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

經過初步調查,拉莫斯卡託認爲內羅畢這座城市的潛力很不錯,按照他的想法,也許可以在這裡多開展一些除了紡織業外的業務,當然,如果確定了基圖伊存在煤礦那就更好了,最主要的是,現在內羅畢除了東非官方,沒有自己的競爭對手,同僚們大多擠在蒙巴薩。

……

3月28日,巴黎市民的不滿爆發出來,巴黎市民武裝奪取巴黎控制權,勢必與法國賣國賊政府劃清界限,同一天,東非康斯坦丁國王開啓了對內陸城市多多馬市的視察。

作爲前世坦桑尼亞首都,多多馬在東非的地位可以總結爲“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反過來說,就是平平無奇,沒有什麼好吹的。

事實也是如此,哪怕前世作爲坦桑尼亞首都,多多馬也競爭不過達累斯薩拉姆,總統在達累斯薩拉姆待的時間也比多多馬長,許多政府機關也不願意搬遷到多多馬,多多馬這個名義上的首都更像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陪都。

而多多馬之所以能成爲坦桑尼亞首都的原因,是這裡位於坦桑尼亞國土的幾何中心,但是東非王國國土的幾何中心在如今的姆貝亞市,多多馬在東非的定位是交通樞紐,但是東非和多多馬同級別的交通樞紐遠不止多多馬一個。

目前多多馬作爲高原省省會同時是高原省的農貿,商品集散中心,高原省以發展農牧業爲主,人口只有區區兩萬人(不包括土著),在東非最早開發的一批城市中發展並不亮眼。

當地年均降水量在四百到六百毫米之間,是東非高原上的降雨量窪地,東南西北降雨量都比這裡高。

所以稀樹草原氣候十分明顯,畜牧業較爲發達,作物以小麥,玉米,芝麻,土豆,棉花等耐旱農作物爲主。

而康斯坦丁到多多馬視察的原因,主要是想感受一下東非內陸高原氣候區域和沿海地區的區別。

到達多多馬後,康斯坦丁一行人並沒有急於去市區,而是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觀摩當地農業發展。

康斯坦丁:“多多馬同第一鎮相比,氣候上果然更加涼爽,東非所有高原地區都是這樣麼?”

思維特:“是的陛下,我去過東非很多區域,但凡是高原地區都是這種氣候,不過多多馬市在降水上比其他高原地區相差甚遠,這也是多多馬市農業發展的缺憾。”

高原省高官古德里安補充道:“雖然降水量偏少,但是這也成就了多多馬市以及整個高原省同東非其他地區農業上的差異,陰涼乾爽的天氣,造就了高原省全國馬鈴薯產量第一大省的地位,同時高原省的小麥等作物質量上也比較優異,高原省的畜牧業也是東非最爲發達的區域。”

對於種土豆這件事,高官古德里安還是比較有經驗的,古德里安來自德國下薩克森農村地區,那裡也是的德國土豆主產區之一。

關於畜牧業,高原省更是優勢明顯,雖然面積不能和東非北方的牧場相比,但是降水條件整體優於北方牧場(主要是東方省,圖爾卡納省,朱巴省),在全國畜力輸出上也強於北方牧場,不過北方牧場在肉類出口上比高原省更具優勢,依靠蒙巴薩和基斯馬尤港,藉助海運優勢方便出口到歐洲和中東等消費地區。

康斯坦丁:“這裡的氣候確實和普魯士地區很相似。”

古德里安:“是的,陛下,下薩克森和高原的年平均溫度都在17度左右,不過高原省更加均衡,這裡沒有冬季和夏季,全年溫度變化不大,但是日溫差要大於下薩克森,二者的降雨量也差不多,不過下薩克森地區比高原省更加均衡。”

康斯坦丁:“所以降水這個問題不能忽視,東非的降水本來就比德國更不穩定,水利設施更是相差甚遠,要進一步改良東非的農業生產條件,就必須興修水利。”

思維特:“這一點我們一直在積極推動,每年基礎設施建設都是政府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幾乎只要有時間,我們就會組織各地奴隸修築水渠和農田灌溉系統。”

康斯坦丁:“嗯,除此外還要多挖水庫,把雨季的降水儲存起來,保障旱季農業和生活用水。”

思維特:“陛下,這是個巨大的工程,當前技術上也存在難題,只能依靠人力一點點完成。”

康斯坦丁:“這件事不用急,一代代人來做,總有可以完成的那一天。”

觀摩完當地農業發展後,衆人才進入多多馬市區。

這裡規模上比第一鎮要小的多,建築和道路也比較落後,不過依然維持了東非城市乾淨整潔的特點,哪怕許多道路依舊是砂石路,但是很平整,兩邊的排水渠也沒有枯枝落葉,一看就知道有專人清理。

古德里安:“多多馬市聯通中央省,姆貝亞,基戈馬,姆萬紮和阿魯沙,交通上方便快捷,除了通往阿魯沙市的道路正在修建外,通往其他地區的路況良好。”

多多馬到阿魯沙的道路從去年末纔開始修建,主要是以前高原省北部乞力馬紮羅省(原北部高原省)的省會從卡拉圖變動爲阿魯沙的原因。

康斯坦丁:“多多馬作爲坦噶尼喀地區的交通樞紐之一很重要,你們高原省要時刻保證省內主要幹道的暢通。”

古德里安:“是,陛下,這一點您放心,我們每天都會組織人員對道路進行檢修。”

隨後康斯坦丁造訪了多多馬市普通居民家庭,多多馬市作爲農貿,商品集散中心,市民也大多依靠此展開就業。

高原省的以及更內陸的霍亨索倫行省農產品都由此中轉,然後輸送到達累斯薩拉姆,然後出口。

北方的乞力馬紮羅省則依靠坦噶港,更北方的省份大多依靠蒙巴薩港,其中大湖區沿岸省份先通過湖運,將農產品集中到基蘇木,然後再經過內羅畢,最後在蒙巴薩出口。

南方,包括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等地區則在南薩爾茨堡的卡龍加中轉,再通過馬拉維湖到海湖省,藉助魯伏馬河河運最後抵達姆特瓦拉港出口。

東非多條主要貿易路線,並不經過多多馬,這也是說多多馬是交通樞紐,但並不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52章 夏威夷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03章 撤資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81章 酒館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967章 奧拓第1269章 距離感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570章 投降!第740章 古戰法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1193章 “理想國”第160章 革新第607章 迂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389章 定居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58章 夜襲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36章 軍售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250章 謠言第184章 談判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21章 申請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390章 自治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521章 申請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418章 學徒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01章 恭賀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72章 棉花擴產請假第867章 推銷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953章 新家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41章 衣錦還鄉第878章 無線電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章 開墾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82章 抉擇第964章第360章 安排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269章 距離感第566章 比較
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52章 夏威夷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03章 撤資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81章 酒館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967章 奧拓第1269章 距離感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570章 投降!第740章 古戰法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1193章 “理想國”第160章 革新第607章 迂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389章 定居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58章 夜襲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36章 軍售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250章 謠言第184章 談判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21章 申請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390章 自治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521章 申請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418章 學徒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01章 恭賀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72章 棉花擴產請假第867章 推銷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953章 新家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41章 衣錦還鄉第878章 無線電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章 開墾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82章 抉擇第964章第360章 安排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269章 距離感第566章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