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

在東非進入三五計劃,繼續發展本國工業的時候,世界的其他地區並不太平,尤其是歐洲各國的矛盾日益尖銳,其中尤其以英,法,德三國間的博弈最爲突出,次要矛盾則體現在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對巴爾幹半島話語權的爭端。

奧匈帝國和俄國的國內問題尖銳,這也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成爲帝國主義鏈條上薄弱的環節。

是的,奧匈帝國也被恩斯特列入和俄國同等的存在,這一點從前世一戰的結果就可以看出來,俄國國內發生了政變,但新政府好歹保住了大部分利益,而奧匈帝國直接被肢解,奧匈帝國纔是貨真價實的一戰最大輸家。

所以說奧匈帝國和俄國可以說是棋逢對手,而兩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爭端又由來已久,是天然的競爭對手,如果兩國的老冤家奧斯曼帝國沒有衰弱,或許可以在中東歐再湊一桌“鬥地主”,同西歐英,法,德三國集團形成歐洲的兩大牌局。

相較於原歷史,自從意大利統一失敗之後,奧匈帝國實際上比歷史同期要強的多,至少西部意大利這個威脅不復存在,能讓奧匈帝國抽出更多精力同俄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競爭。

在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可以說丟了大臉,這讓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氣焰更加囂張,不過總體來說,俄國瘦死駱駝比馬大,對於奧匈帝國這個老對手,俄國也並不放在眼裡。

……

1911年4月7日。

奧匈帝國波斯尼亞地區西南部,莫斯塔爾市。

今天莫斯塔爾市的一項重大工程完工,由東非支援建設的莫斯塔爾水電站在內雷特瓦河上落成。

剛剛成立不久的莫斯塔爾水電公司總經理克爾來夫,在建成的莫斯塔爾水電站大壩前,高興的說道:“莫斯塔爾水電站建成,將成爲我們市新的經濟發展引擎,爲我們市的電力供應以及工業發展提供幫助。”

克爾來夫是典型的東非人,也是東非在波斯尼亞地區商業羣體的代表之一,而他的員工大多數都是本地人。

只不過和波斯尼亞其他地方不一樣,莫斯塔爾的本地人顯得十分奇特,因爲當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華人,還有百分之十七的克羅地亞人,最後是百分之三塞爾維亞人。

所以克爾來夫面前參與莫斯塔爾水電站建設的工人裡,除了極少的東非技術人員以外,主要以華人爲主,並且有少量的克羅地亞人。

而原本莫斯塔爾市的三大族裔,分別是奧斯曼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

莫斯塔爾市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經營的邊境軍事重鎮,而在奧匈帝國控制波斯尼亞地區後,黑興根財團通過當時駐莫斯塔爾的奧匈帝國軍隊“合作”,將這座原本帶有奧斯曼特色的城鎮,徹底實現了去“綠化”,並且,黑興根財團成爲當地最大地主,進一步從遠東帝國引入移民輸入到整個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

當然,當時東非向當地輸入的遠東移民其實屬於“黑戶”,大多數以黑興根財團僱傭的勞工形式在當地“安家落戶”。

早期東非在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主要經營農業,當地屬於地中海氣候,並且有充沛水源,遠東移民在黑興根財團安排下,在當地開拓農場和種植園,當時遠東移民事實上類似俄國的農奴。

因爲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屬於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前線的原因,當地人口並不多,加上地形相對崎嶇,存在大量原始森林,所以並不適合居住。

這就給黑興根財團提供了便利,在大量廉價遠東移民勞動力的支撐下,黑興根財團沿着內雷特瓦河不斷向下遊開拓荒地,經過三十多年的開發,內雷特瓦河下游實際成爲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的繁榮地帶。

這一點從內雷特瓦河下游地區的人口狀況就可以看出來,如今當地人口超過六十三萬,其中華人就佔了四十八萬,超過當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而整個內雷特瓦河下游地區面積才四千多平方公里。

