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潰不成軍

除了紡織業受到影響,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基本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好在英國人沒有把事做絕,不然絕對夠東非喝一壺,當然,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情況,自然也是東非本身實力的體現。

東非擔心本國貿易受到影響,而英國也有類似焦慮,就像埃及和索馬里蘭同樣受到東非的威脅,而且東非海軍雖然很難防範英國海軍東,北方向的侵襲。

同理,英國的印度殖民地也有這樣的焦慮,尤其是東非海軍實力尚存的情況下。

英國能掐住東非外貿通道,而東非也有能力切斷英國和印度之間的聯絡,這讓雙方都投鼠忌器。

所以南非戰爭總體而言在兩國的可控範圍之內,同時也是一場試探,至於爆發更大的衝突和戰爭都不是最優選項。

……

和東非所預料的差不多,葡萄牙軍隊確實是聯軍戰鬥力的下限,黑人僕從軍還沒有開戰就自亂陣腳。

這樣一支軍隊,自然沒有什麼戰爭經驗可言,而這也是東非把大反攻選擇在安哥拉的重要原因。

“這種連武器裝備都不能滿足的國家,自然無法和其他國家競爭,這一點也可以從葡萄牙軍隊的服裝上看出來。”

戰爭開始初期階段,葡萄牙還能勉強承擔士兵的軍費,但是葡萄牙的軍隊數量實在太多。葡萄牙本國人口才幾十萬,而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軍隊就達到了十幾萬之多,這還沒有算黑人僕從軍,對於葡萄牙而言,軍費是沉重的負擔。

“遇到葡萄牙人不要害怕,葡萄牙人的戰鬥意識,說實話,連一些土著人都不如,而且他們軍隊文化水平低,協調能力弱,武器裝備差,見到葡萄牙人就充分發揮我軍的火力優勢。”

東非的堅壁清野包括對道路,橋樑和居民點等等基礎設施的破壞,現在攻守易勢。

“爲什麼?”有人好奇的向赫萊德問道。

“遠的不說,就說上一次東葡戰爭,我們僅用了兩個師的兵力就打的當時葡萄牙人潰不成軍,他們連一點反抗力都沒有,就算這些年有些進步,恐怕也不多。”

不過相比較東非遇到的麻煩,葡萄牙方面才真是四面楚歌,尤其是東非北部戰線,東非尼羅河軍區部隊,直接沿着烏班吉河抵達金沙薩前線。

現在葡萄牙士兵完全是被葡萄牙政府白嫖的對象,而這個結果對東非而言則完全是意外之喜。

芒古市。

東非在三條戰線上都取得巨大成果,一個星期之內就把戰線向前推進了五十多公里。

東非堅壁清野對敵人的打擊效果顯著,現在卻成了拖延東非吞併安哥拉道路上的絆腳石。

“因爲缺錢,葡萄牙王國的經濟已經徹底爛掉了,所以他們的軍人本身就是一個待遇很差的職業,上一次我們和葡萄牙人作戰,他們還使用着早就被淘汰的武器,甚至有十五,十六世紀的老古董槍械。”

一位退役又被重新徵召入伍的東非老兵赫萊德,向着這些孩子們灌輸着自己的作戰經驗。

這種情況下,葡萄牙基層士兵的心態自然直接“爆炸”,以至於到了中期,安哥拉殖民地軍隊就開始了擺爛模式,這也是葡萄牙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但是,空頭支票好歹還有渺茫的可能實現,到東非以戰養戰,發戰爭財的目標卻沒有達成。

