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亞松森。
查科地區前線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巴拉圭總統府,這引起了巴拉圭現任總統古賈裡的極大震怒。
“玻利維亞欺人太甚,這次我們必須給他們一個沉重的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們巴拉圭也不是好惹的!”
此時的巴拉圭,顯然不能退讓,自從上個世紀的巴拉圭戰爭後,巴拉圭僅剩下二十二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如果加上存在爭議的北查科地區控制區域,才勉強達到三十多萬平方公里。
這也就意味着北查科的巴拉圭實控地區面積幾乎佔到了巴拉圭國土的三分之一。
這還僅僅是巴拉圭控制的北查科地區,整個北查科地區面積高達二十六萬平方公里,比巴拉圭自身國土的二十二萬平方公里都要大。
任何國家面對這種局面,都很難捨棄如此大的利益。
面對總統的憤怒,巴拉圭國防部長何塞說道:“總統,這些年來我們和玻利維亞的邊境衝突本來就比較激烈,這次玻利維亞人更是不講武德,偷襲了我們控制的北查科地區。”
“如果不能將入侵的玻利維亞人,趕出去,這對巴拉圭而言是一場災難,我們將喪失超過一半的領土。”
何塞國防部長話裡的意思,自然是將整個北查科地區二十六萬平方公里都默認爲巴拉圭領土。
財政部部長帕特里西奧也振振有詞的說道:“我們也獲得了相關情報,這次玻利維亞大舉侵略我們巴拉圭,是因爲他們在北查科地區發現了石油。”
“所以,對於北查科地區,我們一定不能輕易放棄,如果能對當地的石油資源進行有效開發,這將極大緩解我國財政和能源壓力。”
“巴拉圭本身能源就比較匱乏,缺乏煤礦等資源,每年需要從海外進口,而北查科地區的石油,能極大彌補我們在這方面的劣勢。”
“如今,石油已經成爲了世界新興的重要能源之一,尤其是像東非,美國這種工業大國和汽車產業大國,都已經證明石油資源對工業發展的巨大作用。”
“而羅馬尼亞,蘇聯和委內瑞拉等地區的發展,也說了石油資源所代表的巨大財富,如果我們能夠佔領整個北查科地區,不僅意味着保衛國土安全,同時也意味着獲得新的穩定財稅來源。”
在1928年,石油消費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已經超過百分之二十,而煤炭則從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下降到不足百分之八十。
這證明了石油市場的巨大潛力,而羅馬尼亞和委內瑞拉這種石油生產國,石油出口已經成爲其支柱性產業。
而蘇聯雖然是世界大國之一,但因爲國際社會制裁和封鎖的原因,石油出口成爲了其少有的穩定外匯收入來源。
就算德國也不得不因爲石油問題,和蘇聯進行貿易活動,要知道兩國可是剛剛結束戰爭不久,且在意識形態,地緣政治等方面,存在不可調和矛盾的國家。
但是,沒有辦法,德國本土的石油資源幾乎沒有,能依賴的外部穩定石油資源渠道,僅有羅馬尼亞一國,但是即便羅馬尼亞的石油產量,也無法滿足德國工業發展的全部需求。
除了內燃機和汽車等相關產業以外,德國的化學工業對石油的需求量也很大。
因此,只要拿下北查科地區,在帕特里西奧看來,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所以爲此打一仗完全值得。
古賈裡面色也變得認真起來,他問道:“帕特里西奧部長,你說的這個消息可靠麼?”
