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挖坑

最後,法國人的殖民地基本上集中在印度洋區域,包括吉布提,馬達加斯加,印度,毛里求斯等島嶼。

沒錯,法國人在印度也有殖民地存在,只不過這些殖民地面積不大,甚至不如葡萄牙在印度殖民地規模大,葡萄牙雖然在印度只有三塊殖民地,法國卻有五個。

但是,光一個葡屬果阿的面積就比法國那五個印度殖民據點的面積之和還要大的多。

卡奧爾說道:“這些殖民地之中,我們應該首先考慮太平洋島嶼,如今已經不是法國如日中天的時代。”

“太平洋的那些島嶼,對於我國而言就是相當雞肋的存在,本來就遠離本土,而且面積和人口規模也不樂觀。”

“也沒有什麼像樣的資源,其實說難聽點,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如果真強佔這些地方,我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至於派出遠征軍,也不過浪費軍費,而且風險也高。”

“所以,太平洋的島嶼,還不如趁着這個機會扔給東非人,對於我們而言,這些殖民地其實就是沉重的包袱。”

法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以新喀里多尼亞、新海布里地羣島和波利尼西亞這三個島羣爲主體。

如果以全球視角來看,這裡可以說是真正鳥不拉屎的地方,深處太平洋南部,距離澳大利亞,亞洲,美洲,非洲距離都不近,距離歐洲更是十分遙遠。

湯姆森大使說道:“如果是太平洋上的領地,對東非或許有些價值,但是吸引力不夠,畢竟這些島嶼對我們的價值幾乎爲零,對東非同樣如此,屬於可有可無的地方,尤其是東非接收了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後。”

南太平洋上的島嶼,本來就很多,同時這裡也並非戰略要地,除了對澳大利亞可能有些威脅以外,也就對南美和亞洲的貿易有一些影響。

但是亞洲和南美洲的貿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這個時代,世界貿易的三大中心,分別是歐洲,美國和東非,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都流入這三個地區,再變成工業品輸散到世界各地。

其實也可以將歐洲,美國和東非理解爲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工業聚集地。

而亞洲和南美更多扮演的是原材料供應地和殖民地市場的角色,他們之間的直接貿易相對於和三大工業中心間的貿易,幾乎可以無視掉。

所以湯姆森並不認爲東非會對太平洋島嶼動心,除非是夏威夷那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島嶼,而顯然,法國手裡沒有這樣的地方存在。

卡奧爾參贊說道:“那就考慮圭亞那,圭亞那面積雖然不小,但是主要以熱帶雨林爲主,這種地方,就算東非這個熱帶國家想要開發,都十分困難。”

湯姆森說道:“可是圭亞那也是我們法國在南美洲的重要據點,至少我認爲日後法國還有重回南美的可能性,它不像太平洋的那些殖民地,距離我們那麼遠。”

按照湯姆森所想,戰後法國勢必要重新開始海外擴張,印度洋和太平洋,基本上可以放棄。

這樣一來,法國能擴張的地方只有南美了,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南美無強國,雖然美國,東非,甚至法國可疑的盟友英國都在南美洲有着強大的影響力,但是,這也意味着南美未來的局勢混亂,法國說不定可以渾水摸魚。

所以湯姆森說道:“如今,法國面臨的局勢相當被動,即便日後我們能夠擊敗德國人,可我們依舊要和英國,美國,東非競爭。”

“所以我們要多爲法國留條後路,非洲是一個,東南亞是一個,而南美就是最後的選擇。”

“非洲不管是北非還是西非,是法國未來重回世界大國的根基,我們和美國,東非,這種新興世界大國最大的差距就是領土面積。”

“如果能完成對北非和西非的整合,那法國依舊是世界頂級大國。”

“東南亞,我們在印度支那的投入衆多,並且以這裡爲根據地,對暹羅,遠東帝國有着巨大影響力,所以這裡對我們的重要性,僅次於非洲。”

“最後則是南美,想要開拓南美的殖民地顯然可能性不大,但我也不認爲英國,美國,東非能獨吞南美市場。”