這樣一對比,就能看出當地在東非扶持下的繁榮程度了,四千多平方公里,基本相當於前世遠東帝國一個面積中等的地級市規模(我國地級市平均面積大約兩萬八平方公里)。

這麼小的地方,人口突破五十萬以上,至少在巴爾幹地區是比較罕見的,要知道整個塞爾維亞王國人口才兩百多萬,保加利亞四百多萬,所以內雷特瓦河下游地區在黑興根財團治理下絕對屬於人口密度稠密地區。

而東非爲什麼要在這裡扶持一個親東非的勢力,還要從東非對波斯尼亞地區的滲透說起。

東非在奧匈帝國佔領波斯尼亞地區後,就已經開始着手在奧匈帝國境內打造一個類東非的區域,但是當時在波斯尼亞的工作並不順利。

首先,波斯尼亞是一個以山地,丘陵爲主的國家,而且受到克羅地亞阻隔,交通並不通暢。

所以東非只能以前世克羅地亞境內的普洛切港爲出發點,向內雷特瓦河流域滲透。

內雷特瓦河是前世波黑和克羅地亞境內的重要河流,而普洛切港緊挨着內雷特瓦河。

從普洛切到莫斯塔爾的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構成了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地區接壤地帶少有的平地。

這也是黑興根財團在當地開展“圈地運動”的基礎,可以說除了莫斯塔爾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都是黑興根財團後來開發出來的。

普洛切是前世克羅地亞的港口城市,而莫斯塔爾是波黑的第五大城市,同時是薩拉熱窩通往亞得里亞海的必經之路。

作爲區域內第二大城市,普洛切港可以說是黑興根財團獨立開發和建設完成的。

如果沒有東非介入,那普洛切港想要出現,恐怕要像前世一樣,由後來的南斯拉夫王國,在1939年建造了。

而莫斯塔爾市則不同,莫斯塔爾位於迪納拉山脈和弗拉尼察山脈交匯地帶,內雷特瓦河從這裡流入下游的平原地區,所以莫斯塔爾控制着內雷特瓦河下游平坦開闊的河谷地帶。

也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前世就有二戰中重要的內雷特瓦河戰役在這裡發生,控制了莫斯塔爾也就意味着距離巴爾幹半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薩拉熱窩不遠了。

薩拉熱窩緊挨着莫斯塔爾市,兩地由弗拉尼察山脈隔開,所以內雷特瓦河谷是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地區通往亞得里亞海的主要通道。

這也就能看出東非對當地的佈局,主要就是介於普洛切港和莫斯塔爾市之間,等於掐斷了內陸地區同沿海的交通要道。

而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至少早期恩斯特設想的控制整個波斯尼亞地區的經濟就不現實。

主要原因就在於波斯尼亞地區民族構成複雜,是天主教,東正教和阿拉伯教三大宗教勢力的交匯地帶,也是以前奧斯曼帝國,俄國和奧匈帝國三個歐洲傳統大國的博弈中心,其中薩拉熱窩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從當地人口構成就可以看出來,薩拉熱窩是民族和宗教信徒混居的最主要地方。

第494章 假情報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958章 巴拉圭第961章 危與機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55章 五五開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289章 教學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98章 遊歷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97章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498章 移民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87章 太特城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19章 繳獲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61章 危與機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85章 煽動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12章 萌芽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39章 兵變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7章 “貨物”到港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511章 輸血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793章 籠中鳥第820章 購艦第803章 威脅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421章 鑄鐵廠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945章 空軍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546章 許可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570章 投降!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18章 朱壩鎮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422章 蘇聯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請假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30章 漢薩省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616章 行蹤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467章 觀察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03章 “大殺器”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
第494章 假情報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958章 巴拉圭第961章 危與機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55章 五五開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289章 教學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98章 遊歷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97章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498章 移民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87章 太特城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19章 繳獲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61章 危與機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85章 煽動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12章 萌芽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39章 兵變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7章 “貨物”到港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511章 輸血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793章 籠中鳥第820章 購艦第803章 威脅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421章 鑄鐵廠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945章 空軍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546章 許可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570章 投降!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18章 朱壩鎮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422章 蘇聯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請假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30章 漢薩省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616章 行蹤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467章 觀察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03章 “大殺器”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