帕特里西奧財政部長肯定的回答:“極大概率是真實的,因爲這個消息是美孚石油公司內部人員泄露出來的,根據我們瞭解到的消息,美孚石油公司在北查科地區確實有相關探測活動。”
“估計這也是玻利維亞爲什麼不惜發動戰爭,侵略我國領土的原因,他們應該就是因爲美孚石油公司的這一發現,所以才悍然出兵。”
“否則的話,之前玻利維亞早就不惜代價拿下北查科地區了。”
古賈裡總統等人也相信了他的判斷,既然如此,那巴拉圭就更有不得不打的理由了。
現在玻利維亞都欺負到頭上來了,新仇舊恨一起算。
古賈裡殺氣騰騰的說道:“玻利維亞人,我們必須給他們一個教訓,我們巴拉圭早就已經不是上個世紀剛剛結束戰爭時的狀況了。”
“即便巴拉圭輸掉了上個世紀戰爭,可是我們的對手卻是阿根廷,巴西這種大國,甚至還包括英國人。”
“所以,當年佩洛斯總統還有巴拉圭,雖敗猶榮。”
小佩洛斯這個“美洲拿破崙”確實給巴拉圭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是,這些年巴拉圭早就恢復了元氣,戰爭的傷痕也已經撫平。
同時,對於小佩洛斯的風評也隨着時間的發展發生了改變,在如今不少巴拉圭人看來,佩洛斯是維護巴拉圭國家利益的英雄。
而且,小佩洛斯時代,巴拉圭一挑三,同時面對阿根廷,巴西這些大國,本身就帶有一種悲壯色彩,即便失敗,人們也不會懷疑小佩洛斯的軍事能力。
一定程度上,小佩洛斯也賦予了巴拉圭人一種精神上的激勵。
古賈裡接着說道:“他們玻利維亞,別說阿根廷,巴西,就是秘魯和智利都打不過,如果把我們巴拉圭當做軟柿子,那他們會爲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在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就是大國,巴拉圭曾經能和這兩個國家棋逢對手,反觀玻利維亞,和周邊國家戰爭,幾乎就沒贏過,所以巴拉圭人對於玻利維亞也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
雖然蔑視對手,但是古賈裡也沒有過於自大,他說道:“當然,我們和玻利維亞之間依舊存在着巨大差距,尤其是人口體量和國土面積上,玻利維亞的兵員比我們多,面積更是我們的數倍,這也意味着,我們巴拉圭也輸不起,所以對這次戰爭,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你們都有什麼好的建議現在都可以提出來,對於這場戰爭,肯定是要打的,但是,我們也要增加我們獲取最終勝利的籌碼。”
面對古賈裡的詢問,政府和軍隊高層們都在心裡思索起來。外交部長第一個發言說:“總統,對於這場戰爭,我們應該先聯繫東非,南美各國的戰爭,從來都少不了大國間的博弈。”
“每一場戰爭,沒有大國支持的那一方,從來都輸的很慘,而我們巴拉圭一直和東非交好,所以應該積極向東非求助。”
“而且,東非一直有意建設亞松森—利馬鐵路,現在玻利維亞發動戰爭,這是對東非的大不敬,我想東非人知道這個消息後,肯定也會對玻利維亞政府的行動感覺不滿。”
“同時,這次玻利維亞政府發現北查科地區石油,靠的是美孚石油公司,這說明玻利維亞政府背後有美國的支持,我們想戰勝玻利維亞,就必須拉上東非。”
古賈裡對於這一點自然是認同的,就算外交部長不說,巴拉圭也不可能不向東非請求支援。
戰爭是要燒錢的,尤其是武器裝備還有後勤,沒有大國支持,單靠小國自身的力量,很難戰勝強大的敵人。
外交部長接着說:“除了我們和東非的關係以外,如果要開發北查科地區的石油,我們也必然要依賴東非的技術支持,畢竟誰都知道,東非和美國的石油開採技術能力最強。”
“現在美國人支持玻利維亞,我們未來要開發北查科地區的石油,自然只有東非一個選擇。”
其實,英國等國家的技術也不差,但是巴拉圭肯定不會把英國放在第一選項,畢竟兩國之間也是有仇怨的,巴拉圭戰爭的主要幕後推手可就是英國人。
古賈裡對外交部長的建議表示了肯定:“不僅如此,本身亞松森—利馬鐵路,也是東非主動推進的項目,我們可以將鐵路和石油工程,都打包交給東非幫助我們開發。”
對於亞松森—利馬鐵路,巴拉圭也是支持的,畢竟這條鐵路對於巴拉圭經濟有重要意義,是巴拉圭和太平洋國家貿易的重要通道。
這條鐵路的起點在亞松森港,能帶動亞松森經濟的發展,同時能刺激巴拉圭西部的開發,加強沿線國家還有太平洋國家的貿易。
當然,以南美各國的國力,想要建設這條鐵路難度很大,尤其是玻利維亞和秘魯,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爲主,同時還牽扯到跨境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只有大國才能解決。
關於向東非求援這一點,符合巴拉圭的國家戰略,同時對本國經濟也能起到巨大的幫助,所以自然沒有人反對。
古賈裡說道:“現在,我們討論出兵問題,你們認爲,我們應該出多少兵力合適?”