“而戰後,他們三個國家的糾紛,以及南美各國自身的訴求,就讓我們有可能在南美有所作爲。”

卡奧爾參贊等人也十分認同湯姆森的說法,主要還是這些年法國在世界霸權爭奪的過程中,越來越力不從心。

曾經,法國人認爲德國是自己的生死大敵,這也確實沒有問題,可即便能收拾掉德國,法國依舊處在頹勢之中,尤其是和其他國家的競爭中。

而對法國威脅最大的國家,除了德國以外,就是如今法國的盟友英國人,法國和德國間的衝突,無非就是歐陸霸權,但是英國人存在一天,法國就永遠也不可能完全控制整個歐洲。

而無法掌握歐洲霸權,也就意味着無法和美國,東非這種域外新興大國競爭。

而對法國人而言,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消化掉北非和西非殖民地,如果能整合非洲殖民地,那法國的國土面積就能達到數百萬平方公里,這樣雖然和俄國,東非,美國相比差不少,但也不至於相差太多。

而且非洲殖民地距離法國本土只隔着地中海,地中海那點距離,對於法國而言,根本不算遠,這也是前世法國想要阿爾及利亞本土化的原因。

湯姆森說道:“所以,我們接下來的考慮範圍進一步縮小,印度洋範圍的馬達加斯加,馬裡求斯,亦或者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嶼,甚至印度的殖民地都可以和東非談判。”

“印度雖然是塊肥肉,但是我們如果把東非引入到那裡,頭疼的只會是英國人,反正我們在印度的利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得不說,法國和英國兩對冤家,在相互挖坑上都是不遺餘力的,法國的印度殖民地無非也就是幾個商業據點。

但是真將這些據點交給東非,簡直就和把老鼠放進米缸沒有區別,畢竟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不眼饞印度這塊肥的流油的殖民地。

而似乎正是想到了這裡,湯姆森說道:“就先拿印度作爲釣着東非的誘餌,我們在印度的利益很小,就算真放棄,也不會引起什麼麻煩,還能給英國人添堵。”

“哼哼,當初英國人在海外殖民中,貪得無厭,現在他們自然也要承擔這種惡果,尤其是印度洋地區,可以說英國人的利益最大,而恰好這裡也是東非盯上的地方,兩國之間必然會爆發矛盾。”

“所以,我們絲毫不介意在印度洋,火上澆油。”

法國當年在印度洋不是沒有下過功夫,但是基本競爭不過英國人,這一點從法國在印度洋的殖民地就可以看出。

一個埃及,本來是法國的殖民地,但是如果連蘇伊士運河都落後英國手中,法國手裡只有一個吉布提,但是旁邊還有更大的英屬索馬里蘭,對面還有英國的亞丁灣殖民地。

在波斯灣,英國人同樣是吃獨食,印度更是如此,而法國只剩下印度洋西南角的馬達加斯加等幾個島嶼,但是即便是印度洋東南角,英國還佔有南非殖民地。

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44章 魯道夫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17章 過剩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457章 爆金幣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36章 軍售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2章 挖牆角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276章 “老朋友”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65章 高原省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52章 黑幫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24章 要人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792章 條件第1189章 邀請第70章 蒙巴薩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361章 影響第1539章 中東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925章 造船業第511章 輸血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8章 普奧聯動第382章 渡河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206章 “收破爛”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9章 聖誕節第617章 行動第184章 談判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14章 抉擇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92章 條件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473章 警示第355章 安卡村第811章 送行第789章 態度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295章 拒絕第1165章 抵押物第483章 新民族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305章 封賞
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44章 魯道夫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17章 過剩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457章 爆金幣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36章 軍售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2章 挖牆角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276章 “老朋友”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65章 高原省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52章 黑幫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24章 要人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792章 條件第1189章 邀請第70章 蒙巴薩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1361章 影響第1539章 中東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925章 造船業第511章 輸血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8章 普奧聯動第382章 渡河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206章 “收破爛”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9章 聖誕節第617章 行動第184章 談判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14章 抉擇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92章 條件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473章 警示第355章 安卡村第811章 送行第789章 態度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295章 拒絕第1165章 抵押物第483章 新民族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305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