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韜光養晦

恩斯特一行人在達累斯薩拉姆市新港登岸,然後轉乘火車前往第一鎮市,這個時候的第一鐵路已經相當繁忙。

作爲中央鐵路的一部分,第一鐵路負責將海外購入的鐵路建材,源源不斷的向鐵路修築第一線輸送。

順帶着達累斯薩拉姆市新港區得到了大力發展,一系列鋼鐵加工廠在這裡建設,東非自主的建造的機車廠也在新港區建立起來。

高聳的煙囪在新港一座座拔地而起,大批產業安頓衆多居民就業落戶,導致新港區的繁華度直逼達累斯薩拉姆市經濟開放區,因爲兩地緊緊貼合在一起,一些不知情的商船,經常錯把新港當成原達累斯薩拉姆港,爲此東非海軍也開始加大力度,引導一衆商船正確進入舊港。

雖然用肉眼都能看出來新港發展的不錯,但是具體數據可不能真讓他們摸了去,這也算東非阻礙信息傳播的一種方式。

東非已經過了如履薄冰的發展階段,接下來則是韜光養晦,悶聲發大財這種思維方式恩斯特最熟悉。

“比我離開時,建設還要繁榮的多!”斐迪南在一旁感嘆道。

恩斯特在一旁說道:“這都是中央鐵路修建的功勞,修建中央鐵路只有三個發力點,一個是馬拉維湖工業區,一個是起點達累斯薩拉姆,還有一個是終點新漢堡港。新漢堡港建設還需要時間,所以只能先開發達基礎條件良好的累斯薩拉姆新港。”

鐵路修建所需要的鋼鐵無非兩種途徑,一是從國外購買,二是東非自己生產,而東非當前唯二能獨立生產鋼鐵的只有馬拉維湖工業區和北方工業帶。北方工業帶負責北方鐵路建設工作,而規模更加浩大的中央鐵路只能依靠馬拉維湖工業區。

東非當初建立馬拉維湖工業區的條件可以說是差到了極點,這個條件主要指的就是交通條件。

大型設備全部靠人拉馬拽,而馬拉維湖工業區的路況也不好,這些年東非水泥產能上來了,纔開始改善馬拉維湖工業區的交通條件。

實際上馬拉維湖工業區算是一個戰略性工業區,當時恩斯特考慮的是萬一東非沿海失守,黑興根王室還能轉入內陸領導反擊。

所以姆貝亞市雖然深居內陸,發展卻絲毫不遜色於沿海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那是當陪都培養的。

不過隨着東非國力上漲,這種考慮現在也算終止了,但是姆貝亞作爲東非重工業中心的地位已經確立,而且將繼續保持這一優勢直到津巴布韋地區重工業發展起來爲止。

津巴布韋當前開發的難題和當初馬拉維湖工業區難點相似,那就是交通不便,而且比馬拉維湖工業區更加嚴重。馬拉維湖工業區還能依託魯伏馬河下游航運減少一部分路程,津巴布韋完全沒有這個條件,所以沒有鐵路,津巴布韋的作用完全發揮不出來。

初到東非的卡琳娜在一旁說道:“這麼看來東非發展的還是不錯的,城市方面,除了人少一些,其實和奧地利其實沒有太大區別。”

“這麼比較其實是不對的,就拿維也納來說,人口超過五十萬規模,幾乎可以和一些小國直接比較,維也納一地的經濟價值可能比整個東非創造的經濟價值還要高,所以我們東非和奧地利相比還差的很遠。”恩斯特在一旁解釋道。

恩斯特的解釋其實是把黑興根財團在東非創造的價值同東非分開,有了黑興根財團的東非就相當於開了外掛,沒有黑興根財團東非王國其實就是一塊麪積看着大的殖民地。“你就偷着樂吧!這麼好的一塊地方,沒有被其他人盯上,才讓你鑽了空子,要是當初奧地利避開和普魯士競爭,選擇開發非洲你說會怎麼樣?”斐迪南大公突發奇想道。

