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水鐵聯運

卡蓋拉市官員的小心思,康斯坦丁自然是明白的,不過他並沒有出聲,因爲現在他已經徹底放下政務,這種事還是交給兒子操心的好。

康斯坦丁的助理適時的打斷道:“關於這些問題,我會做好相關記錄,並且上報和王儲殿下,不過你們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因爲現在東非很多地方和卡蓋拉市是一樣的,就是中央省也有很多市在排隊。”

東非的工業城市數量都很有限,農業城市就跟排不上號了,所以很多農業市需要機器,都要排隊。

不過有棗沒棗,先打兩杆子,萬一成了呢?畢竟王儲殿下總不可能對地方的訴求選擇視而不見吧!

“這一點我們卡蓋拉市也知道現在國家的困難,所以我們想着是不是可以從海外訂購相關設備,只不過這種情況在東非沒有先例,所以我們只好問一問。”卡蓋拉市長說道。

東非工業產能有限,所以可以把主意打到歐美國家身上,尤其是德奧兩國,在農產品加工機器領域都不差。

“你們市的財政夠用麼?”

卡蓋拉市作爲農業城市,財政應該不是很充裕,如果按照一般邏輯是這樣。

但是大湖區作爲東非早期重點開發地區,有一項數據比東非其他地方有優勢,那就是人口多。

整個大湖區,僅西大湖省和北大湖省,人口就超過三百多萬(不算黑人),所以在人口密度上,大湖區完全可以和東部沿海平原相比較。

而人口多,就算人均產值低,也可以堆積一個比較可觀的數據,所以雖然是農業市,而且是糧食種植爲主的地級市,卡蓋拉市的財政收入比一些普通工業市還要高。

“我們市前些年因爲興修水利的原因,在財政上確實比較緊張,但是現在工程處於收尾階段,所以從明年開始,可以把更多的資金用於發展其他產業上。”

因爲大湖區是東非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所以該區域的水利工程建設也最早開展,加上之前東非一直在改造當地的環境,所以目前水利工程建設在卡蓋拉市已經屬於即將竣工的項目。

而項目竣工的同時,卡蓋拉市的農業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吃到了紅利,最直觀的就是新開闢的成片農田。

目前國際糧食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不過比七十年代要好一些,七十年代末糧食價格就已經有所回升。

一方面是美國,沙俄等國家減產,一方面是東非國內工程建設和人口增長消化了一大部分。

不過糧價暴跌,受損失最大的並不是這幾個重要糧食出口國家,反而是萬里之遙的遠東帝國。

恰逢上次經濟危機爆發的時間,遠東帝國北方也遭遇了重大災情,旱災和饑荒波及了十三個省,數百萬人受災。

雖然損失慘重,但是這個時空的遠東帝國情況還是好一些,因爲東非之前吸納了大量人口,災情沒有像前世一樣達到千萬級別。

而這次波及整個遠東帝國北方的饑荒,也促成了東非在七十年對遠東帝國糧食出口的新高,在農業危機時代,勉強收回一點成本。

因爲淮海經濟區的原因,遠東帝國在北方多少開發了一些工業和礦產,自然也就便宜了東非,實際上也就是些煤礦和紡織品。

更主要的則是貸款業務,不過也僅限於淮海經濟區內,畢竟不同於武裝殖民,東非在遠東帝國面前反而不如英法等國話語權大。

“從五年前開始,東非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轉型爲種植經濟作物,糧食作物更加向幾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匯聚,我們卡蓋拉市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不斷擴張農田面積。”東非農業生產越來越規範,順帶着各地更加因地制宜的種植合適的作物,而大湖區的水稻種植面積更是甩開東部沿海平原,這也意味着未來該地區發展受限。

種糧是比較沒有前途的事業,這一點會越來越成爲共識,不過大湖區未來發展應該也不會太差,雖然卡蓋拉資源不算豐富,但是兩個大湖省的資源潛力十分可觀,尤其是西部地區靠近黑森省的地區。