何塞國防部長說:“總統,我認爲這次和玻利維亞的戰爭,最好能夠將玻利維亞一次打垮,現在玻利維亞的兵力大概在五千左右,那我們至少應該動員一萬以上。”
“玻利維亞雖然這麼多年,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玻利維亞國力上整體比巴拉圭強的這一個事實。”
“所以,再怎麼小心也不爲過,而且不排除後續要動員更多兵力的可能性,而這都需要大量的軍費支持。”
一萬兵力對於巴拉圭就已經十分吃力了,畢竟巴拉圭全國人口才一百五十萬左右,按照這個比例,東非能動員百萬以上兵力,這還沒有考慮後勤等需要的人數。
平時巴拉圭全國兵力,也就維持在八九千人左右,所以一萬兵力,幾乎等於舉國之力了。
而這也意味着,單獨依靠巴拉圭的財政,想支持這場戰爭十分困難,畢竟巴拉圭本身就是一個農業國,沒有什麼亮眼的資源。
這同時是巴拉圭爲什麼對北查科地區石油資源不得不重視的重要原因,如果真如情報所說,那單靠北查科地區就能給巴拉圭帶來不小的收益。
不過,既然已經決定了向東非求助,那巴拉圭政府也不會心疼必不可少的軍事開支問題,大不了戰爭後,多出讓一些利益給東非,只要能擊敗玻利維亞,這一切都不成問題。
畢竟,如果不求助東非,別說北查科地區的石油,恐怕連巴拉圭核心傳統領土都有可能丟失,假設戰敗,一大筆戰爭賠款也是少不了的。
當初巴拉圭戰爭,巴拉圭就向阿根廷和巴西支付了不少戰爭賠款,當時,巴拉圭幾乎都窮的就差當褲子了。
而這也是東非爲什麼能大手筆進入巴拉圭的重要原因,沒有東非資本的支持,在戰後的二十多年裡,巴拉圭根本不可能那麼快吸收大量移民,恢復本國經濟。
因此,古賈裡說道:“既然這樣,就先向東非請求一筆戰爭貸款,我們承受不起輸掉這場戰爭的代價。”
……
隨着巴拉圭進入戰爭狀態,巴拉圭全國兵力向西部調動,同時,東非方面也對巴拉圭的求助做出了反饋,那就是支持巴拉圭對玻利維亞進行反擊。
同時,東非駐亞松森的軍隊,也在東非政府授權下,對巴拉圭進行協助,在東非西海岸,大量船隻,載着軍事物資向着大西洋東岸駛去。
東非在巴拉圭也是有軍事基地和駐軍的,畢竟,巴拉圭可是東非從上個世紀就開始佈局的第一個南美國家。
東非駐巴拉圭軍隊,集中在巴拉圭首都的亞松森,這也是爲了維護東非在巴拉那河流域的利益。
除了駐軍以外,巴拉圭軍隊裡本身就有不少東非教官和顧問,巴拉圭軍隊本身武器裝備也全部從東非進口,兩國在軍事上的合作十分深厚。
而玻利維亞方面,他們背後的支持者雖然是美國,但玻利維亞軍隊以德國爲樣板,聘請了不少德國軍官,同時在軍事裝備上,玻利維亞也佔有一定的優勢,因爲玻利維亞本身是一個礦業出口國,財政上比巴拉圭政府更加富裕。
反觀巴拉圭,即便有東非這些年的援助,軍隊武器裝備和玻利維亞依舊有一定的差距。
同時,巴拉圭雖然曾經軍事實力在南美十分突出,但自從巴拉圭戰爭後,他們已經將近半個世紀沒有打過仗。
而且巴拉圭戰爭十分慘烈,巴拉圭將領基本所剩無幾,小佩洛斯最後都不得不帶着一羣少年兵,打游擊。
至於玻利維亞,上一次戰爭也就是二十年多前,還有大量軍事經驗豐富的將領存在,這難免也會對巴拉圭產生一定的影響。