汽車拖引火炮,而是繼續以馬匹拖引爲主。

同理,空軍和裝甲部隊,快速機動部隊也不可能參與本次閱兵儀式,這些都是東非軍事改革的核心機密部分。

雖然東非的空軍和裝甲部隊尚未成型,但是拿出一兩架飛機和坦克參加閱兵儀式的實力還是有的。

費萊格因接着說道:“也就是說我們近衛師就要出兩千一百一十二人,幾乎佔了受閱部隊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也說明了中央和總參謀部對我們近衛師的重視,所以不允許任何人我們近衛師的拖後腿,聽明白了麼?”

“是,師長!”近衛師的下級軍官們紛紛保證道。

“在四月之前,所有受閱部隊集結完畢,四月在西郊進行訓練,四月底在國家大道預演,五月一日正式參與受閱儀式,你們回去準備吧,現在散會!”費萊格因說道。

在近衛師籌備的時候,國防軍的其他部隊也正在爲開國大典做準備,像中央軍區所有部隊(近衛師也屬於中央軍區),東部軍區的221師,南部軍區的312師,西部軍區的411,東北軍區的511師,西北軍區的631師都會參加,這基本上是各個軍區的主力。

在軍區調整後,東非各個部隊的編號也隨之發生改變,中央軍區開頭數字是1,東部軍區(原中央軍區)是2,南部軍區提升爲3,西部軍區依舊是4,東北軍區(原北方軍區)下降爲5,西北軍區(原尼羅河軍區)降爲6。

從軍區數字編號也基本能看出東非國土區域的重要性,其中1到4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5和6稍微差一些。

南部軍區從原來的序號5變成3,除了因爲莫桑比克地區沿海併入以外,其資源在東非各地最爲豐富,南部還有英國的南非殖民地這個需要警惕的部分,同時在馬達加斯加島還要警惕法國人(實際上應該是南非殖民地和法屬馬達加斯加島殖民地警惕東非。)

本次閱兵儀式中,唯一受閱的騎兵部隊是221師提供,現在東非雖然已經開始着手裝甲部隊的組建,但是還需要時間,所以東非手中還有大量的騎兵部隊暫時保留。

至於海軍受閱部隊就不值得關注了,畢竟海軍不可能把軍艦開到萊茵市來,只能派少量人員組成徒步方隊。

同時,斐迪南海軍學院和黑興根軍事學院等東非軍事院校也會派出師生組成徒步方隊參加本次活動,這兩所學校是東非海陸軍指揮人員的搖籃,也代表着東非軍隊的未來。

這基本上是東非軍隊系統參加閱兵的主要力量,除了檢閱東非的軍事力量以外,肯定要組織其他活動,畢竟開國大典除了閱兵儀式以外,還包括加冕儀式這個這個重要環節。

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15章 交涉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504章 脫鉤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還在審覈……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04章 底氣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521章 申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6章 濱海區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344章 輿論戰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12章 萌芽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79章 總部第1141章 學習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475章 鋼鐵第97章 日常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540章 鐵路橋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80章 夜談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14章 伊林加第1475章 鋼鐵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58章 密謀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04章 “流放”?“潤”!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24章 海洋第925章 造船業第382章 渡河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21章 鑄鐵廠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15章 狗咬狗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75章 紹奎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259章 同意第471章 漏洞第195章 拜訪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607章 迂迴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513章 兩黨合流
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15章 交涉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504章 脫鉤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還在審覈……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04章 底氣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521章 申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6章 濱海區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344章 輿論戰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12章 萌芽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79章 總部第1141章 學習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475章 鋼鐵第97章 日常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540章 鐵路橋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80章 夜談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14章 伊林加第1475章 鋼鐵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58章 密謀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04章 “流放”?“潤”!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24章 海洋第925章 造船業第382章 渡河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21章 鑄鐵廠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15章 狗咬狗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75章 紹奎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259章 同意第471章 漏洞第195章 拜訪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607章 迂迴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513章 兩黨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