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

而在塞爾維亞戰場上,內雷特瓦軍團開始大發神威,對於人口高達六十多萬的內雷特瓦地區,奧匈帝國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

這裡成爲了奧匈帝國邊疆地區徵兵的重點區域,大量華人和混血裔被編入軍隊,並且以原內雷特瓦地方軍隊爲框架,組成了最新的內雷特瓦軍團,區別于波斯尼亞其他軍隊,被單獨劃分出來,參加塞爾維亞戰場。

這種改變也正說明了內雷特瓦地區地位的提升,畢竟原本的內雷特瓦地區屬於波斯尼亞州下級區域,夾雜着克羅地亞南部部分領土。

現在因爲前線失利,奧匈帝國爲了拉攏當地政府以及平民,爲此做出重大決定,那就是戰爭後,將該區域併入新達爾馬提亞王國。

莫斯塔爾。

作爲內雷特瓦地區的首府,已經升級爲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的臨時首都,如今,在新王國政府正在積極配合奧匈帝國政府的行動,在當地開展徵兵活動。

希佩爾:“這次帝國可是下了血本,如果我們能在戰場上有優良的表現,未來大家都是達爾馬提亞王國的功臣,戰後至少也要成爲克羅地亞那樣的自治地區。”

達爾馬提亞王國,1815年之前曾是法蘭西帝國的伊裡利亞省,後來這裡落到奧地利手中,成爲了其下屬王國。

而爲了拉攏當地人,奧匈帝國準備將內雷特瓦地區整合到達爾馬提亞,從原波斯尼亞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達爾馬提亞王國。

當然,這也有削弱克羅地亞的意思,畢竟達爾馬提亞原本以克羅地亞人居多,但是自從遠東移民被遷入後,當地的人口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而克羅地亞雖然作爲帝國一員,但是也不乏支持塞爾維亞的人存在,所以將達爾馬提亞王國這一帝國劃給混血德意志人,至少可以減少“大斯拉夫主義”對帝國南部的滲透。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奧匈帝國戰後依舊存在,不過帝國劃分大餅還是被內雷特瓦地區政府給吃了。

畢竟混血德意志人在奧匈帝國一直缺乏合法性,單從混血德意志人的居住點就可以看出來,跨越了波斯尼亞州和達爾馬提亞王國兩個帝國行政區。

而現在奧匈帝國政府背書後,新的達爾馬提亞以莫斯塔爾爲中心,將成爲混血德意志人“自古以來”的土地。

畢竟這些土地,一直都是哈布斯堡的領土,只要能從哈布斯堡那裡獲得新的“宣稱”,就能造成既定事實。

而原莫斯塔爾議會議長希佩爾,如今也成功榮升爲王國議會議長,其上級領導直接從波斯尼亞州變成了維也納。

希佩爾:“自去年十一月份以來,短短几個月時間,帝國在內雷特瓦地區進行廣泛的徵兵活動,如今光是內雷特瓦地區的參軍人數就高達三萬多人,極大加強了帝國的軍事人員補充。”

莫斯塔爾市市長拉布說道:“按照帝國要求,我們至少還要在徵集兩萬人蔘加軍隊,不過整個王國現在全部人口也就接近九十多萬,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如果不算上當初內雷特瓦地區區域,原達爾馬提亞王國總人口也就二十多萬,而且東非對當地的人口滲透,自然不可能放過達爾馬提亞,在非內雷特瓦地區也有十萬多混血德意志人。

也就是說,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總人口九十萬中,超過一大半是混血德意志人,而克羅地亞人只有不到二十萬,反而成了少數。

這也是奧匈帝國整合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的數據支持,混血德意志人,在當地佔到了七成以上,已經形成了新的民族主體。

當然,混血德意志人也是德意志人,所以自然沒有必要再打着新民族的旗號搞分裂活動。

而奧匈帝國給了當地混血德意志如此巨大的好處,自然是希望當地爲戰爭出更多的力,而按照奧匈帝國政府的要求,那就是新達爾馬提亞王國要徵兵五萬人,參加對塞爾維亞的作戰。

希佩爾說道:“剩下兩萬人,要從北部徵集一部分,畢竟不可能全靠我們德意志出力,克羅地亞人也要出一部分,將他們編入軍隊,有利於後續王國的統治。”