“不怎麼樣,如果讓奧地利來開發非洲,我敢打賭,最多也就發展成爲隔壁葡萄牙人的水準,殖民地開發是需要魄力的,而想把非洲發展成現在東非這個水平,就更需要前期不計成本的投入,做好長期虧本運營的打算,而且光有資金投入還不行,同時需要強大的組織能力,這些都是奧地利缺乏的。”

“而且奧地利不像我這種個體戶,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歐洲各國的關注,如果是奧地利親自下場,那其他國家也不會無動於衷,至少英法兩國會坐不住。”

恩斯特自稱個體戶,實際上是誇張的說法,不過殖民公司和個人單獨在海外開展殖民行動,其實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比如英國殖民地許多就是這麼來的,印度就是東印度公司開發,然後由英國接手。

歷史上德國殖民地許多也是這麼來的,東非殖民地和西南非洲殖民地都是由私人公司開發,然後要求本土保護,最後併入德國殖民體系。

恩斯特開發非洲和那些殖民商人,公司,團隊最大的區別在於,是真的把東非當做自己家的產業來開發,而且走的是長期發展路線,這一點,反而是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和恩斯特有些相像。

不過利奧波德二世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從非洲撈錢,和恩斯特獨立建國思路有很大差別,只能說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

當然,這和每個人起點不同也有關係,黑興根親王國以恩斯特的視角來說,就是一個小鎮,即便德國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崩潰,恩斯特頂天也就是在德國當個鎮長,所以與其在德國卷,還不如到非洲闖一闖,只有恩斯特這個在非洲生活和工作過的人,才能理解非洲的自然條件有多好,這是這個時代人看不到的。

就比如讓歐洲其他貴族選擇,那肯定是寧可在歐洲當貴族,也不願意到非洲當酋長,小貴族可能想法不一樣,但是他們的經濟實力又比不過恩斯特這種大貴族。

“唉,不管怎麼說,在東非發展也比我當初在墨西哥當皇帝要強,坐在那個位置,看似風光,其實只是各方勢力操縱的木偶,即便想有所作爲,也不被人理解,還要受到各方阻撓,而東非則像一張白紙,想怎麼塗鴉都可以,可能這就是自主創業和給人打工的區別。”斐迪南大公所說的給人打工,實際上就是給拿破崙三世還有墨西哥各方勢力打工。

“那是墨西哥人有眼無珠,實際上墨西哥人不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未來墨西哥人會自討苦吃,現在美國人還裝模作樣,那是英法等國的力量還沒有從美洲撤走,一但英法等國這些平衡美國的勢力撤走,美國就會露出爪牙,到時候整個美洲都只不過是美國人的玩物,他們連左右逢源的機會都不存在。”

當前美國人在美洲的口碑那是相當不錯,門羅主義說的多好聽,美洲人的美洲,確實給南北美國家提氣,伱們這些歐洲的殖民者趕快滾蛋,等以後真實現了,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當然,恩斯特這麼說也是安慰斐迪南大公,斐迪南大公能力其實還不錯,就是太天真,過於軟弱,他真的想發展墨西哥,可墨西哥人只想爭權奪利,所以皇帝必須先被搞下去。

畢竟墨西哥政客的想法就是我上我也行,但是墨西哥人用幾百年的事實證明,他們真不行。

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498章 移民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3章 “大殺器”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11章 送行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215章 交涉第454章 軍演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08章 滲透第1012章 萌芽第109章 聖誕節第629章 教育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797章第850章 移民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700章 龍騎兵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861章 分贓第276章 “老朋友”第162章 打魚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61章 危與機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84章 談判第1269章 距離感第418章 學徒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861章 分贓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616章 行蹤第1117章 輿論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027章 合金鋼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499章 建交熱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428章 談論第469章 鯨灣港第926章 機耕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3章 在柏林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
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498章 移民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3章 “大殺器”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11章 送行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215章 交涉第454章 軍演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08章 滲透第1012章 萌芽第109章 聖誕節第629章 教育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797章第850章 移民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700章 龍騎兵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861章 分贓第276章 “老朋友”第162章 打魚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61章 危與機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84章 談判第1269章 距離感第418章 學徒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861章 分贓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616章 行蹤第1117章 輿論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027章 合金鋼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499章 建交熱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428章 談論第469章 鯨灣港第926章 機耕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3章 在柏林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