……

布瓊布拉市,西大湖省省會。

從卡蓋拉市離開後,康斯坦丁的下一站就是布瓊布拉,作爲省會,布瓊布拉市相對於整個西大湖省的位置是比較偏僻的,直接在西大湖省的最西南。

不過選擇這裡作爲西大湖省省會,自然也有其中的道理,這一點從西大湖省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

西大湖省的名字自然是取大湖(維多利亞湖)以西的意思,但是布瓊布拉確屬於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流域。

東非的三大湖,也就是大湖,索倫湖和馬拉維湖,在地圖上看都不算遠,從北到南依次分佈。

這種距離下,東非政府自然考慮過打通三大湖之間航運的想法,實際上通過修建運河連接三大湖流域的河流,這種想法有一定的可能性。

不過這對於當前的東非來說是不可能辦到的,主要是技術和效益上的問題。

就比如最有可能實現這一點的大湖和索倫湖,大湖的最大水源,卡蓋拉河可通行航道距離索倫湖不到七十公里距離。

而取代這個方案的就是姆布鐵路(姆萬紮到布瓊布拉)。

“姆布鐵路穿卡蓋拉河而過,而且卡蓋拉河上游通航能力太差,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爲主,這幾乎是東非主要河流的共同點,所以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我們只能選擇水鐵聯運的方式來打通從索倫湖到大湖之間的貨物運輸問題。”

“這不僅僅是我們西大湖省自己的問題,還涉及到北方工業帶和中部三省之間的交通問題。”

“中部三省前往北方工業帶最近的距離,很明顯在地圖上是一條斜線,但是這條斜線穿過山脈,河流,最主要的是穿過索倫湖和大湖。”

“我們知道索倫湖的深度達到數百米,也就意味着不可能通過橋樑等方式穿過,哪怕技術發展,未來百年內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大湖的面積又太大,更不可能修建大橋,那種工程量,放在歐洲直接就跨國了,還不如沿着湖岸修建一條漫長的公路。”

“那本質上還是繞路,所以最後的辦法還是繞不開水運,這也是我們布瓊布拉市爭取的目標,成爲索倫湖沿岸經濟圈和未來大湖沿岸經濟圈之間的橋樑。”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初步目標,那就是在卡蓋拉河航道的上游設置了車站,這樣只需要半個小時,布瓊布拉的貨物,就可以通過姆布鐵路,轉我們省內的水運,最後抵達基蘇木市,而這條交通線我們單獨是完成不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索倫湖南岸也形成一個類似我們布瓊布拉的城市,來銜接中部三省。”

這一點,東非就比美國運氣差很多,美國五大湖周圍是平原,而東非三大湖中間的地形就複雜的多,使得東非的航運不能聯繫成網絡。

第1223章 “療養”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203章 車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64章 一日政治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13章 野望第992章 入籍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832章 押解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184章 通吃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02章 爭論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11章 借錢第840章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964章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65章 新世界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64章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01章 駁回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629章 教育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02章 爭論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402章 妥協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48章 竊聽第1063章 推力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694章 訛詐第401章 駁回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496章 交戰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25章 造船業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68章 分歧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57章 探險隊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388章 換師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369章 送別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437章 徵兵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34章 動員第164章 肉類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3章 在柏林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31章 兵城第417章 炊事車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
第1223章 “療養”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203章 車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64章 一日政治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13章 野望第992章 入籍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832章 押解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184章 通吃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02章 爭論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11章 借錢第840章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964章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65章 新世界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64章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01章 駁回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629章 教育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02章 爭論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402章 妥協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48章 竊聽第1063章 推力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694章 訛詐第401章 駁回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496章 交戰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25章 造船業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68章 分歧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57章 探險隊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388章 換師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369章 送別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437章 徵兵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34章 動員第164章 肉類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3章 在柏林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31章 兵城第417章 炊事車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