拉布說道:“王國境內的克羅地亞人總共有二十萬左右,按照我們的比例,克羅地亞人至少應該徵集一萬人上下,這樣德意志爲主,在達爾馬提亞王國地方軍中佔據五分之四,可以有效保證我們對軍隊的影響力。”

希佩爾則問道:“這樣會不會導致克羅地亞人的反抗,畢竟新達爾馬提亞王國成立,本來就得罪了不少人,恐怕我們動作稍微大一點,就很容易引爆克羅地亞人的情緒。”

原達爾馬提亞王國政府可以說克羅地亞人一家獨大,而現在的新達爾馬提亞王國自然以德意志人爲主,畢竟王國境內德意志人佔多數。

而以前達爾馬提亞境內的混血德意志人有了原內雷特瓦政府站臺,地位也迅速擡升,這就導致克羅地亞人的地位相對下降,所以有不少克羅地亞是人敵視新達爾馬提亞王國政府的。

其他不說,曾經達爾馬提亞的首都是扎達爾,而在新王國內,不要說和莫斯塔爾競爭,就是普洛切港也比不上,不管經濟還是人口,都是德意志人居住區佔據絕對優勢。

當然,奧匈帝國政府作爲最高層,最後還是選擇了支持強勢的混血德意志人,對於奧地利政府來說,混血德意志也是德意志,總比克羅地亞等民族強,而匈牙利政府則想借機削弱其他族羣,避免威脅到匈牙利的地位。

畢竟,在奧匈帝國,奧地利和匈牙利是統治民族,而克羅地亞,捷克,意大利,塞爾維亞都是被統治民族。

現在匈牙利可不想其他民族復刻匈牙利的成功,就比如前世的斐迪南大公,他所提倡的三元制帝國,就很不受匈牙利人待見以及強烈反對,這個時空,斐迪南大公自然也是這個主張,但是他不是皇儲,所以這麼說沒有什麼影響力。

拉布說道:“本來新達爾馬提亞王國成立,原本達爾馬提亞的許多克羅地亞人很不服氣,正好藉着徵兵的事,讓反對者都跳出來,我們直接趕盡殺絕,這樣可以防止未來留下後患。”

作爲德意志人,拉布自然不會照顧克羅地亞人,尤其是不願意融入新王國的克羅地亞人,如果他們老老實實的像當初內雷特瓦地區的克羅地亞人識時務,主動加入德意志大家庭,那自然都好說,畢竟內雷特瓦地區的克羅地亞人基本上已經融入了混血德意志家庭。

但是不識時務,那就不要怪新政府不客氣了,雖然這個時候正值戰爭,但是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的武裝還是有不少控制在德意志人手裡的。

畢竟當初東非可是對內雷特瓦地區援助了不少武器,並且進行了大量軍事培訓,雖然如今內雷特瓦地區已經和東非做了切割,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團,但是依舊受到東非政府的支持,所以在新達爾馬提亞王國成立之前,本地德意志人勢力就掌握着武力,用來對付北部手無寸鐵的克羅地亞反對分子還是手到擒來。

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23章 誘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68章 分歧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609章 提升第194章 迎接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513章 抉擇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51章 在法國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20章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904章 卡賓達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782章 近衛師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395章 下藥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084章 底氣第871章 “萊茵”市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35章 休整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7章 擴大生產第30章 多多馬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10章 數據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80章 夜談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78章 無線電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67章 推銷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318章 朱壩鎮第520章 發電廠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4章 一日政治
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23章 誘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68章 分歧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609章 提升第194章 迎接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513章 抉擇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51章 在法國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20章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904章 卡賓達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782章 近衛師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395章 下藥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084章 底氣第871章 “萊茵”市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35章 休整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7章 擴大生產第30章 多多馬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10章 數據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80章 夜談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78章 無線電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67章 推銷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318章 朱壩鎮第520章 發電廠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4章 一日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