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南部界限

聽見巴克豪森這麼說,文森特也不得不冷靜下來,現在這麼一想,真是虧了,當初就應該把河對岸的土地也劃入自己的農場,當時本來想着反正西邊也沒有人,等農場人手夠了再過去開發,結果讓這個所謂“東非王國”鑽了空子。

至於林波波河西岸的生活的科伊桑人和其他土著,在德蘭士瓦共和國並不算“人”,布爾人的農場,勞動力大多由黑人奴隸組成,東非雖然也使用奴隸,但是東非並沒有明文規定,在東非的官方文件裡土著是“國籍不明”的勞工,而事實也是如此,非洲土著大多沒有國家概念,他們只記得自己曾經屬於哪個部落。

東非和德蘭士瓦共和國都存在奴隸,但是在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爲了統治,東非普通人照樣要幹活,但是布爾人則不一樣,有奴隸了,誰還自己種地啊!文森特的農場也是這樣,白人掌管好武力,隨時鎮壓奴隸就好。

“嗯,巴克豪森,既然對面是德意志人,他們出現在這裡不會是想對我們德蘭士瓦共和國動手吧!”冷靜過後,文森特反而開始擔心起來。

“這個,老闆,恐怕不好說,不過按照他們的說法,應該是我們不越界,也就是不過河,他們就不會找我們麻煩。”

“這樣麼!那還好。”文森特緩了一口氣,文森特主要害怕這些德意志人和英國佬一樣,想對布爾人趕盡殺絕。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布爾人對英國那可以說是非常恐懼,要不然也不會從開普敦殖民地直接逃離出來,越過奧蘭治河和德拉肯斯山脈重新建立國家。

1834年,英國人在開普敦頒佈條例廢除奴隸制,對以奴隸農場經濟爲主業的布爾人造成極大衝擊。爲了躲避英國人的政策高壓,布爾人離開開普敦殖民地,深入南非內陸遷徙。

這也是布爾人雖然比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來的晚,卻可以深入非洲內陸的原因,說白了是被英國人逼得。

英國人僅僅採用了政策方面的施壓,就讓布爾人心甘情願的離開開普敦殖民地,說到底還是慫。

直到後來,布龍克霍斯特幹河戰役中,英軍的247人中有77人陣亡、157人受傷,布爾民兵卻僅有2人死亡、4人受傷,這場戰爭直接導致布爾人看清楚了英國殖民者的虛實,布爾人才開始敢於和英國人直接作對,也就有了後來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

說實話,如果東非王國不是這個名字,而是奧匈帝國殖民地的話,估計布爾人也會害怕。

實際上東非王國遠比奧匈帝國對布爾人的威脅更大,奧匈帝國雖然是列強,但是在海外混的還不如黑興根王室,就連和遠東大國建交的時間,幾乎和東非都是同一時間,而且現在奧匈帝國駐遠東公使還兼任日本公使和暹羅公使,其辦公地點都在日本東京。

但是,布爾人並不清楚這一點,要不是巴克豪森是德意志人,文森特看到突然出現的東非陸軍,把他們當成英國人都有可能。

“老闆,還是將這件事告知政府比較好,單靠我們的力量不要想那些有的無的了,光是對面這支騎兵,恐怕整個德蘭士瓦共和國都難以應付,何況他們還說在河對岸有幾萬人軍隊。”巴克豪森提醒道。

巴克豪森的話一點也不誇張,光是看東非王國陸軍統一的服飾和武器,一看就是常備軍,而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常備軍總共就才幾千人。

整個德蘭士瓦共和國的人口也就二十多萬,加上其他布爾人國家,也才接近四十萬,而東非光是南下的軍隊人數就達到了三萬。

當然,數據不能這麼算,布爾人雖然軍隊少,但是普通人也是拿槍的,就比如文森特的農場,男性白人全部發配槍支,這些在戰爭時都是民兵兵源,至於民兵的戰鬥力怎麼樣,英國人早就給出了答案。

這也是恩斯特不打算對布爾人動手的原因,要是布爾人和東非玩起了游擊戰,得不到南非的土地不說,還有可能擾亂東非控制下的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

德蘭士瓦共和國地廣人稀,布爾人都有馬匹,一溜煙的功夫,可能就連人影都沒有了,所以想對布爾人動手,就要學習英國,派出更多的人。

當然,這個人指的是武裝移民,而不是英國那種單純的軍隊,移民所開闢的每一個據點都會蠶食其生存空間,最後解決布爾人也就不成問題。

至於第二次布爾戰爭時期,英國人派出的四十五萬大軍,雖然人數足夠多,都超過布爾人數量了,但是四十五萬脫產軍隊,就在南非內陸和布爾人玩躲貓貓,光是軍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也就英國佬財大氣粗受得了。

“你說的有道理,既然我們這裡都能遇到東非王國軍隊,那北方肯定更多,所以這些東非的德意志人所說的幾萬大軍,很有可能也是存在的。”文森特分析道。

林波波河可是足足有一千多公里長,刨除掉葡萄牙殖民地那段,也還有將近六七百公里,東非王國要是沿着林波波河佈防,北方部署的人應該更多,因爲自己這裡已經距離林波波河源頭很近了。

(圖:文森特農場——紅色字體位置)

很快,文森特就將鱷魚河(林波波河)西岸出現東非陸軍的消息上報給了政府。

不止文森特,其他農場靠近林波波河的布爾人也是如此,東非王國這個陌生的勢力第一次進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眼中。

德蘭士瓦共和國只能通過上報者的隻言片語分析這個新勢力的信息,結論很悲觀,光是東非南下的軍隊數量,就讓德蘭士瓦共和國高層不敢輕舉妄動,好消息則是東非目前對德蘭士瓦共和國並不感興趣。

東非對林波波河的駐防基本上完成,林波波河一線駐軍人數總共是一萬五千多,還有一萬多則是在莫桑比克邊境。

東非藉助陸軍提前徹底堵死了葡萄牙人和布爾人繼續向非洲內陸擴張的任何可能,除非他們對東非王國宣戰。

至於他們會不會自不量力對東非宣戰,還真不好說,尤其是莫桑比克,同東非直接沒有明確的地理界限,未來雙方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很高。

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871章 “萊茵”市第1361章 影響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30章 跑路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973章 籌備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72章 犀牛園第861章 分贓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012章 萌芽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71章 漏洞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293章 入關!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385章 煽動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15章 狗咬狗第832章 押解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82章 近衛師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615章 交流電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230章 水權第33章 尋找“光明”第39章 利薩海戰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102章 備戰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7章 日常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303章 撤資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037章 電氣化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8章 遠洋貿易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27章 合金鋼第380章 夜談
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871章 “萊茵”市第1361章 影響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30章 跑路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973章 籌備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72章 犀牛園第861章 分贓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012章 萌芽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71章 漏洞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293章 入關!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385章 煽動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15章 狗咬狗第832章 押解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82章 近衛師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615章 交流電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230章 水權第33章 尋找“光明”第39章 利薩海戰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102章 備戰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7章 日常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303章 撤資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037章 電氣化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8章 遠洋貿易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27章 合金鋼第380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