而且安哥拉殖民地主力主要分佈在中南部,在北方並沒有太多兵力來抵禦尼羅河軍區部隊南下。

而真正阻擋東非軍隊進展的,不是葡萄牙軍隊,而是東非“堅壁清野”的後遺症。

金沙薩是東非距離葡萄牙最近的軍事重鎮,從這裡抵達葡萄牙安哥拉殖民地的核心區域僅僅有三百多里路程。

隨後東非“不要錢”一樣的炮擊,更是讓黑人僕從軍精神崩潰,而葡萄牙人的表現也沒有多好。

就以目前安哥拉軍隊來說,雖然條件有所改善,但是杯水車薪,而且隨着戰爭推移。

1888年8月初旬。

赫萊德說道,其實對軍隊戰鬥力最重要的因素就要考慮軍隊的待遇問題,葡萄牙軍隊早就從根子上爛掉了。

相較於英軍,葡萄牙軍隊就是東非眼中的軟柿子,可以有效達到練兵的目的。

整裝待發的東非軍隊正式向安哥拉開始全面反攻,東非從北部,中部,南部三個方向同時對安哥拉進行攻擊。

“大航海時代之初的時候,葡萄牙軍隊裝備十分精良,現在葡萄牙軍隊,尤其是殖民地軍隊的服裝,比我們當初東非老版軍服還要簡陋。”

到了現在,葡萄牙政府已經開始擺爛,只能給士兵空頭支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東非“殺燒搶掠”。

“根據我以前的經驗,只要一個衝鋒,葡萄牙人就會潰散,不知道這幾年他們是不是有所進步。”

因爲東非主動實行了“堅壁清野”,這就讓葡萄牙士兵想額外創收都無法實現,甚至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

到了戰爭中期,葡萄牙就已經開始出現軍費延遲發放的情況,這個時候葡萄牙士兵還能承受。

而安哥拉大反攻的軍隊主要由預備役構成,框架則是退役軍人和戰役軍人共同組成。

“我當然不會騙你們,這都是我曾經的親身經歷,葡萄牙雖然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國家,以前實力不弱,但現在葡萄牙早就把祖輩的血氣丟的一乾二淨了。”

“東非老版軍服我相信你們也見過,那就是德意志軍服的簡化版,而葡萄牙人連這種簡易版的軍服都無法統一,部隊編制也十分混亂。”

這也是上次戰爭的後遺症,第一次東葡戰爭時期,東非就是從中南部直接殺入安哥拉腹地,並且直接威脅本格拉和羅安達安全。

作爲中央鐵路西段終點,這裡是東非對安哥拉大反攻的重要樞紐,原本芒古市人口不過三千,現在每天都有大量的軍隊在這裡集結,然後開拔西部戰場。

葡萄牙士兵的厭戰情緒就越高,甚至已經開始出現逃兵情況。

很多葡萄牙士兵消極抵抗,乾脆對着天空放空槍,甚至有部分部隊整建制則直接向東非投降。

“赫萊德先生,葡萄牙人真的比土著戰鬥力還差麼?”

東非國防軍當初自己埋下的雷,還要自己拆除,這極大拖延了行軍速度。

這就大大出乎東非意料之外了,而葡萄牙投降部隊的原因也讓人哭笑不得,那就是伙食太差。

所以這次葡萄牙在東部和西部部署了重兵,從而忽視剛果河的水運條件。

當然,這也怪不得葡萄牙人,畢竟剛果河絕大部分在東非手裡,葡萄牙人想了解也沒有渠道。

第811章 送行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402章 契卡第505章 提速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372章 平原省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01章 恭賀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379章 黃金葉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789章 態度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9章 岸防炮第1549章 潰兵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924章 海洋第1259章 同意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62章 打魚第925章 造船業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95章 耍無賴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25章 造船業第511章 輸血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355章 安卡村第1315章 交接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71章 漏洞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37章 戰爭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389章 易手第1063章 推力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04章 卡賓達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422章 蘇聯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16章 行蹤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364章 燃燒第1145章 機遇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53章 大公無私
第811章 送行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402章 契卡第505章 提速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372章 平原省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01章 恭賀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379章 黃金葉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789章 態度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9章 岸防炮第1549章 潰兵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924章 海洋第1259章 同意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62章 打魚第925章 造船業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95章 耍無賴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25章 造船業第511章 輸血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355章 安卡村第1315章 交接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71章 漏洞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37章 戰爭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389章 易手第1063章 推力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04章 卡賓達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422章 蘇聯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16章 行蹤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364章 燃燒第1145章 機遇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